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性反应相关,主要是吸烟.近年来国内外对COPD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日益重视.2004年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提出了COPD的治疗目标:防止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治合并症,防治急性发作以及降低病死率.主要的目标是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专业医师要不断提高COPD认识,了解COPD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监控,宣传COPD是能治疗的疾病的观念.另一方面,为COPD患者提供所有的这一方面的信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戒烟,避免职业和环境污染,除宣传教育外,诊治方面有以下进展[1].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诊治进展 异常炎性反应 进行性发展 2004年 气流受限
  • 简介:胃肠道的运动过程是由神经、平滑肌细胞和激素等因素参与,并通过高度复杂的机制进行调控的。胃肠运动功能有障碍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胸痛、吞咽困难、反酸、烧心、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老年人是胃肠动力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其引起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人 胃肠动力性疾病 诊治 胃肠运动功能 平滑肌细胞
  • 简介: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酸中毒及有害气体吸入等多种因素打击以后出现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严重者可形成肺不张,甚至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经科学研究者和临床专家不断探索,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明确了炎症是ALI的本质所在,即以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肺泡上皮广泛损伤为其病理特征。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老年患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弥漫性肺泡损伤 诊治
  • 简介: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上海地区而论,2000年人均寿命达76岁,其中男性74岁,女性78岁;7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已突破102万.这一方面归功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卫生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也带来劳动力不足和疾病谱改变等若干社会问题.胃癌在老年人实体瘤发病谱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老年腹部肿瘤防治的重点病种[1].本文将次第介绍近年来在该领域研究中的若干结果和进展.

  • 标签: 关键问题 老年胃癌 70岁以上老年人 诊治 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
  • 简介:多脏器功能裒竭(mutipleorganfailure,MOF)系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或相对正常情况下,由于严重感染、败血症性休克、创伤、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致病因素导致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同时或相继发生衰竭。对于各种慢性疾患引起各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一般不应称为MOF。MOF尚有急性和可逆性的含义。MOF病死率甚高,而且治疗费用昂贵,老年人MOF已是当前危重病医学巾最引人瞩目的研究课题,其中高年龄则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对第一个器官衰竭以外其它器官功能变化的警觉,Bone等提出采用多器官功能不全和障碍综合征(muhipleorgandystfunctionsyndrome.MODS)一词,以冀做到早期识别与早期防治。

  • 标签: 多脏器衰竭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不全 诊治 败血症性休克 脏器功能不全
  • 简介: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年发病及死亡数尚无精确统计,较可信的测算每年因肝癌死亡者近50万人.其中约1/4发生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另外还与丙型肝炎有关,所以肝癌多合并肝炎或肝硬化.这些患者往往因年迈、肝病病程长、合并症多而病情复杂,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难度.

  • 标签: 70岁以上 肝癌病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诊治 原发性肝癌 诊断和治疗
  • 简介:LYG为1972年Liebow等首先报道,认为主要是由皿管中心性淋巴组织增生和血管炎性浸润引起。1988年Caneard通过电镜及组织学研究发现本病有T淋巴瘤的特点,但近年来发现淋巴样细胞具有B细胞特征,约20%(12%~47%)患者最终可发展为播散性淋巴瘤。目前认为本病归类于类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但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 标签: 肉芽肿性血管炎 淋巴组织增生 诊治 老年 EB病毒感染 T淋巴瘤
  • 简介:2001年10月12日,我国卫生部依据世界卫牛组织(WHO)所倡议的“骨与关节十年”要求,举办了“世界关节炎同”宣传活动,并决定设立“卫生部关节炎防治教育计划基金”。在该誉金的支持下,组织国内骨科和风湿病科专家起草并公布了“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为全国医师进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诊治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指南(草案)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治疗OA临床需求,诸多方面亟待更新和完善。鉴于这一现实,中华医学会一目科学分会于今年年初起,又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外OA诊治指南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首版指南进行更新与修改,并于今年的中华骨科杂志第十期正式发表2007年版本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并明确提出,该版本仅作为学术性指导意见,

  • 标签: 骨关节炎 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 解读 宣传活动 教育计划
  • 简介: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state—HCS)又称血栓前状态(Prethmmbotiestate)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出血、凝血和抗凝纤溶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

  • 标签: 血液高凝状态 老年 纤溶系统 血栓前状态 凝血 抗凝
  • 简介: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损害和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老年高血压问题也日益突出.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1],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合并靶器官损害及伴随临床疾病多见,给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带来很多困扰.

  • 标签: 老年高血压病 诊疗 心脑血管损害 心血管系统 人口老龄化 靶器官损害
  • 简介:肺癌是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又属于老年性疾病,50%以上晚期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5岁以上。最近流行病学调查及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SEER)资料显示诊断时美国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已达到71岁。

  • 标签: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EPIDEMIOLOGY 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年龄 老年性疾病
  • 简介:衰老是指机体所有器官机能减退和储备能力的下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皮肤衰老作为机体整体衰老的一个部分具有特殊的意义。皮肤衰老主要分为内源性衰老和外源性衰老两种形式。内源性衰老是由于机体内不可抗拒因素(如重力、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随机体衰老而改变)及遗传等因素所引起。

  • 标签: 皮肤衰老 机体内 储备能力 机能减退 自然规律 机体衰老
  • 简介: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最新一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指南迄今有3年多,该指南对于指导各级医院医师规范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鉴于本指南宣传不够,在临床医师中知晓度不高,同时一些医师没有很好执行本指南,可能会导致诊治偏差。笔者对于临床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该注意几个重要问题在此作一评述,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规范诊治 医院医师 临床医师 骨矿盐疾病 中华医学会
  • 简介:恶性淋巴瘤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大类。NHL的发生率是HL的6倍,而且NHL的高峰发病年龄是老年人,HL的高峰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因此本综述主要讨论NHL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预后、治疗及研究进展

  • 标签: 60岁以上老年人 恶性淋巴瘤 诊疗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年龄 NHL
  • 简介:衰老伴随着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整体功能减退,从而更易受疾病侵害甚至死亡。而自噬则是帮助细胞抵抗恶劣条件的一种细胞质内分解代谢的过程,损坏的细胞成分通过自噬进入溶酶体或液泡,分解成用来合成蛋白质和细胞修复的原料。研究表明,在许多器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噬通量降低[1],同样的,自噬能通过改善蛋白质内稳态和线粒体内稳态,防止器官慢性退化,延长寿命[2],显然,自噬在衰老病因学研究中及抗衰老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自噬影响衰老和寿命的新进展作一相关综述。

  • 标签: 抗衰老机制 自噬 合成蛋白质 分解代谢 体内稳态 细胞质
  • 简介:近年来对某些衰老学说及相关问题有新的论述,我们考虑结合衰老定义探讨衰老学说的某些研究进展,将有助于从宏观方面研究衰老与衰老相关的增龄性疾病发病机制、抗衰老以及某些老年病的防治.首先想指出2014年Moskalev[1]在英国细胞周期杂志上综述衰老及寿限的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geneticsandepigenetics)研究进展.提及衰老的进化性学说,指出寿限保险基因(废弃体细胞学说,disposablesomatheory).

  • 标签: 衰老学说 表观遗传学 发病机制 细胞周期 细胞学说 SOMA
  • 简介: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虽然这句话是经验之谈,但不得不承认步履蹒跚的确是老态龙钟的标志.人人老年,腿部的运动机能较之手臂等运动器官早衰.人到中年后,腿部肌肉开始衰老,骨质逐渐疏松、软化,弹性韧性降低.腿部肌肉结实与否逐渐成为评估健康长寿的重要标志之一.事实上,由于人过中年后,机体肌肉每年以1%~2%的速度衰减[1],因而逐渐造成了老年人行走、爬楼梯、上台阶、起立和大小便的困难,这不仅夺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迫使他们过上一种不健康的久坐生活.

  • 标签: 肌肉 衰减 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长寿 人老腿先老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