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6年2月采用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下钬激光技术,对15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男性尿道狭窄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道狭窄 钬激光 内窥镜术
  • 简介: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如累及肾脏则称为狼疮肾炎(LN),LN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但是也可以处于临床静止期.多年来,环磷酰胺(CTX)和泼尼松龙已经成为诱导治疗SLE、LN的金标准,尽管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案,每2周一次的低剂量CTX(500mg)静脉冲击治疗,共6次的方案显示出与高剂量CTX(每月1次,6次,然后每3个月1次,2次)同样有效.最近,霉酚酸酯(MMF)已经证实与CTX同样有效,但是并无安全性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回顾性评价英国中部地区三家医疗中心不同方案,比较其治疗狼疮肾炎(LN)的效果.

  • 标签: 狼疮肾炎 英国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经 静脉冲击治疗 诱导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确诊仅2例,确诊率13%。开放手术治疗9例,PCNL6例。其中4例行二期手术肾输尿管全切,2例拒绝进一步手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肾盂腺癌2例,肾盂鳞状细胞癌10例,肾盂尿路上皮癌3例。术后随访1~24个月,11例死于肿瘤全身转移、多器官衰竭,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另4例仍在随访中,目前未发现有转移。结论对于肾结石病史长、鹿角形结石、消瘦、贫血,特别是近期有腰痛加重者,应高度警惕有肾盂癌的可能,要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术中发现肾盂、肾盏有新生物或周围粘连、有肿块者应行快速病理检查。

  • 标签: 肾结石 肾盂癌 输尿管肾切除术
  • 简介:目的简化手术操作,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全膀胱切除患者15例.结果15例完全可控.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法.

  • 标签: 尿流改道 乙状结肠 原位新膀胱术 膀胱肿瘤
  • 简介:胆碱是在精子膜结构和流动性的规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且这营养素在成熟和精子的使肥沃的能力起一个重要作用。phosphatid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EMT)和胆碱脱氢酶(CHDH)的抄本,胆碱新陈代谢的二基本的酶,在人的睾丸被观察了,在这纸巾表明他们的基因表示。在现在的学习,我们探索了PEMT和CHDH基因变体的贡献到精子参数。200oligospermic和250个normozoospermic人被招募。DNA从精子,和PEMT−被提取;774G>;C和CHDH+;432G>;T多型性是genotyped。PEMT−的遗传型分发;774G>;C多型性没在oligospermic和normozoospermic人之间不同。相反,在CHDH+的情况中;432G>;T多型性,oligospermic人比normozoospermic人更经常介绍了CHDH432G/G遗传型(62%;对42%;,P<;0.001)。PEMT774G/G遗传型在oligospermic人与PEMT774G/C和774C/C遗传型相比与更高的精子集中被联系(12.5±;5.6×;106精子ml−1对8.3±;5.2×;106精子ml−1,P<;0.002)并且normozoospermic人(81.5±;55.6×;106对68.1±;44.5×;106精子ml−1,P<;0.006)。另外,CHDH432G/G遗传型在oligospermic与CHDH432G/T和432T/T遗传型相比与更高的精子集中被联系(11.8±;5.1×;106对7.8±;5.3×;106精子ml−1,P<;0.003)并且normozoospermic人(98.6±;62.2×;106对58.8±;33.6×;106精子ml−1,P<;0.001)。在我们的系列,PEMT−;774G>;C和CHDH+�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胆碱脱氢酶 磷脂酰乙醇胺 甲基转移酶 精子膜 浓度
  • 简介:Di-n-butylphthalate(DBP)是有潜力影响男复制的内分泌破坏的化学药品。然而,低剂量的DBP的繁殖效果仍然不是众所周知的,特别在分子的水平。在现在的学习,pubertal男性Sprague-Dawley老鼠是在大量剂量的口头上地管理的DBP(0.1,1.0,10,100和500 ;为30天的mgkg−1天−1)。选择结束点包括了繁殖机关重量,阴囊的组织病理学说和浆液神经质的层次。另外,proteomic分析被执行识别是在低剂量由于暴露表示到DBP的差别的蛋白质(0.1,1.0和10 ;mgkg−1天−1)。有毒的效果在高剂量的组被观察,包括睾丸和epididymides的异常开发,生精的小管,精子发生的损失和浆液荷尔蒙的反常层次的严重萎缩。有DBP的低剂量的处理似乎施加‘;浆液荷尔蒙上的刺激effect'。老鼠睾丸的Proteomics分析证明20差别表示了蛋白质。(SOD1)在这些蛋白质,在HnRNPA2/B1的表示的改变,vimentin和superoxidedismutase之中,1被西方的污点和immunohistochemistry进一步证实。一起拿,我们断定DBP的高剂量导致了阴囊的毒性,并且DBP的低剂量在在Sertoli和Leydig房间的数字和功能象变化一样涉及精子发生的蛋白质的表示导致了变化,尽管没有明显的词法变化出现了。这些差别的鉴定表示了蛋白质关于在雄的老鼠复制上位于DBP的效果下面的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雄性大鼠 邻苯二甲酸酯 青春期 DI 睾丸间质细胞 血清激素水平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开展,尿毒症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尿毒症脑病精神障碍是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抢救治疗15例老年尿毒症脑病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尿毒症脑病 抢救治疗 老年 血液净化技术 ESRD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合理性、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15例小肾癌患者进行了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病检均证实为肾细胞癌。其中男9例,女6例;中位年龄58.2岁。15例患者中2例为孤立肾,1例为双侧肾肿瘤,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2例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合并对侧肾结石,3例心脏功能及全身情况差。结果4例为开放微波消融,11例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平均接受1~3个点的微波消融(50W,每个点5~8min)。开放手术时间平均72min,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65min,出血量均较少。2例患者术后出现漏尿,放置双J管1个月后无漏尿,其余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复查,均未见肿瘤残留,术后随访10~5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是一种安全性好、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的方法,是小肾癌治疗的一个合理的选择,但目前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微波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AJCC2002年肾癌临床和病理分期为标准,选择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分期为T1a期(肿瘤最大径≤4cm)的外生型肾肿瘤1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经腹腔人路组6例,经后腹膜腔入路组9例。距肿瘤边缘0.5~1.0cm处进行局部切除。结果15例手术中14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因腹腔镜下无法彻底止血而中转开放完成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60min;术中失血量60~300ml。平均160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7d,平均5d;术后引流液300~600ml,平均420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d。术后随访5~8个月,所有肿瘤均无局部或切口、远处复发,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损伤小、效果肯定、恢复快,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 肾单位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运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评估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48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体质量组(Ⅰ组,24例),容量超负荷组(Ⅱ组,24例)。治疗前比较两组年龄、平均动脉压、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积、NT-proBNP、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两组常规透析前后检测NT-proBNP、血肌酐、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指数(theureaclearanceindex,Kt/V)值,并于下次透析前检测NT-proBNP、血肌酐、尿素氮。结果Ⅰ、Ⅱ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积、透析之前血肌酐、尿素氮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动脉压[(88.10±10.16)mmHg、(93.92±8.03)mmHg]、心胸比例[(48.80±6.11)%、(53.25±2.72)%]及NT-proBNPE(3827.67±712.12)ng/L、(5793.58±945.20)ng/L],Ⅰ组小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透析后两组问NT-proBNP[(1847.77±802.54)ng/L、(3023.58±876.56)ng/L]、血肌酐[(287.26±62.86)μmol/L、(298.86±74.57)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次透析前测NT-proBNP、血肌酐值,与上次透析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两组NT-proBNP值远高于正常值范围。结论在非显性水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NT-proBNP增高提示容量超负荷普遍存在。NT-proBNP可用来评估非显性水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容量负荷,但具有局限性,可辅助调节干体质量。维持性血液透析干体质量的确定需要查体及多项检测综合判断。

  • 标签: 血液透析 N-末端脑钠肽 干体质量
  • 简介:随着造影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对比剂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临床上曾把这种由于接受对比剂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而近年来更倾向于采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代替CIN。有研究报道在接受对比剂注射的患者中发生cI-AKI的概率为2%~25%],而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血压、肾毒性药物、高龄等)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则大大提高。

  • 标签: 对比剂肾病 急性肾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损伤防治 应用 临床问题
  • 简介:目的比较口服与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对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预防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接受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增强CT检查且肾功能轻度受损的9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口服NAC组(48例)及静脉注射NAC组(49例);其中口服NAC组患者于增强CT检查前1d开始口服NAC泡腾片(600mg/片)1200mg,2次/d,共2d,并于CT检查前1h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前1h及检查后第2天各静脉注射NAC4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2组患者均于CT检查后均立即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并自由饮水。观察2组患者使用对比剂(碘帕醇)前与使用后48h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的变化,并统计2组患者CIN发生率。结果口服NAC组患者SCr及CysC水平较增强CT检查前升高(P〈0.05),eGFR水平较CT检查前降低(P〈0.05);静脉注射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前后SCr、CysC及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后SCr及CysC水平较静脉注射NAC组升高(P〈0.05),eGFR水平较静脉注射NAC组降低(P〈0.05);口服NAC组有8例患者接受增强CT检查后48h的SCr明显升高。静脉注射NAC组有1例CIN发生,经校正的四格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7,P=0.033)。结论静脉注射NAC预防CIN的效果较口服给药效果好,临床上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CT检查前、后应静脉途径给予NAC治疗以预防CIN的发生。

  • 标签: N-乙酰半胱胺酸 对比剂肾病 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 简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占成年人恶性肿瘤的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RCC的临床诊治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对于局限性肾肿瘤的临床治疗的认识也从早期的经典肾根治切除手术逐渐转变为保留肾单位手术。两者对于肿瘤结局的影响相似,具有相同的肿瘤控制,同时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有效地保留患肾的功能[1-2]。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评分系统 保留肾单位手术 CARCINOMA 应用 肾癌
  • 简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glomerularsclerosis,FSGS)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较为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病理是局灶性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并取代相应的毛细血管袢,临床上少见合并新月体形成。新月体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和断裂,常见于新月体肾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甚至膜性肾病中亦有报道,但是在FSGS中鲜有报道。其对FSGS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本文就伴有新月体形成的FSGS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探讨。

  • 标签: 新月体 系膜基质 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 膜性肾病 SEGMENTAL
  • 简介: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双侧肾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风险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例双侧肾癌患者(14侧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R.E.N.A.L.系统评分,统计分析R.E.N.A.L.肾肿瘤评分与手术方式选择、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等的关系。结果14例次手术中,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PN)10例次,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LRN)4例次;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低、中、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6例次、6例次、2例次,行LPN分别为6例次、4例次、0例次;R.E.N.A.L.评分均值LPN组(5.8±1.9)和LRN组(8.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与LPN方法的选择有显著相关性(χ^2=30.9,P<0.05),低度及大部分中度复杂肿瘤适合行LPN。结论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能够对双侧肾癌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难易程度及手术风险进行较好评估。

  • 标签: 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肾根治性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替代法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未行扩容准备,而于手术中及手术后应用儿茶酚胺替代法治疗。结果本组15例,术中平均输液2950mL,输血或浓缩红细胞约400mL。术后禁食期间输液2500—3500mL,进食后输液500—1500mL。术后9例血压恢复正常,5例继续服用降压药血压可维持正常,1例服药后血压仍有波动。结论对于术前来不及行扩容准备的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儿茶酚胺替代法,一方面可抓住抢救时间,赢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术前、术中及术后因大量输液而造成的心、肺及血管系统的并发症,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替代法 围手术期
  • 简介:过去15年前,许多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与单纯接受免疫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相比,先施行肾切除术再接受免疫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因此减瘤性肾切除术已成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但是,随着2005年诸多分子靶向药物的相继问世,以及临床疗效的逐步提高,这一理念正在承受挑战;在转移性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人们需要重新评价肾切除术对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意义。

  • 标签: 转移性肾癌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肾切除术后 辅助治疗 舒尼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