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与继发性睾丸衰竭相比,男性生精障碍的治疗目前大都收效甚微。从激素治疗,到补充相应营养成分(抗氧化作用),很多种疗法都被尝试过了。虽然有些研究表明某些疗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疗法能够对所有患者都起效,同时又无法预测该疗法能够适用于哪类患者。先天生精障碍可能由许多不同的还未被证实的精子产生方面的缺陷引起的。深入理解这些缺陷,能够帮助我们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能够帮助我们筛选某种疗法的适用患者群。本文着眼于综述目前男性不育激素和抗氧化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成效,特别关注生精障碍的相关疗法。尽管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大大取代了生精障碍的传统医疗方法,但二者将继续齐头并进发挥作用,相互结合共同起效。

  • 标签: 抗氧化剂 激素 男性不育 精子 精子发生 生精障碍
  • 简介:患者,男性,40岁,农民.因反复尿频、尿痛、排尿困难30余年,左上腹包块4个月入院.30年前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后反复发作,未作进一步诊治.4个月前感腹胀,左上腹扪及包块,并逐渐增大.体检:左上腹膨隆,双肾区饱满,均可扪及肾脏,无叩痛,下腹正中可扪及13cm×11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KUB+IVP示膀胱巨大结石,双肾不显影.B超示膀胱结石,双肾积水.CT显示双肾重度积水,膀胱结石.血肌酐390.8μmol/L,尿素氮15mmol/L.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于2003年3月7日在连续硬膜外麻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双肾双J管引流术,取出10cm×9cm×5cm大小结石一枚,重520g,双输尿管置J管引流后腹部包块消失.术后9d拨出导尿管,排尿正常出院.术后3个月拨出双J管,复查血肌酐210μmol/L,尿素氮11.5mmol/L.随访半年患者无异常.

  • 标签: 膀胱巨大结石 尿痛 包块 肾重度积水 尿频 排尿困难
  • 简介:大概10%-15%的夫妇患有不孕不育,其中,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约占一半。部分是由男方的生精障碍导致的,但其根本原因,包括遗传性变异,仍知之甚少。迄今为止,男性不育症诊断中使用的唯一基因测试的目的是检测是否存在Y染色体长臂的微缺失或者染色体异常。各种其他单基因和多基因缺陷也己被提出与男性生育能力相关。但其致病作用仍有待验证。最近,全基因组技术和小鼠模型的大规模分析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可能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至少有388个基因与小鼠生精相关的基因被发现了。但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研究成果从小鼠转移应用到人类。

  • 标签: 遗传因素 基因 男性不育 精子发生
  • 简介: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ongenitalanomaliesofthekid-neyandurinarytract,CAKUT),在先天性器官发育畸形中发病率最高,每5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患儿。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普及,发病率在逐步上升[1]。CAKUT占引起儿童终末期肾脏衰竭病因的50%[2]。此外,CAKUT可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虽然,近年科研水平极大提高,但我们对该类疾病仍然知之甚少。从长远来看,解开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早期基因筛查,进行早期治疗,提高婴儿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 相关致病基因 产前超声检查 生活质量 早期治疗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提高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RGP)、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诊断5例,5例通过输尿管镜检查发现并诊断,3例手术探查发现.结果13例患者中,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手术输尿管瓣膜切除5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瓣膜5例.手术均1次成功,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普通肾图或利尿性肾图提示输尿管梗阻解除.患侧肾积水好转,肾功能改善.结论尿路造影为诊断本症的主要方法.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输尿管瓣膜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

  • 标签: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 尿路造影 输尿管镜 钬激光切除术
  • 简介:男人,就应该“顶天立地”!男人,就应该“所向披靡”!然而,每当您不战自败,无地自容时,每当您渴望激情,心有“欲”而力不足时,每当您鸳梦惊魂,面对“艳福”好痛苦时,每当您焦虑恐惧,期盼“性福”好困惑时,每当您知“性”有限,为“性”疯狂,身体屡遭性病的重创时,您有没有想到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厄运有可能降临在您的头上?随着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生活节奏马不停蹄,

  • 标签: 男性 性功能障碍 家庭疗法 性体质
  • 简介:男子性功能障碍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是指男人在性活动过程中,包括性欲唤起、阴茎勃起、阴茎插入阴道、阴茎维持相当时间勃起状态、射精这五个连续的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称为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异常、勃起障碍、插入障碍、射精障碍等。射精障碍又包括:射精过早、不射精和逆行射精。

  • 标签: 男性 性功能障碍 定位诊断 射精障碍 勃起障碍 病理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与性传播疾病(ST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4521例男性ST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ED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ED成因。结果治疗前3259例(72.1%)STD患者发生ED,STD高发年龄段在20-40岁,ED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病史、精神压力、并发症有密切关系(P〈0.01)。有357例ED患者的疗效不佳。结论STD患者长期未接受规范治疗,可能由于临床症状加重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引起ED;STD痊愈后,绝大多数患者的ED症状消失,但有部分患者由于心理或器质性原因,ED未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性传播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方法治疗6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54例患者得到6~40个月随访,I-PSS评分由术前的28.64±5.38降至12.86±6.03(P<0.01),残余尿量由(155.62±48.37)mL降至(35.83±9.72)mL(P<0.01),生活质量评分由5.3±0.7降至1.4±0.6(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血钠无明显改变,无电切综合征、永久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是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治疗 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患者 术前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发现,许多药物在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对用药患者的性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功能是人类生理功能中最有效应的一部分。所谓性功能障碍、紊乱或失调,是指某些原因所致使性功能及性欲亢进减退,生精及排卵障碍。现对产生男女性功能紊乱,有一定影响的药物加以介绍,希望用药者加以注意。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药物 性功能紊乱 现代医学研究 科学技术 临床发现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例经超声、CT、MRI等证实为先天性左肾缺如,合并左侧精囊囊肿,行腹腔镜左侧精囊切除术,完整切除左侧精囊及输尿管,术后病理回报:精囊囊肿及输尿管畸形。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精囊囊肿,需同时完善上尿路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畸形。对于先天性精囊囊肿合并同侧肾缺如患者,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精囊囊肿 肾缺如 Zinner综合征
  • 简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不能勃起而无法插入阴道进行性交者,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之一。过去认为ED的病因极大多数是心理性,现已证实78%的ED是器质性或器质性因素与心理性因素并存。大量资料证明:ED并非因为阴茎“失责”,而是男人躯体疾病,包括内分泌性、神经性和血管性三方面,许多药物和糖尿病等疾病也可影响ED的发生。目前治疗ED的有效方法较多。

  • 标签: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心理性 病因 器质性
  • 简介:1临床资料1999~2001年,我们采用背侧包皮带蒂皮瓣成形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12例,年龄2~12(平均4.2)岁,其中阴茎型7例,阴茎阴囊型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小儿加用基础麻醉,龟头缝线牵引,分离龟头与包皮粘连,从尿道口插入8~12号多孔硅胶尿管,距冠状沟0.5cm处作包皮环形切口,直达阴茎白膜,沿白膜游离阴茎皮肤至阴茎根部,切除腹侧纤维索条,充分矫正下屈.

  • 标签: 背侧带蒂包皮皮瓣 治疗 先天性尿道下裂畸形 儿童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手术前、后阴茎海绵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其手术前和手术后2~10个月内,采用彩超对阴茎海绵体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等进行检测。对比术前、术后上述各项血流指数的变化。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手术后的勃起效果。结果术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的平均PSV(44.6cm/s)与术前(42.0cm/s)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RI平均1.0高于手术前0.79(P〈0.01);手术后背深静脉未见血流。患者术后阴茎勃起效果良好。结论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后可改善其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从而改善阴茎的勃起状况。

  • 标签: 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 彩超
  • 简介:认知功能由主要由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能力、结构能力、执行能力等认知领域构成,如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国内报道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8%-59.18%。认知功能障碍对于需要通过自己操作来完成治疗的PD患者来说影响很大。

  • 标签: 腹膜透析 PD CKD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impairment,CI)的发生率及CI发病与非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MHD患者14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scale,MoCA)行认知功能评分,横断面调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原发病与合并症等临床数据,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白蛋白、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将患者分为CI组与无CI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80例发生CI,发生率为57.1%。CI组患者MoCA平均得分为(18.70±2.74),糖尿病肾病的合并率为41.3%,hs-CRP为(13.6±7.6)mg/L,Hcy为(29.6±6.2)8mol/L。CI组的年龄大于60岁患者比率、透析年限、合并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病比率、hs—CRP、Hcy明显高于无CI组(P〈0.05),CI组受教育年限、血红蛋白、白蛋白值显著低于无C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肾病、血红蛋白、Hcy、hs-CRP是MHD患者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MHD患者CI的发生率与国外研究结果相近。炎症、Hcy、贫血等非传统危险因素与MHD患者CI的发生相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开展,尿毒症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尿毒症脑病精神障碍是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抢救治疗15例老年尿毒症脑病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尿毒症脑病 抢救治疗 老年 血液净化技术 ESR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