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复苏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个卵裂期胚胎(卵裂组)和102个囊胚解冻周期(囊胚组)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复苏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囊胚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3.73%(65/102)和45.79%(87/190),卵裂组分别为42.82%(185/432)和24.17%(241/9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胚组患者的复苏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98.45%(190/193)、12.31%(8/65)和0(0/65),卵裂组分别为97.55%(997/1022)、13.51%(25/185)和2.16%(4/1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裂组中,卵裂球完全存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4.62%(170/381)和25.57%(224/876),非完全存活者分别为29.41%(15/51)和14.05%(17/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囊胚解冻移植的妊娠结局优于卵裂期胚胎,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影响胚胎种植。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裂期胚胎 囊胚 玻璃化冷冻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形态学低评分胚胎体外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正常受精的D3低形态学评分胚胎并将其移入囊胚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直至囊胚形成同时给予分级,随后分析囊胚形成与年龄、卵裂球数量、碎片率、受精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卵裂球数≥6个组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卵裂球数〈6个组;碎片率〈25%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碎片率≥25%组。结论形态学低评分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胚胎碎片率以及卵裂球数会影响其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优质囊胚形成。

  • 标签: 形态学低评分 胚胎 囊胚形成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目的总结绒毛膜羊膜囊(monochorionic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并发脐带缠绕的围产儿预后和产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2例MCMA双胎妊娠并发脐带缠绕的病例,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学习。结果2例MCMA双胎妊娠均在孕11~12周经超声确诊后保持密切随访。其中1例于37周择期剖宫产时发现脐带缠绕,另1例于孕21周发现脐带缠绕,孕29周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儿结局良好。结论目前大多数学者建议对MCMA双胎在妊娠32~34周择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于分娩前应用类固醇激素促胎肺成熟。但临床处理应在遵循该原则的基础上,重视胎心监护和超声的综合评价,针对具体病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 双胎妊娠 脐带缠绕 超声诊断 终止妊娠
  • 简介:目的利用腔镜下游离大网膜,为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探索一个新的乳房再造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保留乳房及腋窝手术和大网膜游离移植乳房再造手术的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7.7(27—44)岁。术后评价伤口血供、美容效果、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动态氧分压曲线显示皮下氧分压50.17mmHg(1mmHg=0.133kPa),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谱显示血供正常,血流速度为61.29cm/s。术后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手感逼真、双乳对称性良好;伤口恢复良好、位置隐蔽。美容效果Harris评分非常好的有4例,较好的有3例。患者满意度较高。7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无需二次手术,仅有1例发生轻微血肿,经过临床护理后症状消失。术后中位随访17个月,范围13—20个月,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游离大网膜即刻乳房再造为预后较好但不宜保留乳房的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成功保留乳房并自体再造,术后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术 大网膜瓣 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与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的患者共237个周期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内膜准备方式、移植胚胎质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质量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受精方式、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移植胚胎质量是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质量是妊娠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玻璃化 冻融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正>绒毛膜囊双胎作为卵双胎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特有的胎盘特点:即双胎共用一个胎盘,其表面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可能发生"复杂性双胎"问题,即双胎输血综合征[1,2]、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3,4]、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5]等,导致绒毛膜囊双胎的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囊双胎。对器官组织进行血管灌注来研究相应脉管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手段由来已久,可以算作是一项古老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绒毛膜复杂性双胎治疗的重点即

  • 标签: 血管灌注 绒毛膜囊 新生儿病死率 羊膜囊 血管吻合 红细胞增多
  • 简介:<正>随着胎儿医学的发展,双胎的治疗,尤其是绒毛膜双胎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一个焦点,羊水减量术(AR)、胎儿镜胎盘血管激光电凝术(FLC)和减胎术治疗TTTS已经在很多医院开展。本文是2011年发表在《EarlyHumanDevelopment》杂志上的一篇综述,通过回顾1980年至2011年4月期间收录在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了羊水减量术(AR)、胎儿镜胎盘血管激光电凝术(FLC)和减胎术治疗绒毛膜

  • 标签: 神经发育 远期预后 单绒毛膜双胎 选择性减胎术 电凝术 胎儿镜
  • 简介: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利用母体外周血游离胎儿DNA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技术正逐步面向临床。目前无创性产前诊断基因病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本文综述了无创性产前诊断基因病的思路及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游离胎儿DNA富集技术、基因突变位点的扩增及检测技术等研究热点。

  • 标签: 游离胎儿DNA 母体外周血 无创性产前诊断 单基因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6年130例脐动脉病例的超声情况、部分染色体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妊娠结局和随访的追踪观察,分析产前超声发现脐动脉及其分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本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脐动脉的130例病例,追踪其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对比单纯性脐动脉的妊娠经过、分娩方式等。结果有58例胎儿合并其他结构异常(42.6%,58/130,其中有5例产前超声检查、产后染色体检查未见其他异常,产后发现右手4指、无肛、附耳、外耳道闭锁、硬腭裂各一例),72例为单纯脐动脉(55.4%,72/130)。脐动脉合并的畸形中最多见为心血管异常,共23例,有78例存活,出生后4例因"早产、窒息"放弃胎儿,1例因"膈疝"放弃胎儿;剖宫产59例,顺产19例。结论产前诊断胎儿脐动脉,需多角度、动态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在排除胎儿合并其他严重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时,可考虑继续妊娠,需警惕胎儿生长受限导致死胎等情况;彩超提示为单纯性脐动脉或者脐动脉合并单一畸形者,要警惕可能存在隐匿的彩超无法发现的畸形。

  • 标签: 单脐动脉 分类 胎儿 妊娠结局
  • 简介:<正>干细胞(stemcells)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干细胞的来源、体外维持干性的能力、免疫反应及其致瘤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amnioticepithelialcells,hAECs)是一种不为人熟悉的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在特定环境中可诱导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目前已广泛应用于

  • 标签: 羊膜上皮 再生医学研究 诱导分化 细胞因子 自我复制 免疫反应
  • 简介:<正>绒毛膜双胎可发生特有的并发症,如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及双胎贫血-多血序列综合征(TAPS),这些并发症均与胎盘血管吻合的情况有关。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在《Placenta》杂志上。排除了激光治疗及选择性减胎的绒毛膜胎盘,通过颜料灌注研究了sIUGR、TTTS、TAPS及正常双胎血管吻合的发生率、大小、数量及位置。共灌注了

  • 标签: 血管吻合 单绒毛膜双胎 胎盘 发生率 并发症 双胎输血综合征
  • 简介:基因遗传病具有复杂的表型异质性及遗传异质性,基因突变可涉及点突变、片段缺失/重复、整个基因的缺失/重复、以及动态突变等众多类别。分子诊断技术使得基因遗传病可在分子水平乃至单个碱基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做出准确诊断,然而其可靠性问题成为备受瞩目的技术难点。针对不同遗传病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基因遗传病分子诊断的主流思想。基因诊断相关人员不仅要了解遗传疾病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特点,还要熟知各种检测技术的特点,合理选择。

  • 标签: 单基因遗传病 分子诊断 杂交 扩增 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85例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率X^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中,乳腺癌患者约占14.12%(12/85),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比年龄≤50岁者多见(X^2=14.43,p=o.oo);绝经期乳腺癌患者比未绝经者多见(X^2=33.27,=o.oo);病程〉12个月的乳腺癌患者比病程≤12个月者多见(X^2=8.89,P=o.oo);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距离〉2cm的乳腺癌患者比≤2cm者多见(X^2=24.04,P=0.00);伴有肿块的乳腺癌患者比不伴肿块者多见(X^2=20.64,P=0.00);左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发生率与右侧乳头溢液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76)。纤维乳管镜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3.33%(10/12)。结论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风险较高,多见于年龄〉50岁、绝经期、病程≥12个月和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2cm的患者,并多伴有肿块,临床不可忽视。纤维乳管镜对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乳头溢液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包括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后821例临床妊娠中38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F-ET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4.6%,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HP)的发生率0.6%.异位妊娠组取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因素分析发现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性疾病(PID)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胚胎移植后妇女激素水平可能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但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和微创性治疗,减少异位妊娠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HDlive技术在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产前超声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筛查异常的42例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过胎儿超声检查并随访至分娩,结合胎儿超声筛查与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中,绒双羊双胎39例,羊双胎3例。39例绒双羊双胎中,胎儿异常共28例(71.8%,28/39),其中包括双胎其一合并畸形12例(30.8%,12/39),双胎其一宫内死胎6例(15.4%,6/39),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transfusionsyndrome,TTTS)4例(10.3%,4/39),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intrauterinegrowthrestriction,sIUGR)5例(12.8%,5/39),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twinreversedarterialperfusionsequence,TRAPS)1例(2.56%,1/39);胎儿附属物异常共11例(28.2%,11/39),其中包括球拍状胎盘7例(17.9%,7/39),帆状胎盘2例(5.13%,2/39),胎盘血管瘤2例(5.13%,2/39)。3例羊双胎中,脐带异常2例,胎儿及其附属物合并异常1例。结论随着HDlive超声技术的应用,对于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及评估具有更加早期、精准、直观的优势,对胎儿的早期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超声 胎儿 单绒毛膜性 双胎 HD LIVE
  • 简介:为适应学科的发展,循证护理逐渐成为我国各个学科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趋势。而生殖医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循证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循证护理的概念,分析循证护理在IVF-ET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展望。

  • 标签: 询证护理 IVF-ET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后起床排尿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观察273个胚胎移植周期,根据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n=173例)为术后0.5h排尿,对照组(n=100例)为术后1h排尿,观察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卵等一般情况及临床妊娠、胚胎种植率,术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不孕症病因、年龄、不孕年限、接受IVF的次数、hCG日E2及P的水平、Gn的剂量、获卵数、受精率、ICSI率、优胚数及移植胚胎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50.289%(87/173),在对照组为43.000%(43/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排尿时间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