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面对当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医改措施,以期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的问题,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但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就医需求和住院需求。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房 手术室 医业管理
  • 简介:SNP-发现的微缺失微重复以及单亲二倍、染色杂合性缺失等拷贝数正常的染色异常,能够检测非整倍体和多倍,但无法检测平衡易位。在本研究中,我们结合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了1例小脑发育不全的胎儿携带的5p部分单体合并17q部分,分析其可能发生小脑发育不全的原因,报告如下。

  • 标签: 部分三体 部分单体 小脑发育不全 染色体异常 技术检测 全基因组芯片
  • 简介:首先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还未曾谋面,但不久就将见面了。我要提前为我即将成为"那些"家长中的员而致歉。您知道的,那些经常到学校来,可能过度保护犯错的孩子的家长。我要辩解的是,在整个上学这件事上,我觉得我比大多数家长知道的要多点。

  • 标签: 未曾谋面 常用词 人生之路 教育政策 毫不在意 神经科学
  • 简介:<正>该文于2013年5月发表在《FetalDiagnosisandTherapy》杂志上。文章主要探讨在妊娠中期使用前额空间比(prefrontalspaceratio,PFSR)筛查21的潜在应用价值。作者收集2007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院和大学学院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妊娠16~23+6周240例整倍体胎儿及45例21胎儿,在其二维正中矢状切面分别测量D1、D2,并计算D1/D2(PFSR)。D1代表前额骨上缘与前额皮肤上缘的垂直距离,D2代表

  • 标签: 妊娠中期 三体 空间比 筛查 胎儿 超声检查
  • 简介:<正>1临床资料1.1般资料病例1,孕妇26岁,G1P0,孕19+2周,产前筛查提示21体高风险。病例2,孕妇29岁,G1P0,孕18+3周,产前筛查提示21、18及NTD(神经管缺陷)低风险,但free-β-HCG中倍数(MOM)异常增高,为11.09。病例3,孕妇39岁,高龄,G2P0。1.2胎儿经腹部超声检查及诊断1.2.1病例1双顶径5.0cm,股骨长3.7cm,胎儿头颅内大脑镰部分缺如,单脑室,丘脑融合,上

  • 标签: 三体综合征 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胎儿双顶径 股骨长 单脐动脉
  • 简介:染色18P部分综合征是世界上罕见的种染色畸变,1967年由Jacobsen和Mikkelsen[1]首次报道,由于此综合征比较罕见,使得临床表型难以定义。本文通过对1例18P综合征患者进行出生后2年随访,探讨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 标签: 三体综合征 18号染色体 平衡易位 短臂 临床表型 染色体畸变
  • 简介:哈佛大学脂类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证实,人体内缺乏Q-3是肿瘤生长的主要原因之。而在日常饮食中多“掺杂”些富含Q-3的食物,如青菜、水果、深海鱼,能有效帮助预防癌症。青菜最好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蔬菜,其叶绿素等物质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质的毒性。如果难以确保无污染,也可以尽量增加青菜种类,如菠菜、西兰花、卷心菜等;

  • 标签: 防癌饮食 致癌物质 哈佛大学 肿瘤生长 日常饮食 无污染
  • 简介: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筛查21-、18-体高风险病例的染色异常情况。方法对沈阳地区153910例怀孕15~20+6周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进行母血清常规二联筛查,风险值计算21-以1/270,18-以1/350为切割值,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及染色分析。结果153910例筛查中有8559例为高风险病例,占筛查总人数的5.56%。其中3546例进行染色分析(占高风险总数的41.4%),发现76例异常核型,其中21-21例,18-15例,性染色异常11例,其他核型异常29例,异常发生率2.14%。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减少染色异常患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三体型
  • 简介:腋静脉为位于腋动脉前内侧的大静脉,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穿刺、神经阻滞、动静脉造瘘时,腋静脉的解剖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腋静脉变异,较少见文献报道。笔者在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静脉3支变异1例,为积累腋静脉变异资料,避免腋静脉损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腋静脉 变异
  • 简介:目的探讨维超声诊断胎儿半椎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妇产医院经超声诊断的48例胎儿半椎的病例,包括本院超声筛查诊断的10例和外院来本院会诊的38例,并将维超声图像与产前或产后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在本院筛查病例中胎儿半椎体检出率为0.13‰。48例病例中,单发34例(颈椎l例、胸椎18例、腰椎13例、骶椎2例),多发14例(胸椎3例、腰椎3例、胸椎合并腰椎6例、腰椎合并骶椎1例、颈椎合并胸椎和腰椎1例);合并其他畸形16例,无合并畸形32例;足月分娩14例,引产34例。维超声检查均可见脊柱排列异常,椎体形态改变,与产前或产后影像学检查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1.67%(44/48)。结论维超声对胎儿半椎的诊断更准确、直观,是二维超声很好的补充,能为临床诊断、鉴别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半椎体 三维超声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 简介:该文章于2017年发表在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背景:般而言,针对T21、T18和T13进行的NIPT检测假阳性率是很低的(0.1%~0.3%)。病例随访研究已经发现些假阳性结果的潜在可能原因,包括消失的双胎、孕妇未诊断的肿瘤、母体嵌合及局限性胎盘嵌合。

  • 标签: 假阳性结果 孕妇 CNV Diagnosis 三体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产前、产时、产后阶梯预防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孕妇310例为观察组,外院孕妇172例为对照组。产前:妊娠12周、28周、36周时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外,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产时: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产时护理;产后:3周、6周随访进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partumdepressionscale,EPDS)评分,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干预,PPD患者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妊娠12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初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36周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产程末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olactin,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天E2、P、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周、6周的EPDS评分和PP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产后阶梯预防PPD模式有效,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 标签: 产后抑郁 预防 模式
  • 简介:<正>文章发表于2013年最新期的《PrenatalDiagnosis》上。文章旨在通过对正常胎儿及21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发病率的研究来评估ARSA作为21超声标记物的潜在价值。文章作者在历时17个月的时间里,对2081例孕中期妇女进行筛查后发现,有23例(1.1%)患有

  • 标签: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三体综合征 标记物 正常胎儿 发病率 超声
  • 简介:目的: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的影响。方法:24例特发性矮小患儿接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平均年龄(9.47±2.03)岁,剂量0.15~0.17U/(kg.d),睡前皮下注射,疗程3~14个月。结果: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使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身高的标准差积分、生长速率明显提高。结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增长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特发性矮小 重组人生长激素 身高
  • 简介:21-综合征作为种最常见的染色异常疾病,出生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产前作出诊断,减少和避免患儿出生是唯途径。由于侵入性操作存在诸多弊端,人们倾向于寻找种对母儿损伤较小的方法进行诊断。近几年来,通过母亲外周血的胎儿细胞进行诊断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利用母血中的胎儿细胞进行唐氏综合征的产前诊断作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三体 唐氏综合征
  • 简介:她是个坏女人。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事实。坏到什么程度呢,十六七岁就早孕,然后被学校开除。

  • 标签: 女人丈夫
  • 简介:<正>本文于年发表在2011的《NatureMedicine》杂志上。使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MeDiP)与realtime定量PCR相结合可以得到胎儿染色剂量的评价,这可以通过对胎儿特异的特异性甲基化区域(DMR)的分析无创地进行。通过测定存在于母体外周血的对胎儿特异的DMR样本甲基化比例完成了21-无创的产前诊断。这种对胎儿特异的甲基化比例的应用对14个21-与26个正常案例给出了正确的诊断。

  • 标签: 甲基化 产前诊断 胎儿 无创 三体 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