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提高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其中67例患者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本组268例青年脑卒中占我院同期全部住院脑卒中病例的9.92%(268/2701),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268例中有明确病因者200例(74.63%),病因不明者68例(25.37%).在26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129例,占48.13%.其中有明确病因者101例,占77.51%,包括动脉粥样硬化65例,占50.38%;栓塞性脑血管病18例,占13.95%;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10例,占7.75%;凝血机制异常4例,占3.1%;疑似遗传性脑动脉病1例,占1.55%;偏头痛性脑梗死3例,占2.32%;出血性脑卒中139例,占51.86%.其中有明确病因者99例,占71.22%,包括高血压病53例,占38.12%;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海绵状血管瘤、脑膜动静脉瘘)37例,占26.62%;其他病因(如颅内肿瘤等)9例,占6.48%,病因不明40例,占28.78%.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栓塞性脑血管病,其他病因如血管炎、烟雾病等较少见.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其次是颅内血管发育异常.

  • 标签: 青年 脑卒中 病因
  • 简介:目的评估青年缺血性卒中后心理状态。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两院90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21-45岁。使用中国版SCL-90评估心理状态,测量值与常模比较。结果和常模比较,青年缺血性卒中测量值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恐惧,厌恶和精神症状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强迫、敌意和妄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是43.33%,其中女性占75%,男性占25%(P〈0.01)。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保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是29.2%,低于自费患者的发生率(66.7%,P〈0.05)。脑损伤部位与抑郁/焦虑发生率有关,双重大脑半球缺血者的发生率是75%(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伴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惧和精神症状,但是强迫、敌意和妄想与常模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别、医疗费用和缺血部位影响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 标签: 青年 卒中 心理
  • 简介:卒中好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研究显示青年人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年卒中病因复杂繁多,主要的病因有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颈部动脉夹层、心源性脑栓塞、免疫性疾病等。现就青年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予以综述。

  • 标签: 卒中 青年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关于青年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青年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年卒中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青年卒中的病因与老年人相比更加复杂。对于青年卒中,虽然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性的,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但是多数病因及危险因素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病因及危险因素在发病前大多不被人知晓或重视,以至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探讨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及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 脑卒中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的研究,为青年酒精依赖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客观的指标.方法酒精依赖者40人,年龄29~39岁,平均(37.52±5.12)岁.对照组40人,年龄29~39岁,平均(3712±5.02)岁.采用丹麦生产的KeypointEMG/EP型诱发电位仪,分别对其进行视觉诱发电位记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饮酒时间大于15年组较小于15年组病人的潜伏期延长.结论本组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表明,长期酒精摄入对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并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越显著.

  • 标签: 青年 酒精依赖者 视觉诱发电位 研究
  • 简介:目的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大学生和职业青年共208人进行测试,研究分析各因素间的显着差异。结果(1)男性和女性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以及学习成长能力等因素上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与职业青年在紧张性、焦虑性、独立性、世故性以及创造性等因素上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大学生和职业青年在16PF人格测验中部分因素和次级因素间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在性别上也存在显着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职业青年 人格特征 研究 青年 职业
  • 简介:Stroke&VascularNeurology(SVN)近期发表的文章“PhenotypicASCODcharacterisationsofischaemicstrokeintheyoungatanurbantertiarycarecentre”,由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神经内科AngelaLiu教授执笔,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天普大学路易斯卡茨医学院以及美国佛蒙特大学医学院共同完成。

  • 标签: 青年卒中 美国加州大学 表型 病因 ASCO 神经内科
  • 简介:青年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青年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例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机体的损害主要为患者由于睡眠时反复发作短暂窒息,不但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长期缺氧还可造成红细胞增多、血液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系统由于其特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更易受到夜间睡眠反复发作呼吸障碍和低氧血症的影响,从而导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例青年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病例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 标签: 青年卒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青、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和不同的发病机制.方法对青年组(58例)、老年组(9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椎X线、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颈椎X线:老年组以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软组织钙化为著(P<0.025);青年组以曲度不自然为著(P<0.025).(2)TCD检查:老年组显示左侧椎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缓慢(P<0.05),提示有动脉狭窄;青年组的血流速度快,提示有血管痉挛.(3)青年组的治疗和预后明显较老年组好(P<0.005).(4)两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无明显差异.结论青、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发病存在不同的病理机制,应区别对待;青年患者以曲度变直、神经根易激惹、血管痉挛为主,应及时纠正不良工作习惯,减少神经根刺激,老年患者椎间隙狭窄、骨质钙化增生压迫神经,神经根激惹轻,以动脉狭窄为主,治疗效果差,易复发,应采取牵引、理疗等综合治疗.

  • 标签: 青年人 老年人 椎动脉型颈椎病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抗心磷脂抗体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本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76例脑梗死患者(<50岁39例,≥50岁37例),25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进行测定.结果<50岁的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为359%,≥50岁的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16.2%,<50岁的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并且<50岁脑梗死患者的ACL抗体阳性率高于≥50岁脑梗死患者(P<0.05).≥50岁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临床上无任何自身免疫疾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ACL抗体更密切相关.结论本实验提示:ACL抗体是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积极检测ACL抗体,提示除常规脑梗死治疗外,加入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ACL抗体的检测为中青年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中青年 脑梗死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TOAST病因分型,各分型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及相关基因Fgβ-148C/T、MTHFR677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98例中国北方汉族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检测血浆Fg和tHcy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患者和60例相匹配的青年对照者进行Fgβ-148C/T、MTHFR677C/T多态性分析。结果:本组TOAST病因分型心源性脑栓塞(CE)13.27%,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23.47%,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28.57%,其他原因引发的卒中(OC)19.39%,原因不明性缺血性卒中(UND)15.31%。TOAST各型青年缺血性卒中血浆Vg、tHcy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LAA型血浆Fg、tHcy浓度最高,但与其他各型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性卒中组Fgβ-148和MTHFR677T等位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LAA型Fgβ-148T等位基因频率和CT+TT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型无显著差异(P〉0.05)。与吸烟、饮酒进行联合分析,缺血性卒中组Fgβ-148或MTHFR677基因T携带者同时吸烟或饮酒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仅Fgβ-148CT/TT同时吸烟及MTHFR677CT/TT同时饮酒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血浆Fg和tHcy浓度增高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Fgβ-148T等位基因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遗传易感因素。Fgβ-148与MTHFR677T等位基因分别与吸烟、饮酒协同作用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青年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第三届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学术会议将于2015年10月16日-1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会议组委会诚挚的邀请您参加。会议旨在促进全国神经外科中青年医师展示成绩、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学术水平。在学术日程的设计和专题的选择上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强调注重内容,简化形式。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大会报告,同时开设多个专题会场。现将会议的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神经外科 学术会议 会议组委会 著名专家学者 青年医师 投搞
  • 简介:随着医学知识与技术日益进步,医护分工逐渐精细,相互协调以使服务更臻完善,以达整体护理和满足患者需求。骨科护理是体现整体护理的专科,从骨折发生至康复,护理从医院至回到社区。除了医疗专科,骨科专科护理支持对患者的照顾绝不能缺少。提高骨科护理的专业水平,最重要是护理人员需保持与时俱进的高素质骨科护理培训。骨科专科护士要接受从基础至专科有系统而循序渐进式的培训,知识和技术更扎实,专业使命和自信使他们感受到服务需要创新。香港骨科专科护士在跨界顾问服务和护理门诊工作的开展,显示着骨科专科护理更趋成熟,为协调好医生、护理好患者而不断努力,让护理服务求进求新。

  • 标签: 骨科护理 专业培训
  • 简介:护理领导力对提供最佳的卫生保健服务至关重要,已成为国内外护理同仁关注的热点。国际护士会(1CN)也于2015年9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护理领导力培训,以帮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行政职务的护士和助产士提高领导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我国护理工作的内涵和管理方式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组织、结构、运行和管理模式上均发生了转变,以进一步适应民众对健康的需要。中国护理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和挑战,这就需要各级护理管理者具有变革的能力,以高效的领导力,在合适的时机做最有效的事,带领全国200多万护理人员,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由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协办的“2015中国护理管理论坛—领导力·质量”于9月6-8日在成都市举办。大会围绕如何强化护理领导力和护理质量管理等核心问题,邀请了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及内地的众多护理管理专家进行专题分享与交流。本期策划特别邀请了在本次大会上进行交流的专家以及护理管理领域的专家就护理领导力等主题与广大护理人员进行学术探讨与经验分享,以提高我国护理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改善护理质量,凝心聚力,开创中国护理事业的新局面。

  • 标签: 护理领导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护理管理者 质量控制中心 护理质量管理 国际护士会
  • 简介:本文介绍日本护理门诊的开展现状以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情况,为促进我国的护理门诊开展和专科护理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专科护士 护理门诊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培养效果差的原因,探讨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在临床施教实践中提出了:职业道德培养、锻炼沟通技巧、灵活多样方式教学和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实践操作及急救能力的培养的五个改进方法。结果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护生掌握了规范的基本临床技能及正确的护理操作要点,提高了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结论实行的这五个改进方法,适合临床实习护生的培养与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习护生 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
  • 简介:住院总医师培养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医师、科室和医院都意义重大[1]。对医师自身来说,住院总医师阶段是衔接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阶段的培养,住院医师可以得到临床诊疗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对医院和科室来说,可以通过住院总医师培养阶段,全面考察医师的业务水平、行政管理能力和医德素养,为以后的业务骨干和人才梯队培养提供依据”[2]。

  • 标签: 住院总医师 人事 科研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