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经腹壁和阴道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施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60例,术后经腹壁和阴道引流各30例,针对两种引流方式的不同特点进行护理。结果在注意妥善固定,保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准确记录引流量,加强基础护理,及时对症处理等相关护理问题后,两种引流方式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方式,常常由医生根据术中情况而定,虽然两种引流方式各有千秋,护理方法各有侧重,但只要重视并有针对性地护理,两种方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可预防,保证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

  • 标签: 妇科肿瘤 引流方式 引流管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的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持续吸引,同时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促进康复。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愈合时间(从发现吻合口瘘采用经鼻-瘘口引流外接特定负压治疗开始至经造影证实瘘口愈合的时间)为(18.26±8.38)d,与之前单纯经鼻-瘘口引流治疗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38.46±23.4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NPWT通过改变引流路径实现通畅引流,引流的抽吸作用使瘘腔处于负压状态,护理工作中要保持各个管道的妥善固定,保证鼻-瘘口引流管的负压引流的有效性以及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NPWT使瘘口的愈合时间缩短。

  • 标签: 食管肿瘤 引流术 吻合口瘘 负压伤口疗法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缝合背阔肌前缘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标准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术中于改良根治术完成后缝合背阔肌前缘。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出院前1天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缝合背阔肌前缘可减少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管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 引流量
  • 简介:目的总结25例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将鼻胃管经瘘口置入能充分吸去脓液的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引流;DSA下置鼻肠管用于鼻饲营养液;胸腔引流管按常规方法放置.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经瘘口内引流管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4例痊愈出院.结论采用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与传统的三管治疗相比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食管癌术后护理 吻合口瘘 传统胸腔引流 经鼻-瘘口胸腔引流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技术对脊柱哑铃型肿瘤术后脑脊液漏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了解该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科采用早期腰大池引流技术治疗的77例脊柱哑铃型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16-74岁,平均48.6岁;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引入腰大池引流技术前的71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12-77岁,平均46.7岁。收集两组患者创口感染、创口不愈合、创区波动性隆起、迟发性创口开裂、持续性头痛、术后短暂性发热、顽固性发热的发生情况及腰大池引流前后创口引流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77例中,术后创口感染6例,创口不愈合14例,创区术后出现波动性隆起13例,迟发创口开裂6例,持续性头痛不适37例,短暂性发热40例,顽固性发热9例;治疗组71例中,术后创口感染1例,创口不愈合2例,创区波动性隆起2例,迟发性创口开裂1例,持续性头痛4例,短暂性发热13例,顽固性发热1例。对照组拔管前引流量(238±65)ml,创口引流管拔管天数(14.2±2.3)天;治疗组腰大池置管术前创口引流量(296±80)ml,腰大池引流后第2天引流量(103±31)ml,拔管前引流量(48±15)ml,创口引流管拔除天数(8.9±1.8)天。治疗组创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拔管前创口引流量、拔管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引流技术对于脊柱哑铃型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及相关并发症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脑脊液漏相关发热、脑脊液皮下囊肿等不利情况发生。

  • 标签: 脊柱 骨肿瘤 外科手术 引流术 硬膜下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癌灶区段的淋巴引流途径分型,了解各型淋巴结转移差异。为研究各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开封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cT1-4N0-1M0手术的患者,术前对肿瘤所在区段的瘤周腺体注射亚甲蓝,进行淋巴染色示踪,术中见淋巴结或淋巴管染色显示淋巴途径者450例,根据被染色的淋巴管走向和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所在区域,进行乳腺癌区段淋巴引流途径分型(lymphaticdrainagepathwaytype,LDPT),分为腋下(axillary,A)型、内乳(internalmammary,IM)型、腋下-内乳(axillary-internalmammary,A-IM)型、锁骨上下(supraclavicular-subciavian,S)型、胸肌间(interpectoral,I)型、上腹(epigastriumtype,E)型和其它;其中A型、A-IM型、IM型较为常见,在这三型中选取140例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均行经肋间隙入路的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mammarylymphnodes,IMLN)探查、腋下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s,ALN)探查或清扫、保乳或全乳切除,观察比较这三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LDPT共450例:IM型25例占5.6%、A-IM型75例占16.7%、A型345例占76.7%、S型2例占0.4%、I型2例占0.4%、E型1例占0.2%、其它0例;其中A型、A-IM型、IM型共占98.9%,对比发现:A型、A-IM型、IM型这三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型、A-IM型分别与IM型比较,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IMLN和ALN均转移的概率A-IM型约是A型的5倍,单纯IMLN转移的概率A-IM型约是A型的26倍。结论:不同淋巴分型的乳腺癌淋巴转移规律不同,适合的诊治方法也可能不同,分型研究,具有临床意义;IM型乳腺癌淋巴转移与其他型不同,有其特有的规律,具有与A型同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引流途径 淋巴流域 淋巴分型
  • 简介:目的通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引流区域的临床研究验证乳腺癌SLN不仅仅是引流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SLN,而可能是引流整个乳腺器官的SLN。方法选取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指征而不同意行SLNB替代腋清扫术的103例乳腺癌患者进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以^99mTc-硫胶体(^99mTc—SC)注射于乳腺肿瘤表面皮下,染料示踪剂分别注射于乳晕区皮下(73例)或肿瘤对角线部位皮下(30例)。SLNB后施行腋清扫术。结果核素染料联合法、核素法与染料法SLNB成功率分别为100%、97.1%和95.1%(P=0.286),SLNB的假阴性率分别为7.9%、8.1%和8.1%(P=0.999)。同时获得染料与核素法SLN定位的95例患者,至少有1个SLN被2种方法同时定位,不同部位注射不同示踪剂SLN定位的符合率为100%,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695,P〈0.01)。结论肿瘤表面、乳晕区、对侧象限的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不同的示踪剂可以引流到同一SLN;支持乳腺癌SLN不仅是乳腺肿瘤的SLN,而且是整个乳腺器官的SLN;乳腺癌SLN的新理念有助于临床实践中示踪剂注射部位的个体化和SLNB适应证的扩大。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引流区域
  • 简介:我是一个肺癌术后的患者,很多人说应该吃点中药,您看我需要吃中药吗?

  • 标签: 中药 肺癌 术后康复 化疗
  • 简介:外科引流在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腹腔感染、消化道漏或重症胰腺炎等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是否放置引流管在胃肠道手术的ERAS临床实践中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就外科引流的定义及其分类、引流的目的尧适应症、引流物的选择、在ERAS理念下胃肠道手术常见放置引流管(包括鼻胃管、尿管尧腹腔或盆腔引流管、肛管引流管)的争议与对策等相关问题做一深入探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外科手术曰外科引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研究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对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行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定义术后3日内肛门自主排气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组,余为非早期肠功能恢复组。采用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逐步法)研究影响胃癌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按灌肠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及未灌肠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0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影响因素,结果证实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比较三组不同灌肠情况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及未灌肠组患者术后自主排气时间分别为(3.61±0.83)d、(4.09±1.12)d、(4.58±0.91)d,P〈0.05,术后自主排便时间分别为(4.11±1.85)d、(4.96±1.52)d、(5.74±1.50)d,P〈0.05。而对三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体并发症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因素为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灌肠。灌肠有助于胃癌患者术后排气排便,但是否早期灌肠对肠道功恢复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胃癌术后 肠功能恢复 影响因素 灌肠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持续闭式引流配合沙培林注入,治疗癌性胸水的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B超定位后行胸腔持续闭式引流48~72小时至胸水尽,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予沙培林5KE+生理盐水20ml注入胸腔.四周后复查评价疗效.结果全组48例,总有效率95.8%,基本达到一次性治愈.其中CR39例(81.3%),PR7例(14.6%),SD2例(4.2%),无PD.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胸闷及恶心.结论持续闭式引流配合沙培林注入是治疗癌性胸水的有效方法,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持续闭式引流 配合 沙培林 治疗 癌性胸水 临床观察
  • 简介:术后胃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胃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胃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一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胃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药物等等。术后胃瘫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针对性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内毒素及支架治疗、胃电起搏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腔镜下幽门成形术可用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胃瘫。而以经口内镜下胃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peroralendoscopicpyloromyotomy.G-POEM)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难治性胃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

  • 标签: 术后胃瘫 功能性解剖 药物治疗 内毒素 胃电起搏 G-POEM
  • 简介: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表浅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因膀胱癌有多灶性、种植性等特点,故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最常用的膀胱灌注治疗及术后随访.

  • 标签: 手术后 膀胱癌 治疗
  • 简介:问我是一名结肠癌患者,术后长期腹泻,用了许多西药效果都不好,可用中药调理吗?

  • 标签: 术后腹泻 中药调理 癌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并评价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白细胞介素-Ⅱ(IL-2)+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B超定位后予留置自制细导管,充分引流后向胸腔内注入300万UIL-2及40mgDDP,每周1次,共4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改良细导管充分引流联合IL-2+DDP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少,且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细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白细胞介素-Ⅱ 顺铂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总结复发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46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有无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组(33例)和复发组(13例)。结果:肝癌肝移植术后随访2年,未复发组与复发组的原发肿瘤直径分别为(8.7±2.3)cm和(9.2±2.5)cm(P〈0.05);未复发组与复发组有门静脉癌栓等血管侵犯分别为12.1%和69.2%(P=0.001)。复发组经积极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和16%。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总体预后差,治疗棘手,因此,重点为预防,并尽可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癌 复发 治疗
  • 简介:如果您患了肺癌,又做了手术,术后的饮食调养当然非常要紧.但不是所有人用同-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满意效果.病虽在肺,人各有别,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调养才是关键.本文根据肺癌术后经常出现的几种不同症状,按气血亏虚型、中阳不振型、肝肾亏损型分别提供不同的食疗方,供参考.

  • 标签: 肺癌 术后 饮食调养 气血亏虚型 食疗 中阳不振型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质管理循环即Plan-Do-Check-Action(PDCA)的方法,对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25.5%降低至改善后的7.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科室内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腹腔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