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致盲率极高,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其禁忌用药,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是预防其致盲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有个别患者还未确诊时,常自点药物治疗,反而加重病情,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危害极大。应引起患者和医务人员重视。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激素 眼内容剜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70例原发性肝癌70例对照(其中20例肝硬化,20例良性肝血管瘤,30例健康者)的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结果原发性肝癌AFU,AFP,CA125,CA153.CA199指标与良性肝血管瘤、肝硬化、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肝癌的阳性检测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U AFP CA125 CA199 CA15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化疗术前血浆肿瘤标志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行胃癌术的患者,术前血浆肿瘤标志检测43例,视为研究组,术前未进行检测3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以及标志检测的具体报告及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中CA199、NSE、CEA、CA242等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针对性的检测指标有对比治疗依据。结论血浆肿瘤标志检测结果有利于术前评估病情和术后制定诊疗方案。

  • 标签: 胃癌化疗 血浆肿瘤标志物 检测结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传染性标志感染的情况,并为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4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传染性标志HBAG、HAV、HCV、HEV、HIV、TP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精神障碍患者HBSAg感染率最高达13.38%,HIV、TP、HCV都在1.2%以下,HAV、HEC检测出各一例。结论应对住院精神障碍者进行传染性标志检测,在治疗其精神疾病的同时对有传染性患者进行科学治疗防护,隔离好同住院患者和做好医护人员自我防护。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传染性标志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为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又因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可塑性好、便于加工等特点,现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现对聚乳酸及其复合的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五环三萜类化合是新型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本文着重综述了五环三萜类化合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乙肝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探讨乙肝病毒患者检测阳性率情况。结果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乙肝病毒患者的阳性检测率明显优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病毒患者的阳性检测率(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能够为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检测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病患应用不同植入实施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40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钢板组及髓内钉组,每组均为20例。对钢板组病患应用加压钢板固定方式治疗,对髓内钉组病患应用髓内钉固定方式治疗。结果髓内钉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钢板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病患应用髓内钉固定方式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加压钢板固定 髓内钉固定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10例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原位杂交92例表达HPVDNA阳性;免疫组化技术染色68例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检测到104例呈阳性反应。结论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免疫组化技术,两者联合使用更加有利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使检测阳性率提高。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尖锐湿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检验仪器设备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速度、检验方法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更高准确性、快速性的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理念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供商榷。一是统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以优化适应转型;二是明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以适应转型;三是要转变历史对医学检验技术作为“医-检”并求的局面,使其建立独立的学科思维以适应转型;四是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独立学科的考核内容以适应转型;五是尽快将医学检验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资格考试科目由“西医综合”变为“检验综合”,使他们实现公平竞争,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实在在的由“医学”向“理学”的转型。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学科建设 理学 转型
  • 简介:摘要在脑梗塞(CI)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无法仅仅通过体征和临床症状判断,将其与脑出血相互鉴别。随着近年来CT技术的逐渐发展完善,其在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CT技术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本文就对脑梗死患者的时间规律性、典型CT表现和临床表现等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CT技术 临床诊断 脑梗塞
  • 简介:摘要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医疗队伍的整体建设,必须建立一支科学性强、学科全、素质好、有特色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继续医学教育在该队伍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本文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进行回顾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发展继续医学教育陈述了建议,提出了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多方位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医院的内涵建设,带动医疗技术的整体发展。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医疗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膝部神经阻滞持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探讨下肢足踝部手术患者30例膝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部阻滞起效时间17~23min,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2~4小时。结论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底部疼痛及足背、小趾外侧缘皮肤异感,可作手术时的局部阻滞麻醉及术后之镇痛。

  • 标签: 下肢足踝部 手术治疗 膝部神经阻滞技术 腘窝入路阻滞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O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和ORIF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ORIF组,疗效优良率高于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R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与ORIF技术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但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患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决,效果较好,更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乳腺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4年9月份开始实施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2014年9月~2015年2月入选的对象为对照组,2015年3月~9月入选的对象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则实施多媒体应用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比两组的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品质分数(依从性+知晓率)。结果实验组的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品质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品质分数(依从性+知晓率)。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乳腺疾病 健康教育品质分数
  • 简介:摘要认知疗法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理论基础是通过认知引导使患者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医疗者的引导和药物的使用,改变患者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治疗好自己的心理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认知疗法的常用技术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认知疗法的适应症,说明认知疗法对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作用。

  • 标签: 认知疗法 抑郁症治疗 焦虑症治疗 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