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卵巢癌双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卵巢双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4-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结果9例患者中,6例首发乳腺癌,2例首发卵巢癌,1例为同时性乳腺、卵巢双发癌.2例患者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1例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9例患者乳腺首发临床症状均为乳房包块;卵巢首发症状中6例为腹胀,2例为阴道异常流血,1例为卵巢肿物.有乳腺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5例患者中,ER均阴性表达,其中4例为三阴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并全部接受了化疗,有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无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拒绝卵巢手术外,其余8例患者均进行了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9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灌注化疗,无患者接受放射治疗.9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36-51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93个月(0-300个月),确诊第二癌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个月(7-22个月).7例患者发生卵巢癌复发转移,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6例无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22个月,3例有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58个月,6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逸45岁,其发生第二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结论乳腺、卵巢双发癌患者的首发起病年龄较小,诊断卵巢癌时多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两癌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 标签: 乳腺肿瘤 卵巢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 简介: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发恶性淋巴瘤(breastprimarymalignant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瘤
  • 简介:目前二维超声对于胎儿腭的评估和腭裂的诊断仍较困难,因而近年来有较多学者使用三维超声技术评估胎儿腭。这些技术包括渲染成像和多平面成像,可对唇裂胎儿合并的发腭裂进行产前诊断,对合并的继发腭裂的诊断虽有明显改善,但对软腭裂和单纯继发腭裂的诊断仍是一个挑战。侧角度照射技术着重规范容积数据的采集,高质量的容积数据,能重建发腭和继发腭的任何切面,并能显示腭的曲面平铺图像,因而能对腭裂进行明确诊断,甚至是单纯继发腭裂。在早孕期,三维超声显示鼻后三角,重建腭的轴平面和冠状面,可确定发腭和继发腭,诊断正中唇腭裂和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 标签: 胎儿 腭裂 3D超声
  • 简介:目的:了解基因芯片在病毒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切片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予以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物化学法检测,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测后,效果很好,实验组检出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4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芯片在病毒微生物检测中灵敏度高,检出效率优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血栓病症 老年患者 心理分析和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德阳旗中医院施行丙酚复合芬太尼人工流产术1162例为观察组,同期同孕周施行人工流产术未用镇痛药物2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中、手术后疼痛感与出血情况及复经后月经情况;观察丙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诱导时间、恢复时间和手术前、手术中及恢复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受术者意识消失时间为(43.65±4.56)s,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为(198.45±23.56)s,下床行走离开手术室时间为(8.76±1.67)min,术中血压、呼吸变化不大,无需特殊处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无疼痛经历,术后明显疼痛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复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麻醉 人工流产术
  • 简介: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到建湖县计划生育指导站要求取器的180例放置金属单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A、B、C3组,每组各60例。A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取器,B组单独用米索前列醇塞肛取器,C组用安慰剂甲硝唑片塞肛取器。观察术中宫颈软化程度及阴道出血量、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取IUD效果。结果手术时A组、B组宫颈松弛、宫颈软化程度及止痛的效果均明显,取出成功率高,优于C组,A组效果最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术中出血量均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用于绝经后妇女IUD取出术止痛效果明显,取器困难程度明显降低,取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双氯芬酸钠栓 宫内节育器 取器术
  • 简介:在现代产科临床上,随着各种剖宫产术式的日趋完善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及降低新生儿风险的重要后段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说率也随之升高。有文献报到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发现腹腔粘连者约占35.8%。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他可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怎样预防和减少腹腔粘连是广大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异丙嗪 剖宫产 腹腔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维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囊肿聚合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肝祛痤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维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可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囊肿聚合性痤疮 异维A酸胶丸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氧驱动吸入对喘息型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0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喘息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ml,复方丙托溴铵2.5ml氧驱动吸入,每日2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退热时间,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氧驱动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 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206(miR-206)和连接蛋白(Cx)43在乳腺癌发灶(PTs)及腋窝转移淋巴结(MLNs)中的表达变化关系。方法收集8例经病理学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腺体组织、乳腺癌PTs、配对的正常腋窝淋巴结(NLNs)及MLNs,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等实验方法,检测正常腺体组织、乳腺癌PTs、配对的NLNs、MLNs中miR-206和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各组间均数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osthoc检验(SNK/LSD)。结果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比较,乳腺癌PTs和NLNs中miR-206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配对的MLNs中miR-206的mRNA表达较PTs和NLNs进一步降低(P〈O.05)。PTs、NLNs和MLNs中Cx43mRNA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O.05),而PTs与MLNs中Cx43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和NLNs中Cx43蛋白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O.05);与PTs比较,NLNs中Cx43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MLNs中Cx4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O.05)。结论miR-206和Cx43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远处转移 腋窝淋巴结 微小RNA206 连接蛋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