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IL-18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许多研究提示其与肿瘤转移有关。部分研究认为其能抑制肿瘤的转移,也有研究提示其能促进肿瘤的转移。因此,IL-18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

  • 标签: IL-18 肿瘤转移 细胞因子 抑制肿瘤 提示 新发现
  • 简介:咽旁间隙肿瘤临床上较少见,多为良性肿瘤。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邻近组织的复杂性,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85年~1995年共收治其患者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咽旁间隙肿瘤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 简介:张工的儿子在一家医院的辅助科室工作.受儿子工作的影响,她对医学知识较为关注.这不,一个人在家的她正一边看着电视中徐光炜教授的科普讲解,一边同步进行着乳腺自检.她非常仔细,对讲解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进行到乳头视诊时,她发现自己左侧的乳头有轻度的内陷.按电视上所讲,这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于是她让儿子带她到肿瘤医院检查,最后发现了一个直径只有0.6cm、无法摸到的早期癌.

  • 标签: 诊断 乳腺癌 乳头内陷 溢液湿疹
  • 简介: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对1984-2002年收治的1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家族史者9例,癌变8例。手术方式:全结肠直肠切除8例,其中回肠造口2例,回肠储袋肛管吻合6例;结肠次全切除6例,其中回肠直肠吻合5例,升结肠肛管吻合1例;结肠部分切除2例;Miles术1例,结肠会阴造口1例。结论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根据息肉的分布特点和有无癌变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首选结直肠全切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 标签: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回肠直肠吻合术
  • 简介: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的护理。加强术前心理、瘤体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恶性畸胎瘤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 标签: 儿童 骶尾部 恶性畸胎瘤 护理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底脑膜瘤血供丰富,位置深,周围重要结构较多,常难以完全切除,本文介绍18例颅底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用相应恰当的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神经、静脉窦及脑干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全切肿瘤16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辅以放疗。治愈16例,占88.89%,术前脑疝术后肢体偏瘫未恢复1例,1例术后18天因气管粘膜脱落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5.56%。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底脑膜瘸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暴露充分,严密止血,正确处理肿瘤与重要组织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底脑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显微手术技巧 气管插管全麻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肝脏少见肿瘤或肿瘤样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例肝脏少见肿瘤或肿瘤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过程。结果18例患者中,纤维瘤2例,腺瘤3例,局灶结节性增生4例,癌肉瘤2例,错构瘤2例,梭形细胞瘤1例,原发性肝恶性间质瘤1例,肝结核1例,炎性假瘤2例。8例影像学诊断出现误诊,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50%。1例炎性假瘤术前CA19-9为246.4kU/L,其他病例肿瘤标志物均正常。除1例肝结核因术中见胃小弯多发肿大淋巴结和膈肌硬结未行肝脏肿块切除及1例腺瘤患者行射频消融外,其他病例均行肝脏病灶完整切除(包括局部切除、肝叶肝段切除)。结论肝脏少见肿瘤或肿瘤样变术前难以确诊,检查误诊率较高,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 标签: 肝少见肿瘤 肿瘤样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014公济骨科论坛将于2014年5月23~25日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由蔡郑东、王秋根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将聚焦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外科及骨科护理的热点问题与新技术进行重点研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相关内容作精彩报告。

  • 标签: 《中华骨科杂志》 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 创伤中心 创伤骨科
  • 简介:目的介绍开展1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微创手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18例患有不同胸部疾病的患者,均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微创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创伤明显减轻,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微创胸外科理念指导下,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微创手术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微创伤 胸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8F—FDGPET/CT图像,包括:WHOⅡ级9例、WHOⅢ9例、WHOⅣ5例。测量并计算出标准摄取值(SUV),病变白质比(L/W)和病变灰质比(L/C),分别以3个参数为指标分析其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差异。结果:以L/W为参数在各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而以SUV、L/C为参数在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18F-FDGPET/CT显像适用于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L/W是3个参数中最佳的半定量参数。

  • 标签: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脑胶质瘤
  • 简介:EurJNuclMedMolImaging.2008Jun10.PURPOSE:ThepurposeofthisprospectivestudywastoclarifytheindividualandcombinedroleofL:-methyl-(11)C-methionine-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MET-PET)and3'-deoxy-3'-[(18)F]fluorothymidine(FLT)-PETintumordetection,noninvasivegrad-ing,andassessmentofthecellularproliferationrateinnewlydiagnosedhistologicallyverifiedgliomasofdifferentgrades.MATERI-

  • 标签: 蛋氨酸 神经胶质瘤 患者 诊断方法
  • 简介:^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是集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于一体的新型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诊断和分期,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18F-FDGPET/CT在鼻咽癌靶区勾画、确定生物靶区、疗效评估及随访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鼻咽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计算机体层摄影 放射治疗 靶区勾画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18F-FDG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87例,将PE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探究18F-FDG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所有18F-FDG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的病例中,18F-FDGPET/CT显像诊断为胰腺癌76例,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胰腺癌72例,胰腺滤泡型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胰腺局限性炎症2例,胰岛素瘤1例:18F-FDGPET/CT诊断为良性肿瘤11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胰岛素瘤5例,实质性假乳头状瘤2例,囊腺瘤2例,胰腺粘液腺癌2例.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3.10%,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69.23%.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优于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诊断 18F-FDG PET/CT
  • 简介: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部、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4Spinendos国际经皮脊柱内镜学术研讨会”,定于2014年5月9~11日在北京举行。侯树勋教授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席,诚挚地邀请各位同仁前来参加本次研讨会。

  • 标签: 脊柱外科学 学术研讨会 内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际 中国康复医学会
  • 简介:目的:评价^18F—FDGPET/CT探查腹膜转移瘤的价值。方法:39例有腹部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史患者行PET/CT首次和延迟扫描,在PET/CT图像上记录病灶大小、分布,结果与常规CT比较。测量62个病灶和对照组32例腹部无病变患者的肠管SUVmax。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随访作出最后诊断。结果:最终确认39例中31例腹膜转移瘤,病灶均为结节状或沿腹膜条片状分布,多位于肝脏周围和盆腔腹膜,其他部位腹膜少见。PET/CT漏诊的4个病灶主要位于肝脏周围,1例因化疗不久病灶FDG低摄取而漏诊,因此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1%。CT仅检出12例转移瘤。转移瘤SU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管SUVmax(P=0.0000)。结论:^18F—FDGPET/CT能够较CT更早、更多地检出腹膜转移瘤,病灶体积小、位于基础摄取较高的肝脏周围是漏诊主要原因,而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和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利于诊断。

  • 标签: 腹膜转移瘤 诊断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 简介:Objective:TolookforthefurtherevidenceforHPVL1HPV16E6,HPV18E6andEBVascarcinogenicfactorsinlaryngealcarcinoma.Method:weexaminedrepresentativenumbersofspecimensfromlaryngealcancerwithhighlysensitivePCRtechniqueforthepresenceofHPVL1andhigh-risktypesHPV16E6,HPV18E6andEBVLMP1.Results:UsingPCRdetection,7.3%sampleswereHPVL1positive,52.03%wereHPV16E6positive,30.89%wereHPV18E6positiveand9.13%wereEBVLMP1positive.ThelowincidenceofHPVL1andhighincidenceofHPV-16E6andHPV18E6genessuggestthatHPVmightbeintegratedintotumorcells.OurresultssupportaroleofHPV-16andHPV-18infectioninthepathogenesisoflaryngealcarcinomainChina.Conclusion:IntegrationofE6intohostgenomeandstableexpressionofthesegenesmaybeassociatedwiththecarcinogenesisoflaryngealcarcinoma.HPV-16andHPV-18maysynergisticallyfunctiononthepathogenesisoflaryngealcarcinoma.Ourresultssuggestanassociationoflaryngealcarcinogenesisandinfectionwiththehigh-riskHPVtypes16,HPV18andEBV.

  • 标签: 爱泼斯坦病毒 喉癌 EBV 病毒感染 HPV-16 HPV-18
  • 简介:在平时工作中,经常有媒体记者或者是临床、科研方面的专家跟我们咨询、索要癌症发病相关数据,当我们告诉他们目前最新的数据是2012年甚或更早的数据时,大家都疑惑不解,接下来便会问道,这都2014年年底了,怎么最新的数据才是2012年的?

  • 标签: 发病数 癌症 媒体记者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45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和/或随访结果,探讨18F-FDG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5例皮肌炎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3.33%(15/45),平均年龄为58.33岁,男∶女为2.1∶1。18F-FDGPET/CT发现恶性肿瘤的灵敏度、误诊率、特异度、漏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13.33%、86.67%、0、91.11%、78.95%、100%。肌肉/皮肤18F-FDG弥漫性代谢异常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6.84%(7/19),肌肉/皮肤18F-FDG局部异常代谢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28.57%(2/7),肌肉/皮肤18F-FDG代谢无异常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1.58%(6/19)。三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5%(3/20),无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48%(12/25)。两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是否伴有肌肉/皮肤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发生率无关,对年龄较大且无间质性肺病的男性皮肌炎患者,18F-FDGPET/CT对于肿瘤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皮肌炎 肿瘤筛查 18F-FDG 间质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