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囊部脑动静脉畸形(AVM)所致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术前疑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囊部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lasgow转归量表(COS)评分,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外囊部AVM的正确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和CT等辅助检查;治疗应根据患者术前和术中实际情况采取血肿和畸形血管团合并切除或二期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勃超声(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端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微栓子信号.方法2006年1~12月成功进行MCA端狭窄支架成形术的8例(女3例,男5例,平均年龄45.5±10.5岁).将手术过程分为4个阶段:(1)导引导管置放阶段;(2)微导丝置放阶段;(3)支架输送阶段;(4)球囊扩张阶段.同步记录手术中各阶段TCD监测到的MCA远端微栓子数目,记录支架成形术前和术后即刻狭窄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狭窄率为79.4%±7.8%,术后降至9.4%土8.2%,P<0.01.MCA端狭窄处Vs术前305.3±61.5cm/s,术后即刻为201.1±40.5cm/s,P<0.01.4个阶段均可监测到微栓子信号,分别为3.5±4.2、8.9±7.2、4.6±5.8及14.5±7.0(P<0.01),以第4阶段为著.结论支架成形术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增加狭窄远端脑组织血流供应.术中各个阶段都能监测到微栓子信号,但术中微栓子脱落与术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相关性有待于进步研究.

  • 标签: 经颅多普勃 大脑中动脉 支架成形术 微栓子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手术保持脑组织灌注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如果术中破坏血供,术后可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在脑血管病变的手术中,因此发展实时术中血流评估技术对神经外科医生非常重要。作为术中脑血流评价的新方法,红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简便、快速、实时,非常有应用前景。本文就近红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吲哚菁绿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障碍
  • 简介:偏倚又称"系统误差",指对真实情况的歪曲。在研究过程中,偏倚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方面是因选取研究对象时造成的偏倚称为选择性偏倚;另方面是在收集资料时产生的偏倚称为信息资料偏倚。

  • 标签: 论文写作 选择性偏倚 科研 信息资料
  • 简介:随着中国对科研日益重视,以及近几年科学研究与世界差距的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能在与国内同仁交流之外,还能更广泛地加入国际同道交流的行列,以期得到认可和肯定,为科技的进步奉献中国学者的份心力。在国际上进行学术成果交流最便利的方法便是向国外期刊投稿,而能否得以发表,除了论文的质量必须保障之外,投稿技巧也是作者不可忽略的要素之。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几期展开专家视频讲座,请专家就投稿技巧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借鉴。

  • 标签: 投稿技巧 国外期刊 中国学者 科学研究 期刊投稿 学术成果
  • 简介:患者男,28岁,因"头痛18d,肢体无力2d"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18d前因疲劳睡觉时颈部枕床旁护栏,醒后出现右侧颈部、后枕部隐痛不适,疼痛呈阵发性,开始未予重视.2d前突然出现右侧颈部、后枕部剧烈疼痛,并头晕、恶心、呕吐.首先是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随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视物双影,无恶心呕吐,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为求诊治入我科.患者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史,无特殊家族史.查体:血压120/90mmHg,神志清,言语流利.

  • 标签: 左侧肢体无力 梗死 半侧 延髓 恶心呕吐 剧烈疼痛
  • 简介:中医对卒中认识也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与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同时代的《黄帝内经-素问》(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07)所称的“仆击”、“薄厥”、“大厥”、“煎厥”、“偏枯”,指突发侧肢体运动障碍,并正确指出病因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图1)。

  • 标签: 卒中 中风 中国
  • 简介:患者,男性,1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右上肢麻木20余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右侧颜面部触觉减退,痛觉过敏.右侧上下肢痛觉过敏,触觉减弱.深感觉双侧对称.四肢肌力均为5级.各深肌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阳性.CT示:左侧丘脑区类圆形结节影,混杂密度,周围水肿明显(图1).MRI示:左侧丘脑区占位,大小3.0cm×3.2cm×3.0cm,等T1长T2信号,且信号不均匀,周围可见水肿带环绕,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不均匀(图2-4).胸部X线提示:双上肺斑点及条索状致密影,界限欠清,考虑肺结核.

  • 标签: 脑结核瘤 左侧 痛觉过敏 上肢麻木 肌腱反射 颜面部
  • 简介:患者男,62岁,教师,因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2h于2007年2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h安静中突发头痛,以左颞部为甚,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即来我院就诊,头颅CT示胼胝体高密度片状影延及顶叶.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纵裂池及侧裂池密度增高,中线结构无移位。查体:血压21.3/12kPa,嗜睡状态,唤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但答非所问,烦躁不安,

  • 标签: 胼胝体 脑出血
  • 简介:CJD为Creutzfeldt—Jakobdisease的简称,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是由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朊蛋白(prionprotein,PrP)引起。CJD多在中年以后发病,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锥体束征或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为大脑海绵状变性、神经细胞脱失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免疫组化PrPsc阳性。本病预后极差,死亡率100%。临床较少见,且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CREUTZFELDT JAKOB病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锥体外系症状 临床表现
  • 简介:患者男,出生后发现头同增大并气促1周入院(2007年3月26日)。患儿足月,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取出.出生体重3.25k,无窒息抢救史,1、3、5minApgar评分均为10分。患儿出生后出现气促,呼吸不规则,烦躁,易激惹,肢体震颤。查体:哭时口角左歪,右面部纹理较左深,头围由出生时34cm进展为36.5cm,前囟由2.5cm×2.5cm进展为6cm×6cm,双上肢肌力稍减低。

  • 标签: JOUBERT综合征
  • 简介:患者女性,38岁。主诉短暂性感觉性失语,伴右侧肢体无力15d,于2005年5月30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15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烦躁、头晕、头痛,有音感但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内容,伴右侧肢体无力、跛行,无发热、寒战。于当地医院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多发病灶;后行乳腺、腹部及生殖系统相关检查未发现病灶,考虑为“脑内多发炎性肉芽肿”,

  • 标签: 脑脓肿 真菌病 病例报告
  • 简介:1.表格的设置应有助于简洁、明了、直观地表达结果。2.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中心,必要时可说明资料的时间、地点。3.表格设计应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4.被研究事物的主要标志,或者说是分组标志,般作为主语;而各类统计指标,般作为谓语。5.阅读表的顺序是左到右,所以主语般排在表的左侧,谓语般排在表的右侧。

  • 标签: 表格书写 结构完整 统计指标
  • 简介:患者女,76岁。因间断胸闷、憋气5年于2009年9月10日入院。入院时般情况尚可,步人病房。患者体温正常,呼吸207欠/min,心率76次/min,血压160/9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肿大,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意识清楚,言语流畅,回答切题,表情稍淡漠,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基本正常;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稍减弱,未引出病理征。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误诊 2009年 体温正常 意识清楚 神经系统
  • 简介:脑损伤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外伤性、出血性、缺血性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对于脑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脑保护技术和脑神经修复再生两个方面。随着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参与体内血管新生理论的建立,血管新生已成为目前世界医学领域的热点,并取得积极成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发生与脑血管发生具有密切关系,血管新生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区血管新生.恢复损伤区微循环,达到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修复的统,这可能成为种极具吸引力的治疗模式:血管神经新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新生 血管新生
  • 简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65岁,主因右上肢麻木1周入院.在急诊行颈椎X线检查见颈椎退行性改变,头颅CT检查见左侧侧脑室前角处类圆形高密度影.……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