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MRIFEATURESANDRESECTABILITYPREDITIONOFESOPHAGEALCARCINOMAKongXiangquan孔祥泉Luohanchao罗汉超PengZhenjun彭振军LiuDingxi刘定西DepartmentofR...

  • 标签: ESOPHAGEAL TUM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简介:现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迅速应用到放射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简要介绍MRI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与放疗相关的内容:肿瘤可视化和成像特点、模拟定位以及外放疗中的影像引导作用。关注点在于还原放疗中MRI技术的最新进展。

  • 标签: 放疗 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复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腹膜后良性神经源性肿瘤23例,包括神经鞘瘤10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8例,神经节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各2例,副神经节瘤1例,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3个肿瘤中位于腹膜后脊柱右侧者18例,左侧4例,椎前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1例.肿瘤横断面最大径3.1~14.5cm,平均6.5cm.肿瘤呈类球形改变的22例,占95.7%,不规则形仅1例,类球形肿瘤中有10例(45.5%)可见病变部分呈鸟嘴样伸入椎间孔或下腔静脉后.肿瘤边界清楚,T2WI可检出包膜者17例(73.9%).T1WI肿瘤均以低信号或等信号为主,其中病灶内混杂信号影2例.T2WI肿瘤信号多不均匀(19例,占82.6%),内均可见明显信号区,其中表现为"靶征"8例,占全部病例的34.8%,包括神经鞘瘤5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嗜铬细胞瘤无一例出现"靶征".T2WI表现信号均匀4例.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9例,T2WI肿物内的明显信号区出现强化10例(52.6%).T2WI显示"靶征"者增强扫描显示"靶心"强化.增强扫描均匀强化者4例.结论腹膜后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腹膜后间隙 神经源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微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垂体疾病,诊断需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相结合。MRI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垂体局限性低密灶是诊断微腺瘤重要的直接征象。但就MRI而言,不同扫描方法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准确率差异较大(45%~100%)。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增强MRI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价值。方法:对62例经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患者进行MRI平扫、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并分析其MR信号特征。结果:平扫、动态增强和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微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6.8%(29/62)、88.7%(55/62)和64.5%(40/62)。这3种不同的扫描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其中以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最为显著。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MR诊断垂体微腺瘤首选强化方法。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 简介:目的:比较592例鼻咽癌患者的CT、MRI资料,探讨MRI及CT对鼻咽癌92福州分期和02UICC/AJCC分期的不同影响。方法:分析592例治疗前进行CT/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比较MRI和CT检查的差异性所导致分期不同。结果:MRI分期结果较CT晚,92福州分期CT中T1+T2比例达59.4%,MRI中为39.9%(P=0.000);02UICC/AJCC分期中T1+T2比例达61.0%,MRI中为46.6%(P=0.001)。两种分期相比,92分期T4期比例为32.4%,02UICC/AJCC分期T4期比例为22.0%(P=0.001)。结论:较CT对鼻咽癌T分期的诊断具有优越性,92分期和02UICC/AJCC分期在T分期上差异不大。

  • 标签: 鼻咽癌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 简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lesionsofthetalus,OL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往往引发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残。OLT好发于20~30岁之间的男性,约10%的患者双侧发病。OLT一般发生在距骨穹隆中部的内侧缘与外侧缘,并且前者损伤的范围、程度均比后者严重。常规X线、CT均不能直观地检查软骨,更不易判断其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 标签: 距骨 软骨 关节 足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Neurochirurgie,2008Jun21.INTRODUCTION:Neoangiogenesisisacriticalfeaturethatcandifferentiatehigh-gradefromlow-gradeglioma.Conven-tionalMRimagingdoesnotassessthishistologicalfeatureaccurately.Thegoalofthisstudywastoevaluatethegainin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measurementusingperfusionMRIinthemanagementofcerebralgliomas.MATERIALSAND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诊断方法 大脑 血量
  • 简介:目前,对于早期表浅、局限于肠壁的直肠癌(T1、T2期),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而对进展期或不能手术切除的直肠癌(T3、T4期),近年来采用新辅助放化疗(CRT),降期或病理完全缓解后手术治疗。手术前提是需要对原发病灶局部扩散、边缘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以及T分期、环周切缘、直肠系膜筋膜进行准确判断。MRI以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参数、多方位等特点在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分期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该文就磁共振弥散加权、高分辨率成像和增强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标签: 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应用
  • 简介:THEROLEOFMRIINTHEILLUSTRATIONOFMETASTATICLYMPHATICPATHWAYSANDCLINICALNSTAGING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WeiXiong韦雄LiJianjun李建军...

  • 标签: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staging MRI.
  • 简介:目的通过MRI技术探讨桡腕关节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在体运动特点和规律。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行右腕投掷平面(桡背伸25°、50°,掌尺屈10°、20°)、屈伸平面(屈曲0°、25°、50°、75°,背伸20°、40°、60°)和桡尺偏(桡偏10°、20°,尺偏20°、40°)平面运动模式下共15个体位的MRI检查。MRI图像数据输入自行研发的腕关节运动学测量平台软件,分析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分别相对于桡骨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运动规律。结果在投掷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背伸桡偏位向掌屈尺偏位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11°、11°、19°,掌屈21°、-2°、6°,桡偏3°、3°、11°。在屈伸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背伸位向掌屈位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9°、7°、9°,掌屈44°、-4°、11°,桡偏7°、22°、25°。在桡尺偏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桡偏向尺偏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8°、15°、20°,掌屈-9°、6°、2°,尺偏8°、14°、6°。结论桡腕关节的运动是在空间中的三维复合运动,以矢状面的运动最为显著。舟骨在矢状面上运动幅度明显大于月骨和三角骨,近排腕骨间存在显著的适应性运动。

  • 标签: 腕关节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关节 运动
  • 简介:背景与目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常用T1WI及T2WI,而DWI应用较少。本文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和DW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及DWI表现。结果:7例MRI呈明显蜂窝状样改变,其中4例与侧脑室或胼胝体壁间见“丝条状”牵拉影.肿瘤实质在R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1例肿瘤呈实体性。7例行DWI检查,其实质均呈稍高信号或信号,ADC值为(0.830±t0)x10-3mm2/s,5例瘤内见血管影;4例同侧脑室明显扩大,3例双侧脑室扩大;MRI和DWI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结果基本相同,MRI对肿瘤形态、肿瘤周围结构的显示较DWI清楚,但DW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对肿瘤的诊断更灵敏、更准确。结论:MRI和DWI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 扩散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3.0TMRI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6例乳腺癌的3.0TMRI影像资料,分析其表现。结果乳腺癌MRI表现:平扫T1WI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形状不规则,部分呈深浅不同程度分叶状,边界模糊,并见毛刺征。DWI像:所有病灶均呈信号,ADC图呈低信号ADC值为(0.97±0.22)×10-3mm2/s。动态增强示:不均匀强化,多呈斑点状、条片状或团状,部分病灶周围血管影增多;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流出型(Ⅲ型)曲线29例(80.6%);平台型(Ⅱ型)型曲线5例(13.9%);流入型(Ⅰ型)曲线2例(5.5%)。36例中34例诊断为乳腺癌,2例误诊为纤维腺瘤,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乳腺癌具有一定MRI表现特征,结合3.0TMRI动态增强及DW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3.0TDCE-MRI参数与直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提高直肠癌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符合条件的直肠癌患者68例,通过3.0TDCE-MRI及处理工作站测量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e)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比较直肠癌不同病理分期的Ktrans、Kep、Ve值及其相关性。结果在直肠癌不同病理T分期中,肿瘤Ktran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ep及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不同病理N分期中,肿瘤Ktrans值、Kep值、V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肿瘤Ktrans值等于0.869min-1为判断直肠癌病理T分期(早/晚期)诊断阈值时,其诊断灵敏度为59.0%,特异度为99.0%。直肠癌病理T分期与Ktrans值呈正相关(r=0.403,P〈0.01)。结论直肠癌T分期与肿瘤Ktrans值呈正相关,DCE-MRI参数可为直肠癌术前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直肠肿瘤 DCE-MRI 病理分期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DCE-MRI)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4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于新辅助治疗前、后分别行DCE-MRI检查,根据肿瘤退缩分级,将其分为有反应组(mrTRG1、mrTRG2和mrTRG3)和无反应组(mrTRG4和mrTRG5)。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总体及两组间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容量转移常数)、Kep(速率常数)以及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的差异。结果:34例患者,治疗后K^trans[治疗前、后分别为(1.48±0.80)/min,(0.88±0.45)/min,P<0.001]、Kep[治疗前为(3.29±1.25)/min,治疗后为(2.12±1.18)/min,P<0.001]均较治疗前减低,有反应组、无反应组的K^trans、Ve值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前有反应组的Ktrans值为(1.93±0.81)/min、Ve值为0.59±0.27、治疗后变化差值相应为(-1.11±66)/min、-0.14±0.16,无反应组的K^trans值为(0.82±0.49)/min、Ve值为0.35±0.16,相应的变化差值为(-0.03±19)/min、0.21±0.27。结论: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直肠癌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后假性进展发生率,难以与真性进展区别。本研究探寻有助于二者鉴别的MRI征象,并观察假性进展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行术后放疗及替莫唑胺(TMZ)化疗的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41例。采用常规MRI作为复查手段,疗效评价采用WHO标准。当出现可疑进展时,继续随访判定真、假性进展,并对可疑进展时的MRI征象分类归纳。结果:假性进展者15例(36.6%),中位发生时间为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假性进展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真性进展者(30月vs14月,P〈0.001)。MRI显示术腔周围环形强化(P=0.035)支持假性进展的判断;而室管膜播散(P=0.017)、水肿带明显增大(P〈0.001)及占位效应(P〈0.001)支持真性进展的判断。结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TMZ化疗后假性进展发生率为36.6%,其发生是预后较好的独立因素之一。通过MRI检查有助于真性与假性进展的判断及临床诊疗计划的制定。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放化疗 真性进展 假性进展 MRI征象
  • 简介:茄子,一名矮瓜,又称落苏,是一种紫色的含浆瓜果,肉内有瓤,瓤上有芝麻状的籽极多。其各地都有生产,夏秋上市,入冬更甜而糯,是廉价园蔬。它的性质奇寒,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蛋白质、钙质比番茄还多。旧时的医书,如《大明本草》《本草纲目》,都有茄子作为医疗用途的记载。近代科学研究发现,茄子含维生素P极丰,

  • 标签: 茄子 《本草纲目》 破裂 血管 维生素A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镜和MRJ检查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18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31例出现颈部肿块,占70.81%。颈部肿块位于单侧102例,占55.13%,双侧20例,占15.68%,电子鼻咽镜及MRI检查鼻咽灶分布和咽旁间隙受累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双侧咽旁间隙受累比单侧咽旁间隙受累其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P〈0.005。以颈部淋巴结的影像学分区为标准:Ⅰ-Ⅵ区和咽后区的转移率分别为2.4%、95.42%、51.15%、11.45%、19.84%、0%和75.57%。结论鼻咽癌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灶分布与颈淋巴结转移率、大小及在颈部分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鼻咽镜检查及MRI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鼻咽镜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