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实施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后有关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情况。方法:比较临床路径实施前、后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平均术前天数、平均住院天数、检查费、药费、总住院费用。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15.49%,平均住院日减少16.70%,降低患者的总住院费用8.05%、检查费用12.81%及药费11.91%。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成本,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看病负担。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疾病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女性患者(包括一部分农村女性和50岁以上女性)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时要求既要完整切除病灶又要保持乳房的完美外形。为适应这一新的需要,满足广大女性对美的追求,本科于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对51例乳腺良性肿瘤(均为单个肿瘤)进行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内窥镜 乳腺良性肿瘤 手术
  • 简介: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非赘生性肿物约占卵巢肿瘤的2/3以上。由于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一些原来只能靠随访观察的病例现在可通过微创方法明确诊断并予处理。大量的卵巢良性肿瘤经腹腔镜进行了手术去除。但由于目前妇科分工过细,肿瘤、内分泌及生殖医学的医生各负其责,相互之间沟通较少,因此,手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问题越来越显突出。

  • 标签: 卵巢良性肿瘤 手术适应证 隐患 能带 卵巢肿瘤 微创方法
  • 简介:近年来,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广泛运用于乳房良性病变的活检和治疗,其优势在于微创、连续、快捷、安全、准确率高、无需缝合,易为患者接受。对多象限分布(即单侧乳房肿块分布象限≥2个)的乳腺良性肿块,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切口较多、术后瘢痕明显、乳房外形改变、影响美观等不足,而采用麦默通系统切除,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微创旋切 麦默通 应用 乳房良性病变 传统开放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直径≤30mm)患者4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女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组(微创组,21例)及常规局部切除手术组(对照组,2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为偏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组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局部复发例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8.57±5.04)min比(37.62±10.44)min,(20.00±9.49)ml比(31.90±14.70)ml,(4.00±0.89)mm比(20.00±4.47)mm,Z=-2.896,-2.739,-5.650,P均〈0.050]。微创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及局部复发例数分别为1、1、2、4例,对照组为4、3、4、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8、0.276、0.194、0.194,P均〉0.050)。微创组患者均对乳房术后外观表示满意(100%,21/21),对照组15例满意(71.4%,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27)。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直径≤30mm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优于传统局部扩大切除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活组织检查
  • 简介:近30年来,在可手术乳腺癌的乳房局部治疗方式中,外科治疗的手术范围在明显缩小。既往乳腺良性疾病如多发性纤维腺瘤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常需做一个以上的切口,乳房表面可能会留下多个瘢痕,影响美观。且乳腺良性肿瘤高发年龄在18—25岁之间,传统术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审美要求。本科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对40例48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手术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麦默通(Mammotome) 乳腺疾病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消融术在良性疾病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自凝刀对114例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自凝刀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子宫出血平均(12.32±4.51)min,96例治愈,18例有效,总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简单、快速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 射频消融术 超声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乳腺癌已被证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发展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播散和转移,血液中检测出肿瘤细胞即是重要证据.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即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提示存在肿瘤微转移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远处转移.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证实.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对乳腺癌患者的CTCs检测方法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临床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 简介:目的探索麦默通旋切系统(mammotome,MMT)常规性能以外的延展功能: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术,即利用口径为2.5cm旋切槽的麦默通刀头切除直径3~6crn良性乳腺肿物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200例,乳腺肿物直径3~6cm,采用麦默通手助结合超声导航下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术。对照组200例,病灶≤2.5cm,接受MMT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疗效两组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达100%。肿物平均切除时间为20min,平均旋切次数50次。在术中出血、皮肤瘀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方面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329,P=0.715;X^2=0.0502,P=0.823;X^2=0.0000,p=0.995)。住院时间、手术刀痕外观及并发症方面两组相当。结论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术切除3~6cm较大良性乳腺肿块是可行的,具有安全、准确、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麦默通旋切系统 可行性 较大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来源于原发肿瘤或从转移性病灶脱落入血。外周血CTCs检测已成为一种高度可行且可重复的非侵入性新型诊断方法。CTCs的血源性传播在乳腺癌转移、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TCs检测既能评估临床干预措施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又可作为分析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实时样本,及时发现肿瘤的生物学变化。临床医师可根据CTCs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目前,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CTCs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有望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介绍CTCs检测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肿瘤循环细胞 乳腺肿瘤 继发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仪对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招募的20例月经正常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进行测定,同时在月经周期第1天、第14天,第23天进行手背动态血流成像扫描。结果月经周期的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拇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540.5±81.1)PU、(546.4±94.9)PU和(607.1±97.4)PU,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手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测定结果相似。手背动态血流成像图显示,月经周期第23天血流灌注量较月经第1天及第14天明显增加。结论健康女性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可简便、快速地测定体表微循环血流。

  • 标签: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微循环血流量 月经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临床路径并评价。方法:30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路径组给予治疗路径、护理路径、健康宣教路径及随访路径模式,并对医疗成本和医护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路径组患儿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费方面和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于医护效果满意度,路径组和对照组相比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β-地中海贫血临床路径能降低患儿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对医护效果的满意度,可考虑加以改进和推广。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临床路径 评价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例普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普通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患者应用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将12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用传统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中德应用。方法:将34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74例与观察组1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所掌握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妇的康复,提高护理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路径 剖宫产 健康教育
  • 简介:随着麻醉学的快速发展,一些麻醉新技术,新业务也不断开展起来.麻醉护士作为麻醉医生的助手,在麻醉新业务开展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密切配合麻醉医生较高质量完成麻醉工作。在为病人麻醉服务上做了大量幕后工作,间接推动了麻醉的发展。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醉进展
  • 简介:就其病者手术来说,手术和麻醉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而术中麻醉用药种类趋多,由此对于此状态下麻醉药的群体药代、药效学变化势必变得更加复杂。

  • 标签: 血液 麻醉药物
  • 简介:乳腺癌治疗已进入分类治疗的时代。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和乳腺癌分子标志的准确检测,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并根据不同分子表型进行靶向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ER、PR、HER-2是临床常用的分子指标,是明确的预后指标和治疗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HER-2检测
  • 简介:正常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产科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WHO推荐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1],我院在产房推行包括生理、心理的全面情感支持的新产时保健措施,对提高自然分娩率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自然分娩率 情感支持 临床观察 心理因素 产科人员 分娩过程
  • 简介:生存素(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中的新成员,是新近发现的最强的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不仅能够抑制caspase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同时也能部分抑制Bax和Fas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的有丝分裂[1]。Survivin通过其凋亡抑制作用参与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现今,Survivin与乳腺癌的关系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Survivin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生存素 乳腺肿瘤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