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放疗抵抗依然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一个最大障碍。多种基因的表达产物影响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而放射敏感性标志的发现,对于发现放疗抵抗的机制,改善放疗抵抗患者的预后,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放疗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多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展开综述,为了解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预后效果打下基础,并为肿瘤的放疗增敏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食管癌 生物标志物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尺寸的不规则45S5生玻璃颗粒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根据植入材料的不同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12侧。A组植入90~300μm的材料;B组植入300~500μm的材料;C组植入500~720μm的材料;D组为空白对照组。双侧股骨髁部制造直径0.6cm,深1.2cm的缺损。于术后第6周和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组织病理学VG染色来评价不同尺寸不规则生物活性玻璃颗粒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和降解性能。结果所有实验兔造模成功,24只均于手术2~4h内苏醒,活动良好;二便无异常;对外界刺激灵敏;伤口愈合情况好,均为I期愈合;无炎症反应;均未见软组织异常;膝关节腔内无明显积液,滑膜光滑平整,未发现漏出的材料颗粒;股骨髁周围未发现多余的骨破坏,未见异常炎性纤维包块。成骨能力:(1)术后6周,A、B、C组可见新骨生成且向材料内部生长,D组基本没有新骨形成,可见肉芽组织形成;术后12周,A、B、C组成骨量显著增多,大部分骨缺损愈合,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塑形。(2)Lane-SandhuX射线评分:术后6周,A、B、C三组评分(4.827±0.277)分、(5.128±0.448)分、(7.104±0.477)分均高于D组(0.831±0.081)分(P<0.05),且C组评分高于A、B组(P<0.0001),而A组评分与B组相差不大(P=0.193);术后12周,A、B、C各组的评分(8.011±0.159)分、(8.023±0.197)分、(10.974±0.106)分均较术后6周明显增高(P<0.0001),A、B、C三组评分仍高于D组(1.397±0.262)分(P<0.05),C组高于A、B组(P<0.0001),A组评分与B组仍相差不大(P=0.805)。(3)组织学观察成骨能力结果:术后6周,新生骨量所占切片的百分比,A、B、C三组(10.837±0.856)%、(10.762±1.008)%、(17.399±0.515)%均大于D组(1.048±0.127)%�

  • 标签: 生物相容性材料 玻璃 修复外科手术 骨缺损
  • 简介:CLARITY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使器官组织透明化的实验技术,对完整器官组织实现透明化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下实现研究对象的三维成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本文就CLARITY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展望作一总结。

  • 标签: 生物技术 CLARITY技术 透明化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的可行性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结肠脾曲游离有关步骤和解剖学特点予以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肠脾曲游离容易且安全。术中见连着于胰体尾后下缘及脾静脉近端的系膜为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而非横结肠系膜。切开横结肠系膜后叶拓展胰腺前间隙后,可完全游离胰体尾前方结构,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呈幕帘状悬吊于脾静脉近端及胰体尾后下缘,切开该系膜,根部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进入左侧Toldt间隙。中间入路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拓展Toldt间隙并与左上方间隙会师。外侧入路游离脾曲时见左膈结肠韧带及脾结肠韧带已幕帘化,使结肠脾曲游离难度降低。结论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可有效解决结肠脾曲游离困难的问题。

  • 标签: 腹腔镜 左半结肠 手术治疗 结肠脾曲 解剖
  • 简介:肝癌是全世界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腹腔镜外科是当代外科微创化理念发展的主要潮流与趋势。自1987年Mouret首次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镜外科技术逐步被应用于腹腔、盆腔器官手术。而曾被视为外科手术禁区的腹腔镜肝脏外科,成为最后被攻克的外科领域。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治疗方式 肝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外科微创化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拟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多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而且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有效安全。

  • 标签: 内镜 单孔腹腔镜技术 胃肠道肿瘤
  • 简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能够反映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情况,探索病变内部的微细结构变化,因而逐渐被应用到乳腺癌的临床与科研中。小视野成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这两种新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价与预测、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小视野成像
  • 简介:国际关节重建外科协会(ICJR)、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承办的第三届"ICJR暨华夏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基本理论与手术技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4月在北京召开。届时邀请美国麻省总院、梅奥诊所及北京地区多位知名关节外科领域专家授课。参加学习者可获得国家医学继续教育I类学分。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ICJR 梅奥诊所 医学继续教育 关节外科 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