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磁图癫痫定位技术对难治癫痫致痫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难治癫痫病人58例,术前行视频头皮脑电图、磁共振、脑磁图、颅内埋藏电极皮层脑电图等检查,综合评估确定致痫灶的位置。根据综合评估致痫制定手术方案并实施,随访并判定疗效。根据脑磁图癫痫定位和综合评估致痫吻合度分为3组,Ⅰa组:完全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cm以内,Ⅰb组:基本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3cm;Ⅱ组:不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3cm以外或其他。统计分析各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7.6%(45/58),其中癫痫完全消失18例;Ⅰa、Ⅰb组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但Ⅰ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Ⅱ组。结论脑磁图癫痫定位是难治癫痫术前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当脑磁图癫痫定位和术前综合评估致痫基本一致时,手术疗效相对较好。

  • 标签: 癫痫外科 脑磁图 致痫区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预后判定及治疗方案选择的评估方法.方法根据HICH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三者之间与预后的关系,提出一种用计分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结果依本计分法,时260例HICH病人的计分进行分组,并将各组病人计分的均数与病死率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r1=0.9757,r2=0.9973),经相关系数显著检验(P<0.0005),相关关系非常显著.在非手术组与手术组病死情况比较中,计分61~100组,手术组疗效优于非手术组,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X2=5.67,P<0.05).结论计分法能较客观地反映HICH病人的预后,并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分法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预后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患者,女,48岁,2012年12月因“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3年余,视物不清1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枕部窦旁脑膜瘤”在外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全切除肿瘤.2012年11月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患者双眼鼻侧视野缺损,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MRI显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图1).术中患者俯卧位,取右侧原枕部马蹄形切口,原切口中线侧向下延伸至颅颈交接处,另加左侧横切口与正中切口相交(图2),术中见肿瘤已将窦汇及窦汇周围的矢状窦、双侧横窦、枕窦及直窦完全闭塞.

  • 标签: 非典型性脑膜瘤 病例报告 窦汇 手术
  • 简介:1病历摘要(图1)男,21岁;因松果体肿瘤反复人院治疗。病人于2009年3月经头颅MRI诊断为“松果体肿瘤、非交通性脑积水”,予γ-刀治疗2次及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γ-刀治疗后病灶缩小。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胚胎型 松果体 治疗 延误
  •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辅助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运动功能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测量(BOLD)成像技术,对14例运动功能病变病人(胶质瘤11例,脑膜瘤2例,转移癌1例)行fMRI检查,将有关数据及图像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得到活化功能图像,将功能像与结构像融合,输入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术中进行功能定位,指导手术.结果病人术中病灶影像均获得等体积全切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未加重.结论fMRI检查可以为功能病变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合导航系统,可在术中精确定位功能,避免损伤,降低致残率.

  • 标签: 神经导航手术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区病变 血氧水平依赖性测量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后外侧结构与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颅底侧方入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将20例干颅骨标本和17例甲醛固定尸头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分次切除,显露出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以及窦硬膜角,测量乙状窦在不同位置的宽度及表面骨质厚度,分析横窦、乙状窦的走向与颅骨表面骨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窦硬膜点"与"乳突上嵴后下三角"各顶点间的距离.结果横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乙状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两线构成的夹角为"窦间角",左侧平均为102°±17.3°,右侧平均为100°±15.5°.乙状窦各段的宽度为垂直段>下曲>上曲.乙状窦下曲的表面骨质厚度明显大于上曲与垂直段.结论根据颅骨表面标志判明硬脑膜静脉窦的位置,开颅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横窦、乙状窦,并能更充分地利用颅底有限的暴露空间,使得整个开颅过程更加微创和高效.

  • 标签: 硬脑膜静脉窦 颅底侧方入路手术 横窦 乙状窦 乳突上嵴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报道1例以阻塞脑积水为首发表现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方法一男52岁病人因行走不稳、尿失禁入院,CT和MR发现阻塞脑积水,天幕附近存在异常血管影.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天幕DAVF,脑积水由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所致.病人接受了血管内栓塞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果大部分闭塞了DAVF,脑积水症状消失.结论DAVF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阻塞脑积水极其罕见,这是文献中第2例有详细报道的此类病例;采用血管内方法闭塞病灶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天幕区 阻塞性脑积水 脑血管造影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脑组织和血管保护。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术后3-6个月患者功能状态。结果本组血肿清除〉90%16例,80%-90%1例;再出血1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死亡。随访3-6个月,KPS90-100分3例,60-80分9例,30-50分4例,10-20分1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大脑皮层和血管,是显微清除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外侧裂-岛叶入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经鼻蝶入路鞍及上斜坡的内镜解剖,确定解剖标志及内镜手术操作范围.方法选取10例灌注尸头,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下显露鞍及上斜坡,确定解剖标志,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视神经隆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及斜坡凹陷是蝶窦后壁的重要解剖标志.内镜下显露范围广泛,从鞍至枕骨大孔前缘、寰枢椎,外侧可达海绵窦及斜坡颈内动脉、枕髁和咽鼓管.结论熟悉掌握内镜下鞍及上斜坡重要解剖结构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是进行中央颅底手术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经鼻蝶入路 鞍区 斜坡区
  • 简介: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妇幼保健机构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自查的基础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组织对辖区内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院内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督促妇幼保健机构建立院内感染防控长效机制,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

  • 标签: 诊断报告 妇幼保健机构 院内感染预防 院感 院内感染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
  • 简介:1病例患者女,2岁。3d前从50cm高处坠落,着地部位不详,短暂啼哭,当时未发现外伤痕;第2d白天患儿玩耍正常,无恶心、呕吐,晚患儿入睡时突然大声啼哭,且夜间多次啼哭,第3d清晨发现患儿精神差而入院。病程中无二次外伤史。查体:嗜睡,强迫后仰头位,双瞳等大等圆约4mm,光反射灵敏,余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凝血四项正常。环枢关节CT平扫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头颅CT示:斜坡偏左硬膜外血肿,血肿量约3ml,延髓轻度受压表现。入院后经颈部制动,积极止血、脱水、预防感染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3d,复查CT血肿吸收后出院。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斜坡区 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CT平扫 高处坠落 定位体征
  • 简介:目的探讨鞍肿瘤手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21例鞍肿瘤手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诊断为脑盐耗综合征(CSWS),2例诊断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经相应治疗后,全部患者低钠血症纠正.结论鞍肿瘤手术后易发生低钠血症,包括脑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前者主要是补钠和补充血容量,后者却需限水治疗.中心静脉压监测对其诊治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低钠血症 脑性盐耗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鞍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脑心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脑出血大鼠的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及心肌E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对阳性反应物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实验脑出血可迅速诱导ET基因在脑出血周围、下丘脑、脑干、海马、心肌的异常表达.脑出血6h即可见ETmRNA表达上调,到24h达高峰,72h时段虽略有减少,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心肌的ET表达增多.结论脑出血周围及中枢心血管调节区域的ET过多释放,这可能是脑心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之一.

  • 标签: 实验性脑出血 内皮素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研究创伤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抑制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与小鼠海马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differentiationprimaryresponsegene88,MYD88)mRNA表达变化以及对小鼠行为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Mamarou自由落体方法建立小鼠TBI模型,腹腔注射TLR4抑制剂CLI-095,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反应及矿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创伤72h后海马MYD88表达变化情况及行为学变化特征。结果模型建立并抑制TLR4后,72h海马MYD88mRNA表达量较仅腹腔注射溶剂减少(P〈0.05),但处理组及对照组MYD88mRNA表达量均高于假损伤组(P〈0.05)。矿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Morris水迷宫检测TBI后小鼠出现运动水平下降,抑制TLR4后有所好转(P〈0.05),但仍低于假损伤组(P〈0.05)。结论TBI影响小鼠行为水平,抑制TLR4可下调MYD88mRNA表达,并可对小鼠神经功能恢复发挥一定作用,可能是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 简介:目的评估内镜辅助下经外侧裂入路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外侧裂入路内镜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清除血肿(经侧裂组)和经皮质造瘘清除血肿(经皮质组),经皮质组部分借助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果经侧裂组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残废率、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皮质组.结论经外侧裂入路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内镜辅助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经外侧裂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鞍Rathke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诊半年~7年,术后26例头痛患者中24例得到不同程度缓解,24例视力视野障碍患者中22例得到改善。结论鞍Rathke囊肿临床症状多样,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MRI检查的诊断价值优于CT。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RATHKE囊肿 诊断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