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既往治疗主要以全脑放疗为首选,但全脑放疗后疗效差以及明显影响治疗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脑转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预后行个体化治疗。目前基于RTOG研究的GradedPrognosticAssessment评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对于GPA高的患者,建议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如全脑放疗联合手术或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使用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GPA低的患者,仍以全脑放疗为首选,部分患者可考虑采用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考虑到全脑放疗的脑功能损伤与海马结构照射有关,越来越多研究开始探索全脑放疗中保护海马的新策略。

  • 标签: 脑转移 肿瘤 综合治疗
  • 简介:肺癌脑转移发生率在50%以上,多因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肺癌脑转移最常见症状为头痛,其次为定位功能失常、精神异常及颅内压升高,另有5%~10%的患者有急性脑卒中表现。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为肺癌脑转移者的常规放疗方式。做好全脑放疗的护理工作,对改善此类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关键作用。现总结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68例肺癌脑转移WBRT患者的护理经验如下。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全脑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脑胶质瘤为颅内原发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可出现颅内局部复发或颅内转移,发生颅外转移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脊柱转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胶质瘤 颅外转移
  • 简介: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31例同时性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4例,占12.9%;部分缓解(PR)17例,占54.8%;病变稳定(SD)6例,占19.4%;病变进展(PD)4例,占12.9%,总有效率(CR+PR)为67.7%。结论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2012年我科收治了一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从确诊脑转移至今已生存20个月。目前脑转移控制问题比较棘手,该病例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患者 治疗
  • 简介:恶性胶质瘤颅外转移非常罕见,转移通常发生在神经轴,但颅外转移到肝、脾、肺、腹膜、淋巴结也可发生。不同于许多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未控。患者最终死于局部病灶进展或大脑重要区域的复发或无法控制的颅高压。绝大多数脑胶质瘤复发发生在距原发灶2cm内的区域。我科从2010年到2011年共收治了2例该类患者,现结合文献对脑胶质瘤颅外转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转移分布、自然病史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一报道。

  • 标签: 恶性胶质瘤 颅外转移 文献复习 治疗
  • 简介:目的:体外观察黄芪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20、100、200μg/ml的黄芪作用于Hep-2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Hep-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黄芪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黄芪浓度增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EB染色后可见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Hep-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制,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检测显示黄芪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l-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引起喉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 标签: 黄芪 喉癌 凋亡
  • 简介:背景和目的肝切除术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LMs)的根本手段。近年报道对患者选择性实行肝切除术,5年生存率可高达58%。然而,在当前有效的化疗控制下,结肠癌肝转移手术切缘状态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确定肝转移癌切除手术切缘状态对经过术前化疗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OS)影响。方法该研究共纳入经过术前化疗后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37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确定阳性切缘在不同的病理及CT影像证实的化疗反应下对OS的影响。结果378例患者中,52例(14%)为R1切除(无瘤切缘<1mm)。R0切除(切缘≥1mm)及R1切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及26%(P=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1切除(P=0.03)及化疗病理缓解不显著(P=0.002)均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比阴性与阳性切缘,患者在影像学化疗缓解较佳的情况下(5年OS率:62%vs.11%,P=0.007),阴性切缘生存获益较化疗缓解优异的患者更显著(3年OS率:92%vs.88%,P=0.917)。同样,在获得较少病理缓解的患者中(5年OS率:46%vs.0%;P=0.002)较获得明显病理缓解的患者获益更显著(5年OS率:63%vs.67%,P=0.587)。结论在当今化疗效果显著进步的情况下,阴性切缘仍为患者生存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并应视为手术治疗的首要目标。此外,切缘阳性对预后的影响在化疗缓解较佳的患者人群中最为明显。

  • 标签: 肝转移 手术切缘 结肠癌 切缘阳性 阴性切缘 术前化疗
  • 简介: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仅有1~4%[1],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有15~25%[2].在中国,2004年一项对多家医院共23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根治切除率仅20.9%,根治术后胰腺癌的l、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6%、13.47%、8.47%[3],在胰腺癌中,胰头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而胰体尾癌的发病率则显著上升,这可能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部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获得诊断有关[4].在本文中,我们将汇报1例已侵犯腹腔干的胰体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5年,发现孤立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个案报道.

  • 标签: 体尾 孤立转移 尾癌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时处理合并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同时利用腹腔镜直视下切除或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肝转移癌。结果3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220-384min,平均280min,出血量为240-13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2月,18例存活,7例死于肺、脑或腹腔转移,3例死于复发,2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心肌梗塞。结论利用腹腔镜直视下治疗结直肠癌并肝转移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肝转移
  • 简介: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v,SRT)与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伽玛射线大分割SRT加或不加WBRT对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瘤(1~4枚)患者66例,其中单纯SRT30例,SRT+WBRT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对各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区别:SRT组与WBRT+SRT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2.1与1313个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16)。Logrank分析显示卡氏评分(P=0.017)和颅外病变的控制情况(P=0.03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RT是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单纯SRT可取得与WBRT+SRT相似的生存期.

  • 标签: 脑转移瘤 肺癌 全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125Ⅰ粒子植入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新手段,通过125Ⅰ粒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具有靶向治疗作用和损伤轻、全身反应少等优点。目前已被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其原发病灶行姑息性植入治疗,可达到减轻肿瘤负荷,消除局部症状,从而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 标签: 粒子植入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姑息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并对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127例中LuminalA型50例,8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0%;LuminalB1型28例,1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7.1%;LuminalB2型15例,3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0%;HER-2过表达型25例,7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8.0%;Basal-like型9例,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6.7%。结果显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显著。结论根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可以间接了解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或对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指征的制定提供帮助。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亚型 腋窝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率 相关性分析
  • 简介:背景和目的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LiverMetastases,CLMs)患者预后差,存活时间极少超过5年。尽管对部分肝脏原发及继发恶性肿瘤患者施行肝脏移植可获得较佳的预后,但目前仍普遍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1995年之前,曾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过数例肝脏移植,但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为18%),自此放弃对此类患者进行肝脏移植。然而,目前总体肝移植生存率较当时提高30%左右。基于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移植后的5年生存率有望达到50%。因此,本试验性研究旨在探讨CLM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后的潜在长期生存获益。方法自2006年11月到2011年3月,在此项前瞻性、试验性研究中,共对21名无法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肝移植术。患者入选标准包括一般状况良好(ECOG1分或以下)、结直肠癌伴无法切除的单纯肝转移、原发肿瘤已行根治性切除以及移植前接受过至少6周的化疗。结果入组的患者肝脏肿瘤负荷及原发肠癌T/N分期相异;肝移植术前,76%(16/21)患者存在至少一线化疗进展。Kaplan-Meier推算患者1、3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68%及60%。与预期相同,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现象普遍,21例中19例在中位时间6(2~24)个月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转移。其中,单个肺转移灶7例;其余多部位(包括肺)转移者9例,包括移植肝新发转移7例,骨转移5例,卵巢或肾上腺转移3例,腹膜转移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例。2例发生直肠癌局部复发。然而,绝大多数的转移癌可经手术切除或射频治疗,且经过干预后,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8~60个月),33%(7例)患者无病生存。肝移植术前肝脏肿瘤负荷、初次手术距肝移植的时间(肠癌切除距肝移植超过2年者生存获益更显著)以及化疗后肿瘤进展均为影响预后的显著性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此类患者人群,肝移植�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脏移植 肝移植 总体生存率 肝脏肿瘤 癌局部复发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年轻化的趋势。早期患者可获得根治性手术,而约50%的患者就诊时由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联合化疗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FORFIRI方案(CPT-11+5.FU+CF)化疗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标准方案之一,但由于肿瘤耐药性及化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常常导致治疗失败。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癌肝转移 K—ras FORFIRI C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