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福建地区IgA肾病的流行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571例IgA肾病的流行学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发病年龄≤20以下占17.0%,21~30岁占36.1%),31~40岁占24.5%,41~50岁占21.7%,50岁以上仅为1.7%。蛋白尿发生率高达93.0%;伴高血压者15.9%0,肾功能不全者14.3%。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型最常见(占39.4%0),病理类型以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伴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最为常见(占31.9%),MsPGN占27.5%,局灶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FsPGN)占22.6%,其他类型占18.0%),肾小管间质损害以中度损害为主(71.6%)。免疫病理类型以IgAMG型占53.1%,IgAG型占21.0%,其他类型占25.9%。IgA肾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以FSGS病理类型最常见。结论福建地区IgA肾病流行学及临床病理存在一定的地区特点:老年人比例少,蛋白尿比例高,最常见病理类型是MsPGN伴FSGS,免疫病理以IgAMG型最常见,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

  • 标签: IGA肾病 流行病学 病理学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经济上的负担。DKD的综合治疗不仅可改善以白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糖尿微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同时还可以减少与之紧密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果我们能够在糖尿发生的早期开始综合治疗,就能够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并发症。即便在DKD早期,如果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使血糖、血压和血脂都达到目标,可使早、中期的DKD逆转。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综合治疗 肾脏病 心血管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主要表现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糖尿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其中约有61.7%的男性患者和59.8%的女性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发现时多已伴有糖尿高危因素,其中以肾脏损害者居多。

  • 标签: 1型糖尿病 肾脏病 防治 生活饮食习惯 女性患者 微血管病变
  • 简介:2008年6月,我科诊治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患者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6岁,左下腹间断发作隐痛5d,无恶心、呕吐,无尿频、血尿,无发热等不适,既往无特殊疾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月经正常。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外院B超示腹膜后占位,

  • 标签: CASTLEMAN病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腹膜后占位 月经正常 阳性体征 疾病史
  • 简介:Castleman(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之一,临床较为少见。1956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临床上分为局灶型CD(LCD)和多中心型CD(MCD)。组织学分为透明血管(hyalinevessel,HV)型、浆细胞(plasmacyte,PC)型、混合(mixed)型即透明血管浆细胞型(HV-PC)。由于对本认识不深,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

  • 标签: CASTLEMAN病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2008年11月4~9日在美国费城举行了美国肾脏学会(ASN)第41届学术年会,本文拟将会上有关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诊断与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肾脏病 糖尿病 防治 诊断 美国费城 学术年会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合并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院内发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老年人AKI发病率、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1~70岁、71~80岁、80岁以上的患病总人数分别是12、25、19,死亡人数分别是2、6、7,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发AKI的最常见因素是严重感染(48.2%)、大手术及介入治疗(17.9%)、心源性疾病(14.3%)。药物引起的以氨基糖甙类为主。少尿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76.7%)。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仍是肾脏替代治疗(67.5%)。结论老年人AKI以严重感染、大手术、心源性疾病为常见诱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青年人高。肾脏替代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损伤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肾脏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肾脏肾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肾衰宁胶囊,对照组口服药用包醛氧淀粉酶,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治疗45d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均降低,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肾脏肾衰竭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能明显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 标签: 血尿素氮 肾功能不全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糖尿肾脏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将90例2型糖尿(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组)46例,糖尿肾脏(DKD)组(B组)44例;另设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BP),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3组血清visfatin、hsCRP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血清visfatin与hsCRP、UAE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B组血清visfatin水平和hsCRP均明显高于C组(P〈0.01)。B组中血清visfatin水平和hs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P〈0.01)。相关性分析中,B组血清visfatin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479,P〈0.01),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血清visfatin与DKD的炎症状态以及尿白蛋白排泄有关,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晚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近几年,随着对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的研究不断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认为,西地那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西地那非与DKD的研究近况做一介绍。

  • 标签: 西地那非 肾脏病 糖尿病 肾小球基底膜 5型磷酸二酯酶 防治
  • 简介:《傅青主男女科》为清代著名医家傅山所著,包括《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青主产后编》。傅山,原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阳曲(太原)人。傅氏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精于医药。“世传先生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明亡后,隐居不仕,其医学著作不见流传,直至道光年间,才有《傅青主女科》刊行,后又有《傅青主男科》等问世。以《傅青主女科》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傅青主男科》流传较少,本文主要谈及傅氏男科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现叙述如下。

  • 标签: 《傅青主男女科》 男科 方剂 药量
  • 简介:我院收治一例肾紫斑病患者,现报告如下。女性,40岁。因左侧腰部间歇性绞痛伴全程肉眼血尿20天,于96年7月1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伴血尿,贫血貌。尿常规:RDC(++++),WBC(±)。血常规:血红蛋白9克。入院后对症治疗。症状于一周后消失,B超示;左肾积水。IVP检查左紧不显影。CT示:左肾积水,皮质厚度接近正常,可疑占位病变。膀

  • 标签: 紫斑病 运城地区 泌尿科 肾肿瘤 特发性 左肾积水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全球引起慢性肾脏发生最主要的病因,也是导致糖尿(diabeticmellitus,DM)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人群研究中,大约有45%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DKD。大量临床资料表明,DKD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是人体中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作用靶器官为骨、肾脏和肝脏,最近有研究表明其与心血管系统也有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2型糖尿病 甲状旁腺素 相关性 钙磷代谢紊乱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U)诊断早期肾结核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5例早期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IVU诊断的65例早期肾结核的影像特点是:①肾实质钙化斑;②肾盏杯口虫蛀样改变或消失;③肾乳头破坏肾盏消失,造影剂渗入肾实质;④肾盏颈狭窄,局限性肾盏积水;⑤输尿管壁虫蚀样改变,管腔狭窄。结论IVU是诊断早期肾结核最敏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肾结核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