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1回顾外放射治疗肝癌已经有50年历史.肝癌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手术定位局部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衍变.此外,放射免疫治疗、内放射治疗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运用于临床.

  • 标签: 肝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进展
  • 简介: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取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相同的生存率,对于局部控制来说,结果有冲突。全脑放疗较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手术)减少颅内新发病灶。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颅内治疗病灶外以及颅内总体复发率均增加,而且联合全脑放疗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对于1-3个脑转移瘤患者,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生存好于单纯全脑放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较全脑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并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KPS评分。对于单发脑转移灶,联合治疗有生存获益。但2个及2个以上的脑转移灶是否有生存优势,尚有争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KPS〈70分的患者联合治疗能改善生存。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和手术联合全脑放射治疗两组无生存差异。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立体定向外科 放射治疗 手术
  • 简介:近年来,伽玛刀、X刀、光子刀等新名词频频见诸报端,在给很多肿瘤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惑.很多病人的家属对这刀那刀存在种种认识误区.我们想借此短文,和他们进行粗浅的交流和沟通.

  • 标签: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疗 X刀 肿瘤患者 光子刀 病人
  • 简介:本文目的在于评价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对听神经瘤的治疗效果。我们用LeksellB型(γ-刀)治疗听神经瘤119例,并随访1~5年。扫描定位用1.5Tesla磁共振仪,剂量规划系统为γ-plan4.0版。肿瘤体积0.02~20.8cm~3,周边剂量9~17Gy,平均13.1Gy;中心剂量18~45Gy,平均32.3Gy;靶点数2~10个,平均4.2个。结果肿瘤体积缩小95例(79.8%),其中显效16例(13.4%),即体积缩小超过75%者,无变化14例(11.8%),增大10例(8.4%)。61例(51.3%)听力有保存,11例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听神经瘤 肿瘤体积 伽玛刀治疗 周边剂量 治疗效果
  • 简介:SRT是根据立体定向的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使照射高剂量区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靶区高度一致;在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从而提高治疗增益比,为治疗全身良、恶性肿瘤提供了可能。

  • 标签: 良恶性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1901年PrierreCurie成功地研制出放射性粒子,从而开始了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的时代。但由于当时释放出中高能γ射线,防护、质控、植入技术条件差,操作烦琐等因素,故临床应用发展非常缓慢。1979年开始报导125I进入临床治疗脑肿瘤。80年代,由于低能γ射线放射性核素研制成功,以及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CT、MRI等扫描技术的应用,这种组织间近距离粒子治疗,明显提高了脑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90年代,特别是1998年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解决了纳米焊接技术的难关,国产125I放射微粒开始问世。以及和MRI、CT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的完美结合,解决了放射性粒

  • 标签: 脑肿瘤 放射性粒子 组织间种植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局部控制率 扫描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胰腺癌先行动脉灌注化疗,2周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5~6Gy,共7~8次.结果有效率(CR+PR)为7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6.7%.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对胰腺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胰腺癌 预后 梗阻性黄疸
  • 简介: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v,SRT)与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伽玛射线大分割SRT加或不加WBRT对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瘤(1~4枚)患者66例,其中单纯SRT30例,SRT+WBRT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对各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区别:SRT组与WBRT+SRT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2.1与1313个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16)。Logrank分析显示卡氏评分(P=0.017)和颅外病变的控制情况(P=0.03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RT是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单纯SRT可取得与WBRT+SRT相似的生存期.

  • 标签: 脑转移瘤 肺癌 全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囊性颅咽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行CT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32岁。CT或MRI显示均为单个囊性病变。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16~56个月,26例囊腔明显缩小,4例囊腔缩小。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Ommaya管置入结合^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安全有效,本方法应作为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囊性颅咽管瘤 OMMAYA管 ^32P立体定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转移性肝瘤,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Gy时,90%的等剂量面包绕PTV;每次剂量8Gy时,70%~80%等剂量面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小于30Gy.给量2Gy/次,1次/日,5天/周.照射次数25~30次,总剂量为50Gy~60Gy.或者8Gy/次,3次/周,共3次.结果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用腹部CT进行评价,有效率(CR+PR)50%.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75%.放疗中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增加治疗并发症基础上,能明显提高肝转移性癌的局部控制率.我们认为晚期病人出现肝转移时,在其它部位病灶尚稳定的情况下可选择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 标签: 肝脏肿瘤 转移性肿瘤 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24h尿蛋白(Upro)水平和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724(CA724)、糖蛋白抗原153(CA15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鳞癌抗原(SCC)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Upro将232例CKD患者分为Upro〈1.5g/d组,Upro1.5-3.5g/d组和Upro〉3.5g/d组,比较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再根据Salb水平将上述患者分为Salb〈25g/L组、Salb25-35g/L组和Salb〉35g/L组;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A125、CA153、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蛋白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Upro呈正相关,而CEA、CA199、AFP、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99、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salb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血清水平均与Salb水平呈负相关,而CEA、AFP、CA153、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蛋白尿伴或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中,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的假阳性率增高。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大量蛋白尿 蛋白水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背景γδT细胞与免疫调节进程相关。然而,γδT细胞在胃癌病程中的特点目前尚无考据。本研究评价了胃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产生情况。方法研究入组了48例患者,另设置49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

  • 标签: ΓΔT细胞 胃癌患者 外周血 细胞水平 淋巴细胞亚群 健康受试者
  • 简介:垂体腺瘤治疗应包括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神经放射治疗、神经眼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强调垂体腺瘤集中化治疗。泌乳素腺瘤首选使用多巴胺激动剂药物,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的患者,不愿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手术治疗。生长激素腺瘤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肢端肥大症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多巴胺激动剂、生长抑素类似物和GH受体拮抗剂。手术是治疗无功能腺瘤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无功能腺瘤。一旦发现柯兴综合征或Nelson综合征是由于垂体ACTH腺瘤引起,需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通常作为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补充,有引起远期垂体功能低下的可能。

  • 标签: 垂体腺瘤 手术 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很难经手术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本研究探讨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化疗加立体定向适形放疗针对术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经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患者,于术后7-21天行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1次.每次2.5mg/kg,每个月1次,3次为1个疗程。同时术后第14-28天开始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约5~6周后结束。术后6个月再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至4年,肿瘤消失12例(34.2%),肿瘤明显缩小10例(28.5%),复发经2次手术而且行本方案治疗后肿瘤消失4例(11.4%),病情恶化4例(11.4%),死亡5例(14.2%)。结论: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化疗加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术后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颈动脉 化疗 立体定向适形 放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VEGF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47例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测定1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453.57±196.2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62±104.14)pg/mL,差异十分显著(P<0.叭);VEGF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密切相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的患者VEGF水平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趋势,对肺癌的临床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血清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诱捕受体3(De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例胃癌患者、18例外科急性感染患者、28例正常人血清DcR3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和外科急性感染患者(P〈0.01),外科急性感染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TNMⅢ、Ⅳ期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远处转移患者明显高于元远处转移患者(P〈0.05),但与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5)无关。结论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有关,为术前评估胃癌临床分期和判断淋巴结及周围脏器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DCR3 胃肿瘤 肿瘤分期 血清
  • 简介:目的检测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GnT-V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KN45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应用RT-PCR、Real-timePCR、Westemblot等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nT-V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水平。结果检测显示3株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MKN45)均表达CmT-VmRNA,其中BGC823、SGC7901呈高表达,MKN45则低表达GnT-V(P〈0.05)。各细胞相对正常对照组GnT-V的相对表达倍数分别为18.25,13.36,9.25。Westernblot结果显示3株胃癌细胞均不同程度的GnT-V蛋白表达,而正常对照组不表达GnT-V蛋白。结论胃癌细胞不同程度表达GnT-V,各细胞中以BGC823表达量最高,SGC7901表达量居中,MKN45呈低表达,提示GnT-V可能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GNT-V 胃癌细胞株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鼻咽癌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71例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及42例健康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x±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8.7±14.1)U/mlVS(59.1±3.6)U/ml,P〈0.01];肿瘤转移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局部复发组[(72.0±14.6)U/mlVS(64.7±12.6)U/m1,P〈0.05],尤其是骨转移癌患者;以64U/ml为临界值时,TSGF检测复发转移癌的敏感性为70.4%(50/71)、特异性为95.2%(40/42)。结论:血清TSGF水平对鼻咽癌的监测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是监测其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物质群 复发 转移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探讨SCCA在NSCLC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SCLC组)和108例NSCLC患者(NSCLC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不同临床分期NSCLC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阳性率,比较SCCA阳性、阴性NSCLC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3年生存率。结果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均高于SC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SCCA水平、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阳性患者的平均GPS为(1.62±0.37)分,明显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3.1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3.9%,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的SCCA水平高于SCLC患者,且NSCLC患者的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在鼻咽癌(NPC)中的意义.方法选取NPC患者60例为试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1(IL-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中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CD8+细胞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早期NPC患者的总缓解率高于晚期NPC患者(P﹤0.0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NPC患者肿瘤组织中IL-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NPC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鼻咽癌 CD3+ CD4+ CD8+ NK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