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吉奥胶囊(S-1)是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拉西钾的复方制剂。该药物不仅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疗效卓著,而且对于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不同病理类型也颇为有效。S-1用于治疗NSCLC时有多种剂量用法,主要不良反应为厌食和腹泻,但均可控。S-1单药用于晚期NSCLC的多线姑息化疗时具有一定疗效,并且耐受性好。S-1联合卡铂方案用于NSCLC一线治疗不劣于NCCN指南推荐的其他含铂双药方案。还有一些小样本的临床研究将S-1用于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以及扭转靶向治疗耐药等方面。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替吉奥
  • 简介:目的: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口服伊马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脊索瘤患者63例,其中失访病例24例,我们长期追踪到的39例为可评价患者。患者在接受伊马尼治疗前通过病理组化检测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均口服伊马尼的剂量为每天400mg,每3个月进行1次CT或MRI检查肿瘤生长情况,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伊马尼治疗疗效的差别,并以SPSS13.0作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免疫组化提示高表达PDGFRβ患者为25例,占64.1%,14例低表达患者,占35.9%;在39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CR)病例为0例(0%),部分缓解(PR)病例为3例(8%),病情稳定(SD)患者为27例(69%),疾病进展(PD)病例为9例(23%);临床获益率为76.9%(CR%+PR%+SD%);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2个月。PDGFRβ高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为22例(临床获益率88%),低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8例(临床获益率57.1%);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82。结论本研究提示伊马尼在治疗晚期脊索瘤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获益率较好,同时在PDGFRβ高表达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 标签: 脊索瘤 伊马替尼 治疗结果 方案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奥(S-1)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n=61)和B组(n=59),两组均接受口服S-1治疗。根据体表面积(BSA)制定方案:BSA〈1.25m2,80mg/d;1.25~1.5m2,100mg/d;〉1.5m2,120mg/d;d1~d14,3周为1周期。仅A组在S-1基础上联合HIFU。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0版评价近期疗效并计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NCICTCAE3.0标准评价毒副反应,记录疼痛缓解率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全组均可评价近期疗效。A组获CR3例、PR15例、SD28例和PD15例,RR和DCR分别为29.5%和75.4%;B组获CR1例、PR5例、SD15例和PD38例,RR和DCR分别为10.2%和35.6%;A组的RR和DCR均高于B组(P〈0.05)。A组的中位生存期(OS)为11.2个月,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0.0%和40.0%,均优于A组的7.9个月、7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7.4%(35/61),高于B组的20.3%(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3~4级毒副反应,1~2级毒副反应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腹泻、手足综合征及神经毒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S-1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且患者可耐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胰腺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替吉奥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哌啶片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癌痛镇痛中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4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盐酸哌啶片,观察2周,对比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羟考酮组患者疼痛缓解20例,有效率90.91%。哌啶组患者疼痛缓解16例,有效率76.19%。两组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比显示,盐酸哌啶片的成瘾性强(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治疗癌痛时镇痛效果优于盐酸哌啶片,患者生活质量较好。

  • 标签: 疼痛 恶性肿瘤 羟考酮 哌替啶
  • 简介:目的:探讨伊立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临床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72例,均为经一线EP方案化疗后肿瘤进展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给予伊立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IP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二线治疗(TP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IP组和T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2.8%(19/36)和44.4%(16/3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1%(31/36)和80.6%(29/36),分别比较两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TP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6.1%、27.8%和27.8%、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9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SCLC的疗效相当,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近似。

  • 标签: 肺肿瘤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药物遗传基因组学是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伊立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成分SN38后主要经UGT1A1解毒成SN38G排出体外。UGT1A1发生*28或*6突变后功能下降,需减少伊立康剂量以避免毒副反应。

  • 标签: UGT1A1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50.0%(15/3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化疗 BSD2000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质管理循环即Plan-Do-Check-Action(PDCA)的方法,对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25.5%降低至改善后的7.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计划性拔管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科室内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腹腔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高级别胶质瘤(又称恶性胶质瘤)包括WHO分级为Ⅲ、Ⅳ级的肿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新诊断的Ⅲ和Ⅳ级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24个月和8~15个月。采用目前标准的莫唑胺(TMZ)同步化疗及辅助化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10%。前期研究显示,干扰素α(IFN-α)可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MGMT和NF-kB的表达增加TMZ的化疗敏感性.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标准方案 干扰素Α 诊断 多中心
  • 简介:目的:观察负载抗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活化TCR基因转染记忆性T细胞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耐药性晚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1例EGFR-TKI耐药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联合治疗组21例,化疗前两天抽取患者外周血液进行DC活化T细胞增殖,化疗后14d静脉回输该细胞,以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每3周重复1次。化疗组20例,以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每3周重复1次。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液中CD3+、CD4+、CD8+、CD4+/CD8+、CD95+和CD122+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30.00%(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19%和60.00%(P〈0.05)。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联合治疗组为7.1个月,明显高于化疗组的3.7个月(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为85.71%,高于化疗组45.0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疲乏的发生率分别为46.6%、52.4%和23.8%,明显低于化疗组的75.0%、90.0%和65.0%(P〈0.05)。结论负载抗原DC活化TCR基因转染记忆性T细胞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EGFR-TKI耐药性晚期NSCLC的疗效较好,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减低化疗毒副反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 培美曲塞 顺铂 树突状细胞 TCR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