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护理人员关注的是整体的人,也就是说关注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各个层面。由于关注点的广泛性与涵盖范围的多面性,护理研究也具有了复杂的特性。护理研究者必须能熟练地应用多种研究类型,包括质性研究与性研究,并且经常需要在一次研究中采用一种以上的方法,也就是采用混合方法学或者说是多种方法学的科研设计方案。

  • 标签: 方法学 设计 护理人员 质性研究 多面性
  • 简介:目的了解炒麦芽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MMQ大鼠垂体瘤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催乳素(PRL)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以不同剂量、15%给药比例的家兔炒麦芽药血清和阳性对照药物溴隐停药血清及正常血清对体外培养的MMQ大鼠垂体瘤细胞进行干预,连续检测4d,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GF和PRL分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炒麦芽各剂量药血清组、溴隐停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培养液中NGF和PRL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正常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炒麦芽药血清剂量的增加,MMQ垂体瘤细胞NGF分泌逐渐升高,并伴随着PRL分泌逐渐下降,炒麦芽剂量、NGF、PRL分泌三者间呈显著相关(P〈0.05);阳性对照药物溴隐停药血清对NGF和PRL的分泌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低剂量炒麦芽促进PRL分泌和高剂量炒麦芽抑制PRL分泌的双向调控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NGF分泌实现的.溴隐停抑制PRL激素分泌的原因可能与NGF分泌无关。

  • 标签: 炒麦芽 血清药理 MMQ细胞系 垂体瘤 催乳素 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研究对象与方法:1966—2008年13项前瞻性研究、19个队列、177025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共发生11000余次血管事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摄盐增加86mmol(约相当于5g),脑卒中相对风险增加23%(P=0.007);9项研究显示摄盐与脑卒中风险相关(其中4项有显著性),而3项得出阴性结果。

  • 标签: 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 摄盐量 META分析 相对风险 阴性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窗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电图(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50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A组各25例;60例发病12~18h,随机分为治疗B组和对照B组各30例.以上各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rip,qd.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4100U皮下注射,q12h.4组疗程均10d.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EEG和BAEP等.结果治疗前,治疗A组、对照A组、治疗B组和对照B组EEG异常率分别为60%、56%、57%和53%,BAEP异常率分别为72%、68%、77%和73%;各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异常EEG改善率分别为87%、36%、59%和31%,BAEP异常率分别为32%、60%、53%和63%.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脑功能,尽早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 标签: 脑梗死 低分子量肝素 治疗 脑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 BAEP
  • 简介:目的:观察和探究对伴过敏性鼻炎的鼾症病患儿采用手术联合舌下服免疫治疗的总体效果以及对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伴过敏性鼻炎的鼾症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术联合舌下服免疫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鼻部症状评分、打鼾症状评分、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ASHQ睡眠因子。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的鼻部症状评分、打鼾症状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打鼾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ASHQ睡眠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伴过敏性鼻炎的鼾症病患儿采用手术联合舌下服免疫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鼻部不适和打鼾症状和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其是一组安全、高效的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方案。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鼾症病 手术联合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