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病案摘要因左上腹部酸胀不适10月余入院.1个月前在外院做B超时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块,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转来我院.近来体重下降较明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平卧位左上腹略隆起,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可及一圆形肿物之下半部分,边缘光整,质中偏硬,无明显触痛,肿块似可推动,随呼吸运动同步不明显,与脾脏关系不大,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实不均质肿块,直径约16cm,与脾、胃、左肾及胰尾相邻,不能定性;CT扫描提示左上腹后腹膜肿块,与胰腺关系密切,肉瘤可能大;上消化道钡餐及钡剂灌肠肠道外压迫性病变,其余基本正常.

  • 标签: 网膜囊 细胞性神经鞘瘤 误诊 肿瘤 手术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孤立粒细胞肉瘤较罕见,本文旨在探讨了解孤立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例孤立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左额叶肿瘤术前误诊为脑膜瘤。行手术全切除,肿瘤累及硬脑膜及临近额眶骨,术后免疫组化确诊粒细胞肉瘤。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术后配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外周血象无异常。结论:孤立粒细胞肉瘤临床罕见,易误诊为脑膜瘤或恶性淋巴瘤。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对局部浸润可配合放疗,而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者不宜常规化疗,宜长期随访并监测血象,注意出现髓系白血病的可能。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颅内 诊断 治疗
  • 简介: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曾以华美的语言颂扬秩序:"诸天的星辰,在运行的时候,谁都恪守着自身的等级和地位,遵循着各自不变的轨道,依照着一定的范围、季候和方式,履行它们经常的职责;所以灿烂的太阳才能高拱出天,炯察寰宇,纠正星辰的过失,揭恶扬善,发挥它的无上威权.可是众星如果出了常轨,陷入了混乱的状态,那么多少灾祸、变异、风暴、惊骇、恐怖,将要震撼、摧裂、破坏、毁灭这宇宙间的和谐!"

  • 标签: 凋亡 恶性肿瘤 纠正 恐怖 变异 状态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脊索瘤好发于颅底,侵袭范围广泛,手术全切除困难,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颅脊索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自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4例颅脊索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例发病年龄为5~67岁,平均37.5岁。男女比例约为1.6:1。头痛、复视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64例患者共接受69次手术,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9例。结论:目前颅脊索瘤手术全切率仍低,预后差,宜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解剖位置和侵袭的方向而定。

  • 标签: 脑肿瘤 脊索瘤 外科手术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62岁,因右眼前突伴右眼上睑红肿3年入院.专科情况:右眼视力4.5,右眼眼睑红肿,皮温高,表面无破溃,上抬困难,眶内侧可触及大小约3mm×12mm肿块,表面粗糙,质硬,触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后界扪不清.眼位及眼球运动:原位注视,右眼上斜约10度,外斜约8度;各向运动均受限.眼距:109mm;眼球突出度:右眼18mm,左眼13mm.右眼B超示:右眼球后下占位.

  • 标签: 眼眶内 纤维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严重上消化道梗阻的Ⅳ期食管癌伴梗阻患者的镜介入治疗方法的抑制肿瘤的疗效、解除梗阻的时间、合并症及生存期。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105例均行扩张术,扩张后,部分行局部化疗,部分行支架置入,进行观察。结果局部化疗后47%达PR,支架置入后生存期明显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可达1年以上。结论镜下扩张后的局部化疗可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支架治疗则可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Ⅳ期食管癌 内镜治疗 支架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肿瘤的放射治疗大多是手术后的辅助治疗,高能质子束有尾部剂量快速降落现象,其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均优于光子,颅肿瘤是质子放射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特别是对部分颅底肿瘤的疗效优于开颅手术,而无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本文通过观察质子放射治疗颅肿瘤的近期疗效,总结和探讨质子放射治疗颅肿瘤的剂量、分割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各类脑瘤66例,其中胶质瘤46例,脑膜瘤5例,脊索瘤8例,其他良恶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总剂量为54~70CGE,单次剂量1.8~3CGE;良性肿瘤总剂量为45~72CGE,单次剂量1.8~5CGE。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组。观察时间胶质瘤为9.8个月(1~20个月),良性肿瘤10.5个月(3~22个月)。结果:质子放射治疗66例的总有效率90.9%。胶质瘤显效13例,占27.1%,有效29例,占60.4%,其他恶性肿瘤1例显效,1例死亡。48例恶性肿瘤总有效率89.6%。良性肿瘤显效5例,占27.8%,有效12例,占66.7%,18例良性肿瘤总有效率94.4%。结论:质子因其优越的物理特性,适用于所有需放射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对放疗后复...

  • 标签: 质子 放射治疗 颅内肿瘤
  • 简介:我科自1994年5月~1996年11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66例,随机采用高聚金葡素(HAS)、天地欣(LNT)、免疫核糖核酸(IRNA)和白介素-2(IL-2)4种药联合或单药胸腔注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生物制剂 胸腔内注射 治疗 恶性胸水 疗效观察
  • 简介:背景与目的:微创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计算机神经导航系统使手术更精确。本文探讨了神经导航在颅病变微创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7例颅病灶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MRI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全切2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 标签: 神经导航 微创显微手术 颅内病变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动脉温热化疗并容式射频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科收治晚期胰腺癌11例,男8例,女3例。胰头癌8例,胰体尾癌3例,其中腺癌10例,囊腺癌1例。所有病人经Seldinger技术将导管选择插至腹腔干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对胰体尾癌将导管插入脾动脉,留置并固定导管。将化疗药加热至43℃,进行动脉内热化疗,同时外施加容式射频热疗(预置温度43℃),共维持60min。间隔1—2mo重复治疗。介入治疗1—2mo,复查肿瘤标志物上腹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同时评价病人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benefitresponse,CBR)。结果本组胰腺癌患者共接受21个疗程的介入热化疗技术并容式射频热疗,其中1个疗程3例,2疗程6例,3个疗程2例,平均1.9个疗程。近期有效率54.5%,无1例肿瘤进展。3mo后,血肿瘤标志物CA199,CEA,以及胰腺癌相关抗原CA242检测均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受益率81.8%。结论介入热化疗同时并以深部透热治疗不能手术根治的中晚期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

  • 标签: 动脉 温热化疗 射频热疗 治疗 胰腺癌 肿瘤
  • 简介:背景和目的:颅眶区解剖复杂,有许多孔隙、开口与颅、眶相通。由于肿瘤邻近重要的颅神经和血管,手术切除和重建颅底往往困难。本文探讨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的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额经眶上缘入路和经眶上一翼点入路进行。结果:全切除肿瘤14例,次全切除2例。手术后患眼失明1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肿瘤时,根据肿瘤所在眶的位置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合理的手术方式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颅眶沟通性肿瘤 球后眶内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食管癌腔近距离放疗(ILBT)是将放射源放在食管腔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作为表浅食管癌或复发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局限性中晚期食管癌外照射后追加剂量照射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对病变长度小于5cm或肿瘤局限于肌层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只要降低单次剂量、控制总剂量,腔近距离放疗的早期反应可以耐受,后期并发症也可得到控制.外照射结合ILBT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早期反应中等,患者可以耐受,但增加了后期重度并发症.应避免化疗和ILBT同时进行.过高的照射剂量不一定能提高局限期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反而明显地增加了放射损伤,最好的办法是术前进行一定剂量和疗程的放疗和化疗,如果外照射40~50Gy后食管病灶消退或基本消退的患者可考虑继续外照射或ILBT,而食管病灶消退不明显的患者,则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然而,此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法有待临床试验的验证.总之,大多数情况下,ILBT不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可以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疗法 腔内近距离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波导向射频毁损联合瘤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方法:应用彩超引导下对1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毁损联合瘤无水酒精治疗和对103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治疗.比较观察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治疗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治疗组术后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分别为96.1%和67.9%;3个月复查彩超肿瘤缩小25%以上者分别为89.2%和81.5%.结论:射频毁损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同时,彩超为实时观察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联合 彩超引导 原发性肝癌 射频毁损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射频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不典型的鞍区病变易于误诊,特别是鞍动脉瘤,误诊后的处理往往十分被动。本文结合我们误诊的两例鞍动脉瘤,探讨鞍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后的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们误诊的两例鞍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例患者术前误诊为鞍区骨源性病变,1例误诊为垂体瘤,均存经蝶手术过程中发生汹涌出血,术后脑血管造影提示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垂体功能低下及高泌乳素血症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上的异常流空信号为其特征的影像改变。结论:非典型的鞍动脉瘤诊断困难;当磁共振为非典型的鞍区病变表现,且有垂体功能低下和(或)视力下降时,或磁共振显示有异常的流空信号,应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 标签: 鞍内动脉瘤 诊断 误诊
  • 简介:对胼胝体区、矢状窦旁及镰旁、嗅沟、向两额叶生长的大脑镰肿瘤,以非跨中线骨瓣行手术切除是比较困难的。为了顺利全切肿瘤,预防和有效控制矢状窦的出血、我们应用跨中线骨瓣切除上述肿瘤,回顾并总结该术式的优点和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以来我科收治的11例幕上肿瘤,均以跨中线骨瓣手术切除。对嗅沟和胼胝体区肿瘤、向两额叶生长的大脑镰肿瘤取冠状切口,作跨中线骨瓣或以肿瘤主侧为主的跨中线骨瓣。对中、后矢状窦旁和镰旁肿瘤取蒂位于肿瘤、过中线的马蹄形皮瓣,以肿瘤为主的跨中线骨瓣结果:本组病人均有良好的术野显露,均获肿瘤全切,无术中大出血发生,止血效果良好。11例中临床治愈8例,好转3例。结论:对矢状窦旁、胼胝体区、大脑镰旁、嗅沟、向两侧额叶生长的大脑镰肿瘤,采用跨中线骨瓣,有利于术野的显露,能够达到肿瘤全切除,对术中止血、防止大出血都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跨中线骨瓣 颅内肿瘤 切除术
  • 简介:我院从1996年1月起采用纤支镜插管行支气管腔高剂量率后装配合外照射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25岁~65岁、中位年龄53岁;均为中央型肺癌,经组织学证实鳞癌29例,腺癌1例;患者均有呼吸困难;19例有肺不张,15例有阻塞性肺炎;肿瘤位于主支气管6例,段支气管24例;初治者16例(Ⅲ_A期8例,Ⅲ_B期7例,Ⅳ期1例),术后复发者8例,放疗后复发6例;均已失去手术时机,但无纤支镜检查禁忌证.

  • 标签: 腔内照射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资料 并发症 手术
  • 简介:原发性黑色素瘤罕见,其预后极差,罕见有长期存活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经综合治疗获得长期存活的桥小脑角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男性.起病初始年龄47岁,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磁共振显示有侧桥小脑角肿瘤。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处病灶色黑,次全切除肿瘤。病理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颅外未见原发病灶。术后行四个疗程化疗。3个月后MRI示肿瘤复发,行第二次手术并全切肿瘤。术后予肿瘤疫苗、干扰素、白介素和榄香烯等辅助治疗。进行了5年的影像学追踪,KPS100分,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 标签: 脑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桥脑小脑角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