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我院治疗的4例DN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临床表现;MRI上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无水肿,无占位效应;手术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病理可见特异的多发性瘤结节和胶质神经细胞。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本病的准确诊断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上皮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免疫细胞及免疫器官'固有胆碱能系统'的存在状态.方法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nAChRα7)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健康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关节滑膜巨噬细胞及腹腔淋巴结的表达状态.结果nAChRα7、ChAT及AChE在大鼠免疫细胞及免疫器官均有阳性表达.腹腔巨噬细胞、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和关节滑膜巨噬细胞表达最丰富,而腹腔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仅有微弱表达;外周血CD4+细胞有部分表达(nAChRα715.88%±0.753%,ChAT23.09%±0.671%).结论免疫活性细胞及免疫器官普遍存在'固有胆碱能系统',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在机体固有胆碱能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

  • 标签: 胆碱能系统 大鼠 免疫细胞 表达 腹腔巨噬细胞 淋巴结
  • 简介:目的对829例急性脑梗死中并发的337例MOFE病例的预后进行研究,以寻找治疗对策。方法337例脑梗死并MOFE的分布特点和梗死面积相关因素.探讨MOFE治疗效果。结果MOFE器官衰竭3个个次者对预后影响明显高于MOFE个次少和无器官衰竭组(P<0.01),脑损伤面积在5~10cmMOFE组的评分明显高于梗死面积在5cm以下的各组(P<0.01);痊愈率和死亡率也显着低于和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OFE个次越多.预后越差,脑损伤面积越大,MOFE得分越高,且死亡率越高。提示:MOFE器官衰竭是影响脑梗死直接原因.在脑梗死早期有效的防治MOFE.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主要途径。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多器官衰竭 脑损伤面积
  • 简介: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r,DNT)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治疗18例DNT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电生理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DNT病人表现癫痫发作,发作形式与部位有关,14例行脑电图描记,其中10例行术中皮层脑电图描记切除病灶,术后随访1月~6年,3例仍有癫痫发作,15例癫痫发作消失,无肿瘤复发。结论DNT属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行术中脑电图描记可有效切除癫痫灶。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手术 癫痫
  • 简介:作者署名和单位,置于题目下方。作者姓名要全部依次列出。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未标明通信作者时,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在论文首面脚注第一作者姓名以及E-mail。

  • 标签: 作者署名 投稿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通信
  • 简介: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病,多发生于扁桃体、唾液腺、胸腺等.而颅内桥脑小脑角(cerebellarpontineangle,CPA)淋巴上皮瘤样癌国内外尚未见报告,尤其合并外耳道胆脂瘤者更属罕见.本文首次报告1例合并外耳道胆脂瘤的桥脑小脑角淋巴上皮瘤样癌.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小脑桥脑角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HY+CSP)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应用的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HY+CSP)治疗的POP患者40例,对患者手术前后的POP-Q评分、PISQ评分、PSQI评分予以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盆腔各位点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PSQ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PISQ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可有效恢复POP患者阴道正常解剖位置,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POP-Q评分 PISQ评分
  • 简介:作者应注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具体到科室)、所在省市名称和邮政编码。论著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须与中文一致,应著录正式对外交流的单位名称。第1作者单位变动或作者中有研究生、进修医师等情况,均应在括号内标注,必要时用中括号套小括号。

  • 标签: 作者单位 著录格式 工作单位 英文摘要 对外交流 进修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及分类特征基因的表达。方法用含13939种人基因的BioStarH140S芯片,以正常脑及18例胶质瘤组织总RNA制备的探针杂交芯片,ScanArray4000扫描信号,提取脑及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差异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分析,Hierarchical聚提取差异基因的特征。结果星形细胞瘤中筛选出438条(3.14%)差异表达基因;信息分析与细胞信号、细胞骨架和运动、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等多基因密切相关;与分类相关的特征基因有MAP7、DBCCR1、PCDHA5、KCNAB1、NAPIL2等。表达谱将星形细胞瘤分成两,与临床组织病理分类基本一致。结论芯片是基因分析和筛选肿瘤标志性基因的有效手段,可客观分析星形细胞瘤发展及预后;分类特征基因为星形细胞瘤侵袭性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有助于临床诊治。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基因芯片 表达谱 Hierarchical聚类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的规定,结合本刊文稿中常见的一些不妥情况,将计量单位的书写规范介绍如下。

  • 标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的规定,结合本刊文稿中常见的一些不妥情况,将计量单位的书写规范介绍如下。

  • 标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目的采用反映血管新生状态的指标经模糊C均值聚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含有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组织的168点矩阵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双标法标记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Image-ProPlus5.1中文版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结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平均周长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级别相关的参数,以矩阵实验室数学软件提供的模糊C均值聚函数参数作为聚对象,将不同的组织切片参数值进行模糊C均值聚,所得聚值分别赋值为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结果(1)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病理分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平均周长,Ⅱ级组与Ⅲ级组、Ⅱ级组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Ⅲ级组与Ⅳ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4)与WHO病理分级相比,模糊C均值聚产生的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对Ⅱ、Ⅲ、Ⅳ级等级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48.39%和78.95%,总体正确率达68.46%。结论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平均周长等项指标的模糊C均值聚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比较符合,可应用模糊C均值聚法对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进行辅助推测。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模糊数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功能.方法应用人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HG-U133A2.0检测8例垂体腺瘤组织(生长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以及裸细胞激素腺瘤各2例)和2例混合的正常垂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芯片结果予以qRT-PCR验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与垂体腺瘤发生关联的基因功能上主要涉及分子结合、凋亡或肿瘤相关、代谢、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物质运输等多个牛物过程.数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特异性与亚腺瘤的发展相关.结论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是一多基因、多分子、多通路的网络调控过程.但对于各亚腺瘤,其分子机制不尽相同.

  • 标签: 垂体腺瘤 寡核苷酸芯片 基因表达谱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损伤(TBI)后钠通道α亚单位1.3(Nav1.3)的mRNA和蛋白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成年SD大鼠实施脑液压伤后,在伤后2h、12h、24h和72h处死,取伤侧海马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Nav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On,0Nav1.3在海马的表达特点。结果大鼠脑液压伤后Nav1.3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伤后12h其上调达最高水平,而Nay1.3蛋白的表达也在相同时间段出现显著上调(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av1.3在海马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结论TBI可导致Nav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这可能是TBI后神经元细胞膜上钠通道功能异常及其诱发兴奋性毒性作用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 标签: 颅脑损伤 钠通道 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