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其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下肢静脉血栓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确诊36例,急性静脉血栓23例,慢性静脉血栓15例,占94.7%。误诊2例,占5.2%。均经CTA、MRA及手术治疗后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无创、间更、实用、经济等的检查方法,为治疗及预后估测较为可靠的依据,已成为诊断血管静脉血栓的主要手段。

  • 标签: 下肢静脉 血栓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对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和乳腺癌进行诊断,分析在人群中的病发率。结果:88例患有乳腺疾病患者中,乳腺增生有57例(64.7%),乳腺炎15例(17.0%),乳腺纤维瘤7例(7.9%),乳腺囊肿6例(6.8%),乳腺癌3例(3.4%)。乳腺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类型(P〈0.05),乳腺炎和乳腺囊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应用于诊断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乳腺疾病,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在手术室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瘤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的工作已经开展。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提高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标本切缘阴性率、减少副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准确定位和定性~直是不可触及乳腺肿瘤手术的难点。术中超声为乳腺外科医师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术中定位和导向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并发症和价廉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手术肿瘤表面皮肤定位不准确、以肿块为中心区段切除术手术创伤大等缺点。现将本院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trasound,CDU)在评价自然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bydonor,AID)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生殖中心采用CDU检查的608例行自然周期AID患者资料,按临床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159例)和未妊娠组(449例),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分析不同指标与AID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分型A型者妊娠率30.13%(91/302),高于B型者23.33%(63/210)、C型者13.89%(5/36),(P〈0.05);子宫内膜及内膜下有血流者妊娠率31.58%(102/323),高于内膜及内膜下均无血流者2.44%(1/41),(P〈0.05)。同一种内膜分型下,不同血流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CDU监测子宫内膜类型及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对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对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人工授精 子宫内膜
  • 简介:机械辅助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院各科医疗飞速发展的诊疗和需求,呼吸机运用频率增加,呼吸管路清洗不彻底,造成呼吸道感染已被我院感染科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呼吸管路系统管理和消毒尚无统一规范、呼吸管路更换时间及消毒方法不尽相同,但我们主张7小时更换消毒一次,以自动清洗清洗热力消毒,保证呼吸管路清洗消毒质量。

  • 标签: 呼吸机管路系统 清洗方法 机械辅助通气 消毒方法 清洗消毒质量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振动排痰在小儿肺部作业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例小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振动排痰进行肺部作业,观察小儿排痰效果及疗程,是否出现肺炎并发症。结果:振动排痰通过震颤促进呼吸道黏膜黏液和代谢产物液化,使痰液稀薄后排出体外。使用后有效缩短肺炎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排痰在排痰的同时还可以松弛患儿紧张的肌肉,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使患儿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儿科患儿依从性较好,适合儿科肺部作业护理应用。

  • 标签: 小儿 肺部作业 振动排痰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物理疗法在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儿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肺部物理疗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显效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儿的无效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物理肺部护理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部物理疗法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