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肿瘤EGFR靶标及靶向治疗基本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跨膜糖蛋白,包括细胞外活化配体结合区、单跨膜亲脂区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活性区,当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肿瘤生长因子毩(转化生长因子毩)等与之结合后,受体发生聚化,使细胞内区结构发生改变,活化TK区,将三磷酸腺苷毭磷酸基转移到酪氨酸残基上,发生自体磷酸化,进而活化下游信号蛋白底物及各种效应蛋白,发出有丝分裂信号,启动细胞分裂周期,最终导致DNA合成增加和细胞增殖。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生长因子 EGFR 靶向治疗 前列腺癌 小分子
  • 作者: 吴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四川 南充637700
  • 简介:结石泌尿外科医生最常面对疾病之,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南方地区,结石病发作率非常高,占到泌尿外科疾病三成以上,甚至将近五成。我国既然有着如此大基数结石患者,那么做好结石病防治工作确实是泌尿外科医生职责所在,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防治这令人闻风丧胆肾结石,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下什么肾结石,以及肾结石如何形成

  • 标签: 肾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根据SCr分别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eGFR1、eGFR2)。按GFR值将患者分为4组,即A组:CKD1期;B组:CKD2期;C组:CKD3期;D组:CKD4期;排除CKD5期患者。观察所有和各组患者eGFR1、eGFR2、SCr、CysC与GFR相关性。结果总样本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SCr、CysC与GFR呈负相关(P〈0.01)。在各组中,A组:eGFR1、eGFR2、SCr与GF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B、C、D组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P〈0.01),SCr与GFR呈负相关(P〈0.05);CysC在A、B、C、D各组中均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2、3、4期患者eGFR1、eGFR2、SCr与GFR均有相关性,但不论何期CKD患者,CysC均能准确反映其肾功能状况,且更加简便、快捷。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同位素 肾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C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对尿毒症中小分子物质清除作用,探讨HFD治疗临床必要性。方法将CHD患者49例分为组,治疗组采用F60透析器进行HFD,对照组采用F6透析器进行CHD,透析时间为4h,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NU),肌酐(SCr)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FD组和CHD组透析前,后血BUN,SCr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FD组和CHD组血iPTH,下降率分别为(72.07±13.40)%,(12.12±5.16)%,HFD组iPTH下降率极显著大于CHD组(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对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作用优于常规透析,对小分子毒素清除,者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尿毒症毒素
  • 简介:目的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L组),45例采用输尿镜钬激光碎石术(LL组),47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组)治疗。对三组结石清除率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微创方法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三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PL组78.9%(30/38),LL组95.6%(43/45),RLU组100%(47/47)。LL组及RLU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PL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25);LL组及RLU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但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需要全面的腹腔镜技术训练。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IL-24)基因转移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生制作用。方法构建携带IL-24基因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IL-24)和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对照载体(Ad.GFP),在293细胞中扩增,5%FCS/DMEM中分组培养GMC,转染Ad.IL-24或Ad.GFP,加或不加LPS(10mg/L),分别用RT-PCR和ELISA检测IL-24mRNA和蛋白表达;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系膜细胞增生活性。结果培养GMC及LPS激活GMC均未见IL-24表达。AdIL-24感染GMC后4~48hIL-24mRNA稳定表达,培养上清IL-24含量在24和48h分别为(79.00±3.61)μg/L和(98.00±2.00)μg/L。感染AdIL-24对系膜细胞增生无影响,但可显著抑制LPS诱导GMC增生。结论外源性IL-24基因转移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系膜细胞增生,Ad.IL-24可能成为针对GMC增生基因治疗方法

  • 标签: 腺病毒 白介素-24 脂多糖 系膜细胞
  • 简介:目的尿动力学来评估目前流行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1年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1年间在本院接受手术9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另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统计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各项常规指标及尿动力学检查指标,观察术式术后1年疗效。结果纳入研究患者中接受前列腺电切术68例,剜除术23例。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及等级(BOOL)、最大尿道闭合压(Pura.clos.max)、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比率(DO)、再次手术率等指标组比较无差异(P〉0.05)。残余尿、最大逼尿肌压、前列腺部尿道压、前列腺部尿道长度、早期尿失禁比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术组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及长度下降更明显(P〈0.05),但早期尿失禁比例较高(电切术组2.9%,剜除术组17.4%,P=0.034)。结论术式术后1年疗效相当,剜除术组切除组织更彻底,远期预期效果更好,但临床开展早期容易出现尿失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尿动力学检查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较为常见男性疾病,男性自40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增生,5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晚期可出现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从临床表现来看,本症可归属祖国医学“癃闭”范畴。当合并感染结石,亦可归属于“淋症”范畴。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病理基础 血瘀 肾功能不全 男性疾病 不同程度
  • 简介:目的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患者初诊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伴左肾侵犯,给予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左肾肿块较前无明显变化,行左肾肿块穿刺活检,结果为肾透明细胞癌,遂在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左肾透明细胞癌,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临床少见,但并非偶然,需要进研究来阐明者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在临床工作中亦需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认识。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肾细胞癌 第二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Celehrex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应用MTT法、RT-PCR和ELISA法检测Celebrex对PC3细胞生长作用及对COX-2mRNA、前列腺素E2(PGE2)和IL-6表达影响。结果Celebrex在定时间和剂量范围内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生长,Celebrex无论在时间-效应或剂量-效应关系上均不影响PC3细胞COX-2mRNA表达,但能明显减少PGE2和IL-6表达。结论炎症因子分泌增多可能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动力,Celebrex对COX-2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COX-2及其下游炎症因子PGE2和IL-6等表达而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挥抑制效应。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环氧化酶抑制剂 前列腺素E类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这套丛书还未走出印刷厂,就被我先睹为快,她似乎为我书房平添了弥久不散芳香,让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 标签: 丛书 健康 智慧 印刷厂
  • 简介:尿道下裂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先天性畸形,在全世界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250~300,我国发生率为4.3/i000^[1],而且逐年有上升趋势。据文献资料报道看,到目前为止,尿道下裂手术修复方法竟然200多种,同时由于患者数量增加,

  • 标签: 尿道下裂 一期手术 分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内性乳头瘤(IPB)发病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IPB临床资料.2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结果患者术后生存良好,20例获得随访3个月~12年,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IPB少见尿路上皮肿瘤,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 标签: 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IPB 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