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当出现以下情况,即为母乳不够吃:(1)喂奶时听不到宝宝的吞咽声,并且宝宝不好好吸吮乳头,常常会突然放开乳头大哭不止。(2)妈妈感觉不到乳房胀满,也很少见乳汁如泉涌般往外喷。

  • 标签: 母乳 乳头 婴儿 保健知识
  • 简介:许多刚做妈妈的人都很烦恼,不知道该喂宝宝多少奶。特别是晚上,小宝宝半个小时就要吃1次奶,吃一会儿就睡着,过不了多久又要吃,不知道是奶水不够,还是宝宝有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宝宝吃得饱不饱呢?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哺育 营养 保健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NICU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且存活时间〉6h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NICU为研究起点(0h),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在治疗6h再次观测上述指标,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6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病死率、NCIS评分、6h血乳酸清除率、血乳酸水平和pH差异。组内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26例危重新生儿进入分析,其中男74例,女52例。进入研究时平均日龄(2.54±2.9)d,平均胎龄(33.5±3.9)周;出生体重(2281±816)g。存活组102例,死亡组24例;高乳酸清除率组96例,低乳酸清除率组30例。存活组6h血乳酸清除率(32.3%±12.2%)显著高于死亡组(18.3%±1.9%),t=3.41,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9.4%,9/96例)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50%,15/30例),χ2=22.5,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0hNCIS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和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6h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h血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 标签: 新生儿 乳酸 血乳酸清除率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希舒美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分析159例分别应用希舒美口服治疗、红霉素静脉滴注、希舒美口服+红霉素静脉滴注3种方案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疗效.结果三方案对支原体非肺炎感染的临床症状改善及支原体的清除作用无明显差异,而对支原体肺炎组,红霉素静脉滴注、希舒美口服+红霉素静脉滴注方案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轻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希舒美可替代红霉素静脉注射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而在支原体肺炎组,亦能部分替代红霉素静脉注射.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希舒美 红霉素 儿童 呼吸道支原体感染 大环内酯类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225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分组,Ⅲ期病危组15例,Ⅱ期重症组85例,Ⅰ期普通组12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分析PCT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Ⅲ期患儿血清PCT水平最高,为(0.944-0.12)μg/L,明显高于Ⅱ期和Ⅰ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3、7d后,3组患儿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Ⅲ期患儿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随访表明,Ⅰ期普通型患儿预后良好率最高为96%,后遗症率最低为0.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7)。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助于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严重程度及预后,对伴有PCT短期内明显升高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和干预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降钙素原 预后 儿童
  • 简介:爸爸妈妈都知道,玩具店里的玩具大多数都贵得吓人,而且那些专业玩具和电动玩具到了宝宝手里一转眼就拆得七零八落,全家上下齐心疼。玩具非得到商店里买吗?宝宝非得玩“专业玩具”吗?不一定。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婴幼儿营养 哺育 护理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进修人员 儿科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的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全国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及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进修时间:脑电图为6个月,肌电图和诱发电位3~6个月,同时进修三项者为6~12个月。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的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全国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及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进修时间:脑电图为6个月,肌电图和诱发电位3—6个月,同时进修三项者为6~12个月。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的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全国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及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肾脏病专业组已建立近30年了,1979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小儿肾脏病科研协作组”的牵头单位。1985年中华儿科学会首批建立了肾脏病专业组,王宝琳教授为首任组长,杨霁云教授和白克敏教授为首任秘书。杨霁云教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组长,丁洁教授担任国际小儿肾脏病学会及亚洲小儿肾脏病学会理事。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脏病学 专业组 儿科 中华医学会 科研协作
  • 简介: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结合康复学术会议"于2011年7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11省、市、自治区医疗系统、残联系统、民政系统从事儿童康复的医生、治疗师、

  • 标签: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西医结合康复 专业委员会 康复协会 小儿脑瘫 残疾人
  • 简介: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并经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员部批准:定于2011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成立庆典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一次全国新生儿科学术大会。会议主题为“新生命、新使命”。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科 征文通知 会议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