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社区内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数量相等,每组各有6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剐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综合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束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与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观察组中患者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通过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较好控制,使患者服药依从性得以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从而将治疗有效率提高。

  • 标签: 高血压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本组收拾的53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监测,并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有效、科学的临床护理能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提升了孕妇以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6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CSS及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在社区"慢病项目"管理中的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询问的方式,根据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①规律服药组:患者一直规律不间断服药;②不规律服药组:患者间断服药或偶尔服药;③中止服药组:患者因出现阿司匹林的副反应或其他原因停药;④未服用组:患者从未服药。结果:全组共869例,其中规律服药248例(28.53%),不规律服药352例(40.50%)中止服药67例(7.71%),未服用药202例(23.25%)。结论:阿司匹林在本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率较低,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应进一步开展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

  • 标签: 高血压 阿司匹林 二级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 抗栓治疗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制定合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科学的治疗护理措施,母子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正确治疗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对保证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护理 体会
  • 简介: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逐渐增加。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独特性,病情复杂多变,在透析中容易发生并发症。低血压是血透患者重要的、急性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尽管血液净化技术有很大的改进,但老年患者血压的发生率不断增多,为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完成每次透析,我院26例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观察透析2230次。现将采取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 护理 血液净化技术 维持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时策。方法:循证护理应用于颈椎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肿胀、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窒息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42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窒息,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无压疮发生。结论:对颈椎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椎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法:回顾以往,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及效果,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社区护理人员接受再培训和业务进修后,护理的熟练技巧和急救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居民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由过去的35%提升到86%。结论:要推进社区护理管理的规范化改革,帮助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0-2013年间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即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康复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护理干预 康复
  • 简介: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其典型症状是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2005年~2009年我们对70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孕妇宫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采取措施抑制宫缩及避免诱发宫缩,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前置胎盘者70例,年龄18岁~40岁,其中小于28周呈胎盘前置状态20例,

  • 标签: 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前置胎盘 护理干预 2009年 患者 抑制宫缩
  • 简介:高血压己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之一,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更是一种健康隐患。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身边的一些老年人因患高血压而离不开药,且多数人吃药的量越来越大,有时还不知道该吃哪种药效果好、副作用小。俗话说,“偏方治大病”。去年春节,我听一位朋友说,“醋蛋液”可以治疗高血压,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醋蛋液" 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患者46例,均给予放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L)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QOL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宫颈癌 生存质量 分析
  • 简介: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而高血压常常引起心,脑,肾等疾病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因此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危重要。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 危险因素 脑卒中 患病率
  • 简介:当一个人的脸色显得过于苍白时,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否患了贫血症,而不会想到苍白的脸色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其实,在高血压家族中,有一种与贫血有关的特殊高血压,称为“白色高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苍白 脸色 贫血症
  • 简介:目的分析妇科围术期患者焦虑影响因素,探讨精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37例妇科围术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焦虑的原因,探讨实施精准护理的成效。结果妇科围术期患者平均SAS评分为(51.13±6.89)分,平均HAMA评分为(33.26±5.41)分,焦虑发生率为45.99%;文化程度、年龄、治疗费用主要来源、家庭关系与妇科围术期患者术前焦虑密切相关(P<0.05)。精准护理干预后,焦虑患者SAS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较多妇科围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影响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关注患者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护理,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妇科手术 焦虑 影响因素 精准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与护理对策,探讨规范社区老年护理。方法:对7个社区的254例老人进行直接访谈,并做调查表。内容包括:健康状况:老人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否能生活自理。服务需求包括:家庭病床、康复服务、土门护理、体检、健康指导。结果:有81%患有不同慢性病,有69%患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自理,不同程度的需要护理,比较依赖于社区的卫生服务。本文研究中的五项社区健康服务中,平均每人需要2.5项服务,其中90.13%需要健康指导,63.24%需要每月进行常规体检。25.39%的老年人需要家庭病床和康复上门服务。结论:建立良好的社区护理机制,可以有效提供护理,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健康服务需求 护理对策
  • 简介: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常伴有明显的代谢紊乱,发病率为1%~5%[1]。妊娠期糖尿病属高危妊娠,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及合并症,如孕妇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病)、感染和羊水过多等;也可出现巨大儿、死胎、早产、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患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由于肿瘤的高病死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经受的痛苦体验,会使肿瘤患者特别是新发生的肿瘤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尽管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手术、化疗、放疗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的病情及时得到控制,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但肿瘤患者仍不能摆脱因“死亡的威胁”而产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周密的心理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患者的年龄、修养、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的不同,对肿瘤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有差别。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对血液透析中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症状显著减少,在护理血压均保持稳定。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中患者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收集2014年1~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坚持每1~2周接受1次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心理疏导(干预组,120例),另一组患者未到乳腺疾病护理门诊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120例)。干预患者护理门诊接受专业护师、康复师或心理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患者之间进行自由交流,相互鼓励。6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共212份,干预组116份,对照组96份。干预患者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112/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96/120)(χ2=9.231,P=0.004)。干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20.9±8.0)分和(24.7±10.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8±8.7)分和(32.1±8.0)分(t=-5.086、-5.803,P均〈0.001)。结论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持续进行的患者自助互助途径。

  • 标签: 乳腺肿瘤 焦虑 抑郁 护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