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克隆柱法提取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乳腺癌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单细胞克隆加低密度干细胞培养基筛选获得呈“球样”生长的乳腺癌干细胞,行CD44、CD24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诱导分化实验。结果CD44+CD24^-/Low细胞的比例为12.1%,且在全克隆中富含CD44+CD24^-/Low细胞。在形成的细胞球中富含CD44+CD24^-/Low细胞,并且在诱导分化时可见明显类管腔样结构形成,并表达CK18及CK14。结论克隆柱法是提取细胞系中癌干细胞的简单有效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克隆柱法
  • 简介: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β1(ERβ1)对雌激素敏感性指状蛋白(Efp)基因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ERβ对Efp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中,再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Efp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比色试验观察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外源性ERβ1真核表达质粒组MCF-7细胞较未转染组MCF-7细胞Efp蛋白表达明显减弱.ERβ1基因转染后的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结论ERβ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Efp基因的表达,并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可能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MCF-7 雌激素受体β1 雌激素敏感性指状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增殖、分化功能及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方法ART作用乳腺癌MCF-7细胞后,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ART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P〈0.05),呈浓度依赖及时间依赖,并可导致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抑制MCF-7细胞增殖,阻滞MCF-7细胞于S期和G2/M期。6μmol/L和8μmol/LART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5%和8.43%。结论ART可导致MCF-7细胞形态的改变,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生长,阻滞MCF-7细胞于S期和G2/M期,并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标签: 青蒿琥酯 乳腺肿瘤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敲减BTBD7基因后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经慢病毒转染shRNA,敲减BTBD7基因表达后的细胞作为实验组(MCF-7-shBTBD7),未进行慢病毒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组(MCF-7-vec)。应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等方法来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内MCF-7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增殖能力之间的区别,两组试验结果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肿瘤信号通路筛选芯片筛选出BTBD7作用的下游信号通路,并以Westernblot实验验证这条信号通路是否确实参与其中发挥作用。结果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24h愈合率:(85.95±5.30)%比(43.38±4.01)%,t=18.108,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出现明显的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24h细胞计数:152±7比50±8,t=27.378,P〈0.001);MTT实验显示从第4天开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出现差异,对照组细胞数为(3.17±0.23)×10^4/ml,明显高于实验组的细胞数为(2.58±0.21)×10^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9,P〈0.050);第7天对照组的细胞数为(9.57±0.36)×10~4/ml,仍然显著高于实验组的细胞数(7.29±0.37)×10^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54,P〈0.050)。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肿瘤信号通路筛选芯片的结果表明Wnt信号通路的相对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9,P〈0.001),Westernblot实验结果同样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c-Myc、MMP-7以及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均发生变化。结论BTBD7基因可能通过作用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侵袭转移。

  • 标签: 乳腺肿瘤 同源盒结构域蛋白质类 WNT蛋白质类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观察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在体外干细胞培养和常规培养条件下雌激素受体(ER)变化及对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肿瘤干细胞与内分泌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于常规培养及干细胞培养条件下(悬浮球培养)培养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子表型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ERa和ERl3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他莫西芬的敏感程度。分别以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细胞培养条件下CD44^+CD24^-/low亚群细胞的比例为(1.60±0.08)%,比常规培养条件下的(0.27±0.08)%显著增加(t=-12.10,P=0.00),而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由(5.59±0.88)%增至(30.63±4.40)%(t=-5.58,P=0.00)。干细胞培养条件培养下ERα和ERβ表达率较常规培养下调,分别由85.27%和90.53%降至69.43%和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4,P=0.00;χ^2=303.58,P=0.00),且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降低,IC50值由(9.82±0.31)μmol/L升至(16.46±0.50)μmol/L,再次诱导分化后ER并未出现上调,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仍旧降低(F=113.63,P=0.00)。结论与常规培养相比较,体外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可以培养出含高比例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的微球囊,其ER仍为阳性表达,但对他莫昔芬治疗敏感性减低,推测其可能是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原因。

  • 标签: 乳腺肿瘤 干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CD44+CD24-/low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s)和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sODNs)联合应用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MDR-1基因同一序列的siRNAs和asODNs及阴性对照siRNAs,采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利用RT—PCR检测MDR—1mRNA和Westernblot检测MDR-1蛋白质的表达;采用罗丹明123外排实验检测P—gP的转运功能,MTT法检测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逆转效果。结果siRNAs、asODNs、asODNs和siRNAs联合应用均能降低MDR-1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提高P—gP的转运功能,使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恢复;asODNs和siRNAs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提高;低浓度siRNAs(200mmol/L)比高浓度asODNs(5umol/L)的效果强。结论siRNAs、asODNs能有效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多药耐药,asODNs和siRNAs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加强。

  • 标签: 小分干扰RNA 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基因 MDR-1 抗药性 肿瘤
  • 简介:如果你克服不了贪睡,甚至白天睡意浓浓,不可控制,那就要注意了。不能控制的贪睡就已经升级为嗜睡了。你的身体在用嗜睡的信号向你抗议。

  • 标签: 预警 贪睡 嗜睡
  • 简介:目的:探讨B7同源体1(B7-H1,即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1例。收集其乳腺肿物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类组织中B7-H1和IL-2的表达情况。B7-H1、IL-2阳性表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并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析B7-H1、IL-2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7-H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79.6%(35/44)比22.6%(7/31),χ2=23.951,P=0.001],而I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31.8%(14/44)比71.0%(22/31),χ2=11.168,P=0.001]。在44例乳腺癌患者中,肿瘤直径〉2cm、组织学分级较高、有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以及TNM分期ⅢA~Ⅳ期者,其B7-H1的表达较高(χ2=4.589、7.717、4.475、15.725、22.211,P=0.032、0.014、0.034、0.000、0.000),但是,肿瘤直径〉2cm、有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ⅢA~Ⅳ期者IL-2的表达却较低(χ2=12.049、14.850、6.147,P=0.001、0.000、0.013)。结论B7-H1、IL-2与乳腺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两者存在联合参考价值,并有望成为指导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新指标。

  • 标签: 细胞凋亡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白细胞介素2 乳腺肿瘤
  • 简介:亲吻,不仅是让孩子知道你爱他有多深的最佳方式,而且可以让双方感觉平静和放松。也许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在亲吻宝宝时还有7个讲究……

  • 标签: 亲吻 妈妈 宝宝 健康 亲子关系
  • 简介:你每天的典型路程就是开车到办公室,在空调房工作,然后开车回家,因此周一到周五你没有涂防晒霜。然而,紫外线不受玻璃窗户的影响,所以在车里、公车里或者办公室,你都会被紫外线照射到。就像每天我们都必须刷牙一样,请把防晒霜也列入你每天的护肤仪式里。

  • 标签: 护肤 紫外线照射 夏天 办公室 防晒霜 空调房
  • 简介:2004~2009年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黄体破裂11例中,术前B超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年龄25~37岁,其中31~37岁5例,25岁、26岁各1例。已婚6例,未婚1例。已婚妇女中孕6~10次3例,孕3~4次2例,未孕1例。有1例已做输卵管结扎手术,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病于月经周期第16~26天者4例,有2例月经周期不规律,分别于42天、32天发病,

  • 标签: 卵巢黄体破裂 术前B超 误诊 输卵管结扎手术 放置宫内节育器 异位妊娠破裂
  • 简介:目的利用腔镜下游离大网膜,为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探索一个新的乳房再造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保留乳房及腋窝手术和大网膜游离移植乳房再造手术的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7.7(27—44)岁。术后评价伤口血供、美容效果、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动态氧分压曲线显示皮下氧分压50.17mmHg(1mmHg=0.133kPa),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谱显示血供正常,血流速度为61.29cm/s。术后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手感逼真、双乳对称性良好;伤口恢复良好、位置隐蔽。美容效果Harris评分非常好的有4例,较好的有3例。患者满意度较高。7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无需二次手术,仅有1例发生轻微血肿,经过临床护理后症状消失。术后中位随访17个月,范围13—20个月,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游离大网膜即刻乳房再造为预后较好但不宜保留乳房的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成功保留乳房并自体再造,术后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术 大网膜瓣 移植
  • 简介: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性格古怪的占5%,有神经质倾向的占28%,有行为问题的占9%,社会交往不良的近3%,有情绪障碍的近2%,注意力障碍的占10%,智力低下的占0.6%,

  • 标签: 幼儿期 情绪障碍 注意力障碍 个性特征
  • 简介:女人没有方向感?女人尤其相信一见钟情?女人更愿意相信旧情可以复燃?这些一直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论断,是确有其事,还是恰恰相反呢?两位德国女作者,卡琳·赫尔策———独立撰稿人和作家,克里斯蒂娜.沃尔夫鲁姆——一名媒体工作者和出版社编辑,合作推出《男人、女人和231个误会》—书,由数据、行为研究和调查组成的让人兴趣盎然并大跌眼镜的事实,来与有关性别行为方式的最顽固的偏见、误解和一知半解作斗争。

  • 标签: 行为研究 行为方式 工作者 女人 方向感 爱情
  • 简介: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E6/E7mRNA在结果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ASCUS)中的分流效率,探索其在ASCUS分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在青岛市立医院妇科门诊行细胞学筛查结果为ASCUS的女性405例,年龄21~65岁。根据HPV检测方法,分为3组:HC2组、HPV分型组、hrHPVE6/E7mRNA(E6/E7)组。比较3种HPV检测方法分流ASCU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阴道镜转诊率、CIN2~+/CIN3~+检出率。结果(1)E6/E7分流ASCUS的CIN2~+灵敏度为100.00%(90.51%~100.00%),CIN2~+/CIN3~+的特异度分别为64.84%(53.06%~75.99%)、56.46%(43.98%~69.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9.41%~100.00%)、100.00%(99.34%~100.00%),与HC2和HPV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0.79%(37.91%~44.29%)、15.79%(10.07%~20.94%),高于HC2(P〈0.05)。阴道镜转诊率为47.80%,低于HC2和HPV分型(P〈0.05)。CIN2~+检出率为19.50%,高于HC2(P〈0.05)。(2)E6/E7分流ASCUS检测CIN2~+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HC2和HPV分型(P〈0.05)。结论hrHPVE6/E7mRNA分流ASCUS的灵敏度、特异度与HC2相似,PPV和CIN2~+检出率更高,阴道镜转诊率更低,可用于ASCUS的分流。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 6/E 7 MRNA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 简介:一、最便宜减重法,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效果?1、喝水减重法:人不能不喝水,只要活着就是在减重2、刮痧减重法:手边零钱或陶盘就可以派上用场3、喝醋减重法:厨房的醋随手可得4、胶带减重法:固定伤口的胶带,缠绕在身体相应穴位5、苹果减重法:一个苹果才几元钱

  • 标签: 减重法 减肥法 喝水 喝醋 胶带 苹果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被广泛的研究。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损伤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下诱导细胞迁移、并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局部存活、分化成特定的细胞,实现愈合、修复、再生的功能。这些内、外源性细胞是如何识别、移到受损部位的?大量的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如CXC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等细胞因子在干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部分在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以更好的理解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美国皮肤科医生认为,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遵循正确的防晒方法。这里,皮肤科医生列出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关于防晒的秘密:防晒霜至少使用一勺子、大喝甜果味或酒精饮料需频繁涂抹防晒霜、防晒霜不宜置于高温处、没有理想的“防水”防晒霜、佩戴防晒监测腕带会成时尚、洗衣也可以防晒。

  • 标签: 防晒霜 皮肤科医生 夏季 酒精饮料
  • 简介: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和HEC-1A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Erα、Er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Ishikawa细胞中,Erα、Erβ蛋白均呈阳性表达,而在HEC-1A细胞中Erα呈弱阳性表达,Erβ阴性表达;Ishikawa细胞中Erα、Er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EC-1A细胞;(P<0.01).结论Ishikawa细胞是ER阳性子宫内膜癌细胞系,而HEC-1A细胞则为ER低表达细胞系.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 细胞培养 ISHIKAWA HEC-1A
  • 简介:目的摇评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与其DFS的关系.方法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NAC的28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作为截断值,按逸截断值和〈截断值分为高、低比值组.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LR和PLR水平与其DFS的关系.结果摇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分别为1.8和130.0,以之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逸1.8)组180例和低NLR(〈1.8)组103例,以及高PLR(≥130.0)组130例和低PLR(〈130.0)组153例.中位随访30个月(5-46个月),高N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NLR组短(27.0个月比34.0个月,Log-rank检验X^2=26.25,P〈0.001);高P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PLR组短(27.5个月比32.0个月,Log-rank检验:X^2=28.32,P〈0.001).在NAC后未达到pCR的239例患者中,高NLR组患者(n=161)DFS较低NLR组(n=78)差(HR=2.84,95%CI=1.43-4.45,P=0.002),高PLR组患者(n=118)DFS也较低PLR组(n=121)差(HR=2.62,95%CI=1.51-4.6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有生育史(HR=3.90,95%CI=1.28-11.87,P=0.016)和高PLR(HR=1.01,95%CI=1.00-1.02,P=0.004)是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DFS的不良预后因素,而高NLR不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摇乳腺癌患者NAC前外周血高水平NLR和PLR预示其预后较差,PLR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