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专职人员选择与岗位培训、强化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延长使用寿命减耗增效合理利用资源。方法加强专职人员选拔和理论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演练。结果有效提高了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心及技术操作水平。加强维护保养、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以养代修减少了维修费用,利用有限医疗设备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内镜专职人员选择 岗位培训与管理 延长内镜使用寿命 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广东省医院腹腔消毒灭菌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其消毒灭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问卷及电话调查方式,对广东省69所医院腹腔消毒灭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三级与二级医院间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低温灭菌、戊二醛浸泡灭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碱性强氧化剂低温灭菌及甲醛熏箱消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或因连台手术器械不够周转,仅有35所医院均达到灭菌要求。结论除择期的第一台手术外,腹腔消毒灭菌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管理。

  • 标签: 腹腔镜 消毒 灭菌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诊疗中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7755例患者实施无痛诊疗,与麻醉医师、医师进行各种诊疗配合,并按操作流程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7755例患者经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等处理,80例出现轻微的呛咳、屏气等反应,9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各种诊疗,术后患者的满意率在99%以上。结论无痛诊疗是一种舒适的诊疗方法,诊疗过程可能出现并发症,经过严密的护理及观察,能显著提高无痛诊疗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 标签: 无痛诊疗 消化内镜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应用心理护理有效消除了消化检查及治疗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检查治疗主动性和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检查治疗时间、促使检查治疗工作顺利完成。降低检查和治疗的并发症。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 检查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小儿结肠息肉黏膜下切除术(EMR)的护理。方法对32例小于8岁的结肠息肉患儿在内下行EMR,并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MR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方法,熟练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黏膜下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治疗鼻腔顶部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鼻腔顶部顽固性出血的患者16例,采用鼻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止血。结果1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鼻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治疗鼻腔顶部出血疗效确切。

  • 标签: 鼻内镜 膨胀止血海绵 鼻出血
  • 简介:摘要通过对鼻患者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对术后局部出现不适症状有很好的护理对策,减轻了患者的心理焦虑,缓解了术后的痛苦,促进康复。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下腺样体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20名患者实施鼻腺样体切除术,评价术后及随访效果。结果20例全部一次性切除,切除平均时间4.6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鼻下腺样体切除术效果肯定,可为首先治疗方法。

  • 标签: 腺样体 内窥镜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186例(73.8%),好转56例(22.2%),无效10例(2.7%)。总有效率96.0%.无效病例中多为中鼻道瘢痕粘连、筛窦区瘢痕粘连、窦口闭塞、上颌窦开口闭塞、中鼻道引流不畅。手术并发症7例其中上颌窦开口狭窄或闭锁4例、眶淤血1例、鼻腔粘连2例。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准备充分,熟练的麻醉技术,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鼻内镜术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监视鼻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0°鼻及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90例术后1~3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均消失,2例合并鼻窦炎保守治疗2个月后痊愈,随访1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术中损伤小,无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肥大 低温等离子射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方法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眶上锁孔入路,辅助显微技术切除颅咽管瘤11例。其中鞍-鞍上型2例,鞍上-视交叉周围-脑室外型8例,脑室内-外型1例。结果术后复查MRI,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残余瘤体给予放疗,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2.3年,肿瘤复发1例。颅咽管瘤术前原有症状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辅助眶上锁孔入路能清楚显露颅咽管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了显微手术的精细度与安全性,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咽管瘤 内窥镜 眶上锁孔入路 手术方法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有效的间接眼底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中玻璃体腔注气护理病人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一2009年5月收治的68例间接眼底直视下手术同时玻璃体腔注气的方法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探讨。结果出院后随访3~6个月,68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较轻。结论加强间接眼底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中玻璃体腔注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间接眼底镜 直视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腔注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防护意识,减轻职业损伤。方法分析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注意自身防护,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结论采取主动、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供应室人员自身职业健康。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率,预防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 供应室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正确洗手重要性的认识,正确执行洗手和手卫生消毒的方法,以减少医源性感染。方法采取六步洗手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培训。结果未经培训的工作人员洗手知识缺乏,洗手意识淡薄,洗手规范性和依从性低,而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明显提高(培训前后比较,P<0.05);同时手卫生监测结果亦有改善。结论正确洗手能有效地改善手部卫生,从而减少医院感染机会。正确的洗手有效提高了洗手的合格率,而便捷的设施以及高效、迅速、使用方便的手卫生产品是保持有效洗手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洗手 消毒供应中心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狠抓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管理,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各环节质量管理。结论提高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并保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根据WS/T310.2009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实施快速生物监测。目的加强对外科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按照WS/T310.2009规范要求在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快速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

  • 标签: 快速生物监测 应用 灭菌 质量追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供应产品的质量,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权利。方法从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日常的工作中找出护理人员因不细心,不负责等给患者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的案例,对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科室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供应物品质量大大提高,临床科室对我科工作满意度提高到99%。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需消毒或灭菌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地方,特别在处理传染病人使用过的物品时,其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称职的消毒人员不仅要铭记自己的职责,还要提高法律意识,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标签: 消毒 法律 对策
  • 简介:摘要科室自备包是各科室根据科室需要及特点进行自行包装并送交消毒供应室灭菌的物品,由于各临床科室缺乏专业指导和监管,自备包的质量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参照2009年卫生部颁发的新版《消毒技术规范》,我院于2010年4月上旬开始逐步取消科室自备包,改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供应。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科室自备包 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