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手外科收治15例第5掌基底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h至10天,平均3天。OTA分型:A型8例,BI型5例,CI型2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支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评价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其中1例出现针孔轻度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2周,无骨髓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和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微型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第5掌基底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效果优良等优点,是第5掌基底部骨折的优良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掌骨 支架(骨科)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7例腰椎布氏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评估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植均达到性融合,无复发病例,术前及术后3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6±0.4)分、(3.4±0.7)分、(2.1±0.2)分、(1.7±0.4)分,JOA评分分别为(7.4±0.4)分、(11.2±0.6)分、(14.4±0.2)分、(15.2±0.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脊柱功能,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 布氏杆菌 病灶清除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动力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4.5岁;按AO/OTA分型:C1型26例,C2型17例,C3型3例。比较本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并采用Green—o’Brien的腕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按Green—o’Brien的腕关节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本组钉道感染3例,固定松动2例,腕关节僵硬3例。结论动力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外固定架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外科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械不断推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然而,医务人员常常首先关心的是手术本身,对手术方法的新进展易于引起医生的兴趣,对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则常按传统方法进行,使围术期管理措施改进缓慢,术后少数患者易于出现并发症或并存疾病复发或加重,致使手术后效果欠佳。

  • 标签: 矫形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围术期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5.9岁。累及节段:胸椎(T(6-10))6例,胸腰段(T(11)-L1)32例;腰椎(L(1-2))9例。GulhaneAskeriTipAkademisi分型,Ⅱ型28例,Ⅲ型19例。病程3-15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采用Cobb’s角纠正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6-57个月,平均(45.6±6.3)个月。钛网植均获性融合,融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4.2±3.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结核复发,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3个月Cobb’s角、VAS评分(t=20.967,P=0.000;t=59.671,P=0.000)及末次随访Cobb’s角、VAS评分(t=19.746,P=0.000;t=80.113,P=0.00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除10例由D级恢复为E级、4例由C级恢复为D级,其余患者术前、术后均为E级。结论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充分减压,同时实现固定、融合以及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 脊柱 胸椎 腰椎 外科手术 病灶清除
  • 简介:目的探讨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肱骨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肘关节开放松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固定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手术固定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肘关节松解充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均获18个月随访,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观察组术后肘关节活动度、Mayo评分分别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末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松解术,改善预后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 标签: 肱骨骨折 肘关节 开放松解术 外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lesionsofthetalus,OL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往往引发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残。OLT好发于20~30岁之间的男性,约10%的患者双侧发病。OLT一般发生在距穹隆中部的内侧缘与外侧缘,并且前者损伤的范围、程度均比后者严重。常规X线、CT均不能直观地检查软骨,更不易判断其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 标签: 距骨 软骨 关节 足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利用RP技术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人工活性替代物修复下颌缺损的可行性。方法:RP技术SL法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多孔β—TCP支架,真空冻干吸附法复合BMP,制成定制化人工活性。以多孔β-TCP/BMP支架为实验组,单纯多孔β-TCP支架为对照组,进行修复犬下颌缺损的动物实验,分别在植入后2周、1月、3月、6月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测分析和组织学观察,Lane—SandhuX线和组织学评分分析。结果:两组材料在植入后3月,均出现牢固的连接。植入后6月,实验组可见改建。结论:利用RP技术进行定制化人工活性的构建是可行的。多孔β-TCP支架和多孔β-TCP/BMP复合支架均可以最终完成替代,达到临床修复的目的。

  • 标签: 下颌骨缺损 磷酸三钙 骨形成蛋白 快速成型
  • 简介:《中国与关节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国与关节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与关节专业学术期刊。《中国与关节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主要报道有关与关节伤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骨科学术交流,推动骨科医学科研与临床进展。

  • 标签: 骨科 关节 中国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稿约
  • 简介:《中国与关节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国与关节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与关节专业学术期刊。《中国与关节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主要报道有关与关节伤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骨科学术交流,推动骨科医学科研与临床进展。

  • 标签: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骨科医学 关节 杂志 计划生育委员会 稿约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残端神经瘤神经断端双内置入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截肢术后痛性残端神经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疗效。其中19例行神经断端双内置入(内置入组),术中用锐利的刀片将神经瘤近端锐性切断直至神经断端外露正常的神经纤维束为止,在邻近的骨质用电钻钻两个洞,两个洞之间用刮匙刮通,游离神经主干使其神经残端能充分放入骨髓腔内,使神经断端从一个洞穿入,从另一个洞穿出,用8-0无创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与骨膜固定4~6针,可缝合穿出部位骨膜,闭合洞,保证神经残端在内增生,避免残端神经瘤外露。另外18例行肌内置入(肌内置入组),神经瘤处理及神经游离同内置入组,在周围邻近肌肉顺着肌肉纤维剥离形成肌肉盲袋,可行肌肉纤维缝合形成盲袋,将神经断端置入肌肉盲袋内,利用纤维外科技术缝合神经外膜与肌纤维固定4~6针。术后定期随访。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例平均随访25(16~40)个月;内置入组及肌内置入组术后的早期(术后1年内)手术优良率分别为93.75%和92.86%,中期(术后1~3年)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7.50%和57.14%。两组的优良率比较以及内置入组早、中期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内置入组早期与中期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断端双内置入治疗痛性神经瘤,可以取得中期稳定的疗效。

  • 标签: 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截肢残端 治疗结果
  • 简介:2012年的初春,《中国与关节杂志》正式与读者见面了。《中国与关节杂志》的前身是《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

  • 标签: 杂志 中国 骨病 关节 骨肿瘤
  • 简介:康复医学的诞生与骨科密切相关。骨科的英文单词Orthopedics就是治疗19世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手术与康复两位专家智慧的结合,由矫形(ortho-)和儿童(pedics)而构成。国际上骨科学的发展与康复医学的发展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骨科发展迅速,康复医学紧随其后。我们都怀有骨科康复之梦,解析面,临的挑战和希望,推进学科共同发展

  • 标签: 康复医学 骨科学 中国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临床 关节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30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滑膜炎,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于2002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病人平素健康,无特殊既往史。体检: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左膝部活动受限,肿胀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阵发性加剧。髌骨下方及双则压痛明显,浮髌试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于2002年6月15日行左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病例报告
  • 简介:多发性动脉瘤样囊肿(aneurysmalbonecyst,AB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ABC,为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多为异时性多发,单发性ABC偏好女性患者,而多发性ABC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多见[1]。多中心性巨细胞瘤(multicentricgiantcelltumorofbone,MCGCT)则是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GCT)的罕见类型,是一种富含巨细胞的良性骨病变,较单发性GCT的发病年龄更小,多见于膝关节周围[2-3]。多发性ABC和MCGCT的发病率极低,而单个体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的案例此前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多发性 骨巨细胞瘤(GCT) 多中心性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具有合并症复杂、骨折类型多变、缺损严重、内固定稳定性差及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受患者量低下、新生成潜力受损等因素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办法是颇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全身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术植替代作为针对骨质疏松性缺损的主要手段在系统治疗中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