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实践教学中,对护理专业的884名学生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进行教学,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84名学生考核结果操作步骤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6.8%;占82.6%;90%以上学生认为利用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操作能力。结论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教学,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较好地掌握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同时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由塑胶制成,进针角度、力度、深度与真人有所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盲目追求穿刺成功率,注重操作规范性,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 标签: 头皮静脉 输液法 实践教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媒体在《护理基础》中专护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16名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就《护理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8%学生对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感兴趣,70.6%学生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护理基础》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优势在于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图文规范、声像清晰”增强了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不足片面追求动画效果,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学生长时间地注视容易产生视疲劳。结论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护理学基础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本科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8级护理专业二个本科班共171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教学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3.15±5.34,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56±6.82。两组学生平均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本科《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教学的满意度,促进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外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优质的服务一一人文关怀。方法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注重传播技巧与心理沟通。结果人文关怀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护患关系更融洽,通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结论高超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提高整体护理的关键。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不同等级医院儿科医疗纠纷特点及医务人员有关医疗纠纷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儿童医院、矿山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等共126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疗纠纷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儿科医疗纠纷的产生有自己的特点,儿科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了解。结论应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识,通过加强医患沟通等手段,提高儿科医护人员预防和干预医疗纠纷的主动性。

  • 标签: 儿科医疗纠纷 认知 医护人员 调查
  • 简介:摘要生理学是一门医学主干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文章针对生理学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生理学教学改革,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来福接头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年龄3个月至5岁,均使用BD公司生产的24GA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输液中应用可来福接头,输液结束后不需要封管;对照组在输液中使用肝素帽,输液结束后用24u/ml肝素钠盐水3ml封管。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留置1-5天,易回血。观察组留置5-7天,不回血,不易堵管。结论在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连接可来福接头,可延长留置时间,明显降低堵管的发生率,对保护血管、减轻患儿痛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可来福接头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护士在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解剖学应用到儿科静脉穿刺学习中,将穿刺技术与解剖学紧密结合,指导护士解决穿刺中经常与到的问题,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解剖学 静脉穿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加强职业防范意识,减少了各项损伤,加强护士的素质和医院的管理,保证了护士的健康。

  • 标签: 儿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范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重要性。方法对60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排号、等候输液。观察组采用排号、交流、沟通、根据所需提供服务,然后输液。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7.00%,3.00%和96.3%,而对照组分别为87.33%,12.67%和84.6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可提高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率,减少患儿的痛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主动性 人性化服务 儿科门诊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氟康唑在预防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中未采取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的患儿(对照组)30例,采取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的患儿(预防组)28例,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肝功能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4例(13.3%),预防组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预防组肝功能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的患儿,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可有效减少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几率,改善预后,且无明显肝功能损害。

  • 标签: 儿科 重症肺炎 抗真菌药 氟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而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对112例肺部病变(肿块63例、结节41例、实变8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采用22G穿刺针,精选最佳层面进针多部位取材,活检后行瑞-姬双染色,根据细胞学特征及结构特点及组织学检查,个别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结果穿刺成功率99.1%,在112例中,肺恶性肿瘤74例,穿刺敏感性91.1%。特异性76.9%,假阴性8.9%,良性病变27例,均经手术及随访证实。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为临床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肺癌 针吸细胞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OSF中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此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从上皮、间质、腺体和肌组织四方面观察早、中、晚期OSF治疗前后病理学形态和微血管的数量及密度的变化。结果病理形态和微血管密度显示丹参治疗后各期OSF有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治疗OSF有明显疗效,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口腔粘膜纤维病变 微血管 丹参
  • 简介:摘要护理改革是加强医院管理和改进服务的改革。卫生部决定,自2010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最终实现“服务改革大局、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标。

  • 标签: 示范工程 基础护理 满意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细节管理来落实基础护理。结果抓好基础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是提高全程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服务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每季度对在院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护理服务策略,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需求。结论只有在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基础上,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及时的健康知识宣教,才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