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严重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从2001年1月-2009年12月年收治的148例小儿烧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治愈129例,占87.2%;自动出院8例,占5.4%;死亡11例,占7.4%。结论小儿严重烧伤在治疗过程中较成人更易出现并发症,恰当的处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有效促进创面快速修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小儿烧伤/治疗 创面愈合 皮肤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急性脓胸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除首先选择使用抗生素和一般支持治疗外,应用胸腔引流术和早期胸膜剥脱术二种方法治疗该病31例。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80%,恶化转院3例,放弃治疗3例,9例于引流后作了胸膜剥脱术,无一例死亡。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脓液稀薄,无包裹及一般情况差的病例,胸膜剥脱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可明显缩短病程,防止胸廓畸形等后遗症。

  • 标签: 小儿 急性脓胸 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我科在临床中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经验体会。主要内容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的护理作了详细阐述。体会静脉留置针可提高疗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缓解护患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ASAI~II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瑞芬太尼。记录术前、诱导后、切皮、结扎疝囊时的HR、MAP、SPO2变化,观察麻醉苏醒时间、并发症及氯胺酮用量。结果与术前比较,切皮、结扎疝囊时对照组的HR、MBP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的SPO2与术前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苏醒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氯胺酮用量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气麻醉平稳,苏醒快,是较好的小儿疝气麻醉药物组合。

  • 标签: 瑞芬太尼 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1例(165侧)。结果平均切口长1.5Cm-1.8Cm,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平均住院天数4天,近期阴囊水肿4例,术后预防性口服抗生素1-2天,无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无一例复发,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微创和安全经济的效果。

  • 标签: 儿童 腹股沟斜疝 横切口 疝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群轮状病毒(RV)引起小儿急性腹泻特征。方法采用RV诊断试剂分别在秋冬季节对216份急性腹泻婴儿的粪便,采用金标快速试剂盒检测RA。结果在216例有腹泻症状的婴幼儿粪便中检出78例RV阳性标本36.2%,其中8-10月份检出40例RV阳性粪便占5127%(40/78)0.5-2岁年龄段RV阳性59例占78.38%(59/78),检出男性RV阳性病例59例阳性率36.42%(59/162)女性RV阳性19例阳性率为35.18%(19/54)。结论由A群RV引起的婴儿急性腹泻集中在8-10月份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为A群RV感染的高峰期。

  • 标签: 轮状病毒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配伍异丙酚在小儿甲状舌骨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择期甲状舌骨囊肿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配伍异丙酚行全凭静脉复合全麻,对照观察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及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而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更稳定,苏醒更迅速、更安全。结论瑞芬太尼配伍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甲状舌骨囊肿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小儿 全凭静脉复合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46例4~46个月的法乐氏四联症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结果1例死亡。术后低心排者2例,灌注肺2例,肺炎、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1例,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小儿儿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有其特殊性,术中操作应准确轻柔,疏通右室流出道切除隔束、壁束不宜广泛,室缺及右室流出道补片大小应适合。术后正确补充血容量,加强心功能支持。肺动脉发育情况及左心功能是影响手术疗效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法乐氏四联症 婴幼儿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臀肌挛缩症(GMC)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0例患儿行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儿髋关中立位屈曲活动度均在100°以上,内收大于10°,能双下肢并拢下蹲。本组优27例(90.3%),良3例(9.7%),优良率达100%。结论对患儿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与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儿童 臀肌挛缩症 早期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黏膜下切除术(EMR)的护理。方法对32例小于8岁的结肠息肉患儿在内镜下行EMR,并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MR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方法,熟练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黏膜下切除 护理
  • 简介:(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儿科050091;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理疗科050091)摘要目的观察加减银翘散方治疗小儿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加减银翘散方治疗小儿慢性湿疹24例,每日1剂,5d为1疗程,共四个疗程。结果56例痊愈20例,显效1例,有效0例,无效1例,复发2例,有效率87.5%,复发率9.52%。结论加减银翘散方治疗小儿慢性湿疹,疗效肯定。

  • 标签: 加减银翘散方 小儿慢性湿疹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采自制缝合针在腹腔镜下治疗的3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随访时间为8-30个月,术后疝复发2例,对侧隐性疝(亦称异时疝)3例,切口线结异物感6例,阴囊积液2例,未发生脐部戳孔疝、戳孔处血肿、内脏损伤、气腹相关并发症及术侧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仍存在一定复发及并发症。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腹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可逐步减少其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复发 并发症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膏配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240例腮腺炎患儿,在常规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自制中药膏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好转3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9.2%,对照组治愈58例,好转49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3.04%,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自制中药膏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药源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便于同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膏 外敷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44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硫酸镁深部肌肉注射,每日2次,使用3天。结果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罗音消失天数均小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硫酸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肌外移跟腱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26例38足患儿术前给予完善的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进行相关康复护理。术后早期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练及康复指导。结果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23例(31足),占81.5%;良3例(4足)占10.5%;优良率为92%,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前制订严密的护理计划,手术前、后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胫前肌外移 跟腱松解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