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CAIV方案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BP、ADR、IFO和VCR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9例恶性骨肿瘤术后患者。结果:41例获得随访,6例复发.肺转移6例.死亡4例。2年总体生存率为85.1%。用药过程中无严重脏器损害。结论:该化疗方案符合我国国情.近期疗效满意.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恶性骨肿瘤 方案治疗 肺转移 治疗中 脏器损害 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的肿瘤可以治愈(以5年生存率计算).其中22%依靠手术治愈,18%依靠放射治疗治愈.5740依靠化疗治愈。虽然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肿瘤的治愈比例较高,但是单一的治疗手段所收到的效果,远远不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治疗的效果要好。这种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治疗的在医学上称为肿瘤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肿瘤综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5年生存率 治愈
  • 简介: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分子靶点,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rituximab、伊马替尼、赫赛汀和全反式维甲酸已开始用于临床治疗,本文综述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肿瘤靶向治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典范,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 标签: 肿瘤 靶向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莱特注射液100ml,静滴,第1-7天,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IRI方案化疗,2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4.1%和16.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分别为56.8%和12.0%(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能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FOLFIRI方案 晚期胃肠道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乐沙定与氟脲嘧啶(5-FU)、四氢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30例,其中胃癌组(A组)15列,肠癌组(B组)15例,均以乐沙定、5-FU、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CR3例,PR8例,SDl4例,PD5例,总有效率36.7%。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神经感觉障碍,大多数为Ⅰ-Ⅱ。结论:乐沙定联合5-FU、四氢叶酸钙治疗消化道肿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

  • 标签: 乐沙定 化疗 晚期消化道肿瘤 氟脲嘧啶 四氢叶酸钙 联合治疗
  • 简介: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过去开发过LAK细胞技术,经过抽取肿瘤病人血流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用白介紊-2激活,培养增殖.再输回病人体内,进而又开发把肿瘤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TIL)提取出来加白介素-2激活和培养增殖,再输给病人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些办法叫继承免疫疗法。但是提取肿瘤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并非易事,而且不容易认识。

  • 标签: 肿瘤病人 基因治疗 淋巴细胞 白介素-2 细胞技术 免疫疗法
  • 简介:自杀基因靶向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众多体内体外试验已经证明了自杀基因的肿瘤杀伤效应。目前,相关的临床试验也证实HSV-tk/GCV,CD/5-FC等自杀基因系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然而在临床推广应用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基因靶向转移困难、基因转染效率较低、基因转移后的表达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基因杀伤效应较低且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均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本文将从自杀基因的种类、载体、作用机制、旁观者效应和临床发展前景,尤其是纳米粒载体和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自杀基因治疗 旁观者效应 肿瘤 肿瘤干细胞 纳米粒
  • 简介:脊髓脊柱肿瘤治疗是神经外科专业的重要内容,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脊柱肿瘤的主要手段。准确的定位、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电生理检测是成功治疗脊髓脊柱肿瘤的关键。本期内容总结了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组为主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及经验,以供神经肿瘤外科医生参考。

  • 标签: 脊髓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含CPT-11时辰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4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多通道程控输液泵,选择正弦曲线形式的时辰给药化疗。胃癌及结直肠癌:CPT-11180mg/m^2,给药时间为2:00—8:00,持续输注6h,给药高峰5:00,第1天;5-Fu600mg/m^2、CF300mg/8m^2,给药时间为22:00一次日10:00,不同输液通道同时持续输注12h,给药高峰4:00,第2-5天。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及食管癌:CPT-11180mg/m^2,给药时间为2:00—8:00,持续输注6h,给药高峰05:00,第1天;PDD25mg/m。常规静脉输注,第2-天,每21天为1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2例可评价疗效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有效率36.4%;13例可评价疗效的晚期胃癌患者中,有效率38.4%;小细胞癌2例均部分缓解(PR);非小细胞肺癌1例稳定(SD),1例进展(PD);食管癌2例PD,1例SD。所有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5.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Ⅰ~Ⅱ度75.5%(50.4%周期),Ⅲ度8.9%(3.1%周期)。中性粒细胞减少Ⅰ-Ⅱ度51.1%(40.3%周期),Ⅲ-Ⅳ度13.3%(6.2%周期)。迟发性腹泻Ⅰ-Ⅱ度28.9%(24.8%周期),Ⅲ-Ⅳ度8.9ok(3.1%周期)。结论含CPT-11时辰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肯定,毒性反应轻,安全性好。

  • 标签: 恶性肿瘤 伊立替康 时辰化疗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很多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没有实际的治疗作用渐渐被人抛弃。而另有一些治疗方法,却逐渐在临床治疗中扎下根来,并且不断发展,不断深入,成为临床可靠的治疗手段。比如肝癌的介入治疗,白血病的砒霜诱导治疗肿瘤微创性腔镜外科治疗,放疗的伽玛刀、X刀等等,给肿瘤病人带来福音。新近发展起来,由我国率先在肿瘤临床广泛应用的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因为良好的治疗和无创性,已经成为体外肿瘤局部治疗的新方法。由于超声聚焦治疗与传统手术、放化疗三大肿瘤治疗性质完全不同,许多肿瘤在常规治疗方法没有效果的情况下,超声聚焦却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强度超声聚焦开辟了临床肿瘤治疗的新领域。我们知道,在肿瘤治疗中任何治疗方法,只要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某一种肿瘤,都是肿瘤治疗的重要进步。

  • 标签: 21世纪 肿瘤 治疗 高强度超声
  • 简介:目的;讨论脊柱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对79例脊柱恶性肿瘤分组分别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是缓解脊柱恶性肿瘤疼痛和脊髓压迫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总的有效率达l00%,其次是放射治疗、化疗,中医治疗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免疫治疗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手术和放疗能控制病灶的发展,脊柱恶性肿瘤预后差。

  • 标签: 脊柱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手术 疼痛 化疗
  • 简介:目前脑肿瘤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放射治疗有利于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随着肿瘤影像诊断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脑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技术不断推出,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质子治疗技术、中子治疗技术和近距离治疗技术,达到高精度定位、高精度计划设计和高精度治疗,将成为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 标签: 脑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调强放射治疗 重粒子治疗 中子治疗
  • 简介:肿瘤多药耐药是临床上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及寻找低毒高效的肿瘤耐药逆转剂已成为肿瘤化学药物治疗领域的新热点。作者对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可能途径及其逆转方案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 逆转方案
  • 简介:肿瘤组织为非均质群体,其中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致瘤性的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stemcells,BTSCs)。尽管它们的数量极少,却是脑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后复发的根源。目前,脑肿瘤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及其致瘤机制是神经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针对BTSCs自我更新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是阐明BTSCs致瘤原理的关键环节,并将为开发有效治疗肿瘤的药物提供明确的切人点和特异的靶标。

  • 标签: 干细胞 脑肿瘤 靶点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α)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47例NSCLC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而试验组在给予NP化疗的同时,分别在第1~7天和第11~17天肌肉注射rmhTNF-α4MU/m^2,两组均21天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有效率、KP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1例因病情进展放弃治疗,余28例均完成2周期治疗。试验组有效率为57.14%,对照组有效率为22.2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出现轻中度发热、感冒样症状、注射局部疼痛的例数较对照组增加(P〈0.01),但症状均可耐受,并在给予对症治疗后消失。结论:rmhTNF-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与NP方案化疗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使晚期NSCLC患者获益的药物。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化学治疗 毒性
  • 简介:所谓免疫治疗乃是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以自身的保护机制消灭肿瘤细胞,从其作用机制人们不难想象该法优于现行的外科、化疗、放疗三大治疗方法,是一既不伤身又能杀敌的理想治疗方法。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末,我刚投身于肿瘤领域时就热衷于瘤苗疗法,将患者自身的瘤组织在体外打成匀浆,试用各种不同方法将其异化后再注人人体,祈能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

  • 标签: 肿瘤免疫治疗 老兵 免疫系统 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 保护机制
  • 简介:肿瘤坏死靶向治疗(Tumornecrosistargetedtherapy,TNT)是分子靶向治疗方法之一,但与其它分子靶向治疗有根本的不同,其针对的靶点是细胞核成分,这些分子本身是非特异组份,因此从理论上讲,TNT靶向分子可适用于包括实体瘤在内的各种肿瘤。靶向分子是TNT技术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选择任一种杀瘤物质与靶向分子结合。在TNT的几种抗体中,以嵌合性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3(chTNT-3)的临床实验效果最佳,本文将介绍chTNT-3及衍生物与各种杀瘤物质复合后的TNT制剂研究在肿瘤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标签: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