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脱落细胞病理学的诊断水平。方法从标本采集、细胞浓集、涂片以及改良染色等方法应用于临床,找出影响脱落细胞病理学正确诊断的各种因素。结果使脱落细胞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高达98.6%,创最好水平。结论脱落细胞病理学是癌症早期诊断良好方法。

  • 标签: 重新评价 浆膜腔积液 脱落细胞学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褪黑素(MLT)褪黑素受体(MR)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取甲状腺肿瘤(腺瘤及腺癌)组织及腺瘤旁1cm正常组织匀浆及自身外周血,用ELISA方法检测MLT浓度改变,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MR蛋白改变,RT-PER半定量分析MR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ELISA方法显示,甲状腺肿瘤组织匀浆上清MLT浓度较自身外周血明显增高;甲状腺腺癌组高于腺瘤组和瘤旁组织组;甲状腺腺瘤组高于瘤旁组织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外周血MLT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成人甲状腺腺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T2亚型蛋白均呈棕褐色强阳性染色(+++),较腺瘤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强度明显增加;mt1受体蛋白亚型表达无差异。RT—PCR结果显示,人甲状腺腺瘤、腺癌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有mt1、MT2受体表达,甲状腺腺瘤组mt1、MT2受体亚型表达量正常甲状腺组织无差异,甲状腺腺癌组MT:受体亚型表达量较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增加,mt1受体亚型表达量无差异。结论:成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LT浓聚,存在mt1、MT2受体亚型,其中腺癌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MT2呈高表达。提示MLT甲状腺肿瘤有一定关联,可能主要通过MT2受体发挥抗甲状腺腺癌作用。

  • 标签: 褪黑素 褪黑素受体 甲状腺肿瘤
  • 简介:背景目的: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8例非肿瘤对照脑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iarovesseldensity,MVD)和并测算水肿指数(edemaindex,EI)。结果:(1)VEGF蛋白主要分布在高分级胶质瘤组织瘤细胞的胞浆内,低分级胶质瘤呈低水平表达,非肿瘤对照脑组织中VEGF蛋白均表达为阴性。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总表达率77.8%(28/36)。(2)高分级(Ⅲ、Ⅳ级)胶质瘤MVD(68.88±19.05个/HP)也相对于低分级(Ⅰ、Ⅱ级)胶质瘤MVD(37.82±12.37个/HP)高(t=5.116,P〈0.01)。(3)高分级(Ⅲ、Ⅳ级)胶质瘤水肿程度相对低分级(Ⅰ、Ⅱ级)胶质瘤程度较重。高分级胶质瘤EI低分级胶质瘤EI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3.852,P〈0.01)。(4)VEGF表达阳性者MVD(53.35±15.71个/HP)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15.76±5.38个/HP)(P〈0.01),VEGF表达阳性者EI(3.45±1.63)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1.35±0.41)(P〈0.05)。结论:VEGF的表达水平对判断人脑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级别有重要的价值。VEGF表达和MVD、EI检测结果可作为人脑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指标。

  • 标签: 胶质瘤 VEGF MVD EI
  • 简介:目的探讨DDR1基因的表达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DDR1基因在20例术后早期复发肝癌、20例非术后早期复发肝癌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DDR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60.0%VS20.0%,P<0.05),DDR1基因在术后早期复发肝癌组的表达高于非术后早期复发肝癌组(80.0%VS40.0%,P<10.05),DDR1基因的表达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Edmonson分级无关(P>0.05).结论DDR1基因肝癌的术后早期复发密切相关,DDR1基因高表达有可能促进了肝癌的早期复发和侵袭转移,可以作为肝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 标签: DDR1 肝癌 早期复发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检测WTI和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各40例中的WT1和P65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卵巢浆液性癌中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WT1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72.5%和9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3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27.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T1和P53可能参与了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卵巢浆液性肿瘤 WT1 P53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染色法(SP法),检测62例宫颈癌I、II期患者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宫颈鳞癌I、II期中均为高表达,表达率分别为77.4%和69.4%,其表达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OPN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78)。结论: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肿瘤的浸润及侵袭转移有关。

  • 标签: 骨桥蛋白(OPN)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宫颈癌
  • 简介: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士兵突击》,虽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但30集看下来,竟发现每集中都有非常感人的情节和语言,常常让我泪洒衣襟。后来进一步留意才发现,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人太多了,不论年龄职业,不论老少男女,网上还成立了“突迷”俱乐部,有的地方电视台重播达6次之多……

  • 标签: 人生信念 生活态度 人生观 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中ATF4RPL4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组织中ATF4RPL41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两者宫颈癌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ATF4、RPL41在宫颈癌宫颈正常组织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F4蛋白的表达宫颈癌临床分期、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P〈0.05)。RPL41蛋白的表达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二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254,P〈0.05)。结论:ATF4RPL41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局部侵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ATF4 RPL41 宫颈癌 发生发展 局部侵袭
  • 简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没有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很好;而一旦发生了转移,患者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彻底治愈肿瘤的机会。因此,肿瘤转移是肿瘤临床治疗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肿瘤转移 模型 恶性肿瘤 肿瘤患者 治疗预后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正常贲门黏膜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贲门癌组织及25例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nm23-H1和MMP-2的表达.结果贲门癌组nm23-H1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6%(14/57)和73.7%(42/57),均明显区别于正常贲门黏膜组织的92.0%(23/25)和20.0%(5/25)(P均〈0.05);nm23-H1的阳性表达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MMP-2的阳性表达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年龄、性别无关(P均〉0.05).结论nm23-H1低表达和MMP-2高表达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贲门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标签: NM23-H1表达 MMP-2表达 贲门癌组织 正常贲门黏膜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Hrd1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rd1和LA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rd1、LA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34/62)和56.4%(35/6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5.0%(5/20)和20.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仅肿瘤大小有关(P〈0.05),LAT1表达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5)。RT-PCR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Hrd1LA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2±0.83和5.80±1.72,高于癌旁组织的1.14±0.39和1.32±0.77(P〈0.05)。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Hrd1和LA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55±0.153和0.896±0.148,高于癌旁组织的0.357±0.178和0.439±0.136(P〈0.05)。Hrd1LAT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0,P〈0.001)。结论Hrd1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胃癌 泛素连接酶 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
  • 简介: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探讨RASSFlA和Elf-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7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以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TM-900(PV-9000)法检测RASSFlA和Eft-1在NSCLC正常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IA和Elf-1在肺癌组织中均呈异质性表达。RASSFl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22%(34/72),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100%(10/10),两组间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RASSF1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4.379,P=O.036);RASSFlA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79,P=0.000)。Elf-1在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1%(53/72)及20.00%(2/10),两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O.001),其表达强度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x2=7.116,P=0.028);有淋巴结转移组Elf-1的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5.304,P=0.021);Elf-1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间亦有差异(x2=6.791,P=0.034)。NSCLC组织中RASSFlA和Elf-1蛋白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433,P=0.000)。结论在NSCLC组织中RASSFlA表达下调和Elf-1过度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有关,RASSFlA及Elf-1基因表达的检测有望作为NSCLC早期诊断、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RASSF1A ELF-1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质阵列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中,脾脏正性免疫细胞和负性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且观察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在荷瘤的不同时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负性免疫细胞(MDSC、Treg)和正性免疫细胞(总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比例的变化。荷瘤1w后切除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比较切脾前后肿瘤重量、腹水量、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脾脏MDSC细胞的比例一直高于正常组;Treg细胞在荷瘤2w时显著升高;总CD3+T细胞和CD4+T细胞在荷瘤1w时显著升高,2w时显著下降;CD8+T细胞在荷瘤2w时明显下降;NK细胞在荷瘤3w时明显下降;NKT细胞无显著变化。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MDSC的比例下降,CD8+T细胞的比例升高;肿瘤重量和荷瘤小鼠生存期无显著变化,腹水量在荷瘤2w时显著减少,腹水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株后,脾脏中正性免疫细胞的比例下降,负性免疫细胞的比例升高,脾脏的负性免疫状态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 标签: 脾脏 H22 肝癌 免疫细胞
  • 简介:血脑屏障是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脑部肿瘤的化疗效果不佳。应用放疗开放血脑屏障有独特的优势,放疗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可以开放血脑屏障,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脑肿瘤,提高化疗效果。本文介绍了放疗开放血脑屏障在实验和临床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其对脑肿瘤化疗的意义

  • 标签: 血脑屏障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E-ca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6例食管癌E-cad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粘膜细胞膜E-cad表达呈阳性。在癌组织中,E-cad细胞膜表达减弱。E-cad减弱表达率为65.8%(50/76),E-cad表达病理分化程度(P=0.02)、漫润深度(P=0.024)、静脉侵犯(P=0.04)、淋巴结转移(P=0.022)和临床分期(P=0.04)具有相关性;而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E-cad表达降低占56.25%(27/48),有淋巴结转移组占82.14%(23/28),两者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有静脉侵犯组E-cad表达降低率为92.86%(13/14)和无静脉侵犯组为59.68%(37/62),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ad减弱表达食管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

  • 标签: E-CADHERIN 表达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静脉 食管鳞癌
  • 简介:目的: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VEGF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47例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测定1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453.57±196.2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62±104.14)pg/mL,差异十分显著(P<0.叭);VEGF水平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密切相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的患者VEGF水平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趋势,对肺癌的临床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血清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WWdomaincontainingoxidoreductase,WWOX)的表达,探讨WWOX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WWOX的表达情况。分析WWOX的表达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WWOX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明显高于其在胃癌组织26.7%(16/60)(χ2=36.554,P<0.001)。WWOX的表达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χ2=12.214,P=0.004),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WWOX做为一种抑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

  • 标签: WWOX 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目的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6例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myc基因的研究。结果:C-myc基因扩增组织学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myc基因扩增者.分化程度较低,临床病理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多。同时还发现C-myc基因扩增预后有明显关系(P<0.05),C-myc基因扩增者预后较差。结论;提示C-myc基因可以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检测指标之一。

  • 标签: C-MYC基因 扩增 肺癌 预后 临床病理分期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彩超显像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彩超显像检查,并与上消化道钡餐、纤维胃镜作比较。结果:彩超显像贲门癌肿块检出率为96.4%(54/56),上消化道钡餐为76.8%(43/56),纤维胃镜为78.6%(11/14)。彩超显像贲门癌肿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后两者(P<0.01)。另外,彩超显像可以问接判断胃左动昧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及病变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彩超显像检查贲门部病变具有后两者难以替代的优点,三者结合则可提高贲门癌的诊断及判断病期的准确率,从而为贲门癌手术适应症和/或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超 贲门癌 诊断价值 上消化道钡餐 癌肿 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2014年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120例,所有患者均按鼻咽癌08分期标准分期。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和CYFRA21-1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表达率为15.0%。在T分组中P〉0.05,N分组中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M分组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表达率为55.8%,在T、N、M分组中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鼻咽癌分期有相关性。SC-CAg、CYFRA21-1两者联合检查阳性表达率为66.7%,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阳性率偏低,而对鼻咽癌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YFRA21-1鼻咽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筛选的辅助指标,动态监测CYFRA21-1水平有助于鼻咽癌患者的病情监控,可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结及远端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并对预测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更有临床意义

  • 标签: SCCAG CYFRA21-1 鼻咽癌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