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炎症特征,为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支气管扩张患者48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n=306)和非老年组(n=181),比较2组患者临床、检验、肺功能及影像检查资料及诱导痰、外周血CRP、PCT及IL-17等水平。结果老年组相较非老年组病程长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发热、胸痛、气喘发生率及SGQR评分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肺过度充气、透光度增高、肺大疱和肺气肿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1),FEV1%pred值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诱导痰IL-17及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可发生于各年龄,老年患者相比非老年患者临床症状重、炎症指标高、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差。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扩张 临床特点 炎症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炎症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137例,分为老年组(n=92)和非老年组(n=45),收集并比较2组的临床、检验、肺通气功能及影像检查等资料,检测外周血清IgE、IL-4、IL-13及IL-17等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老年组的首发年龄高于非老年组,有明显的季节发作性;老年组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为主;而非老年组以发作性喘息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老年组肺过度充气、肺透光度增高、肺大疱、肺气肿和气管壁增厚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发生FEVlpred%的下降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比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O.01);老年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IgE及FeNo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外周血清L-4和IL-13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及炎症等各方面具有其特征,更倾向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并发生气道重塑。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哮喘 临床特征 炎性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CD39/ATP轴与哮喘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OVA致敏和激发模式建立Th2优势哮喘小鼠模型;采用LPS联合OVA致敏和OVA激发模式建立Thl7优势哮喘小鼠模型;将CD39抗体经鼻滴入至Th2优势哮喘小鼠,建立CD39阻断的哮喘小鼠模型.实验设立正常对照组、Th2优势哮喘组、Th17优势哮喘组以及CD39阻断组,每组小鼠各10只,共40只.分离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CD39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炎症小体分子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ATP、IL-1β的含量.结果Th17优势哮喘组以及CD39阻断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明显下调,与之对应的是:炎症小体中NLRP3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上调和肺泡灌洗液中ATP、IL-1β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与炎症小体活化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推测CD39/ATP轴在调控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CD39 ATP 巨噬细胞 炎症小体
  • 简介: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除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等极少数病种的病程进展较快(2~3年),绝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程缓慢,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disease,PD),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等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是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异常聚积,这些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的神经元细胞体并没有明显减少,而细胞的突起部分却明显变短或消亡,这种处于病态的神经元可长期存活,逐步丧失其生物功能,用目前经典的细胞死亡理论,即坏死或凋亡[1,2]。

  • 标签: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衰老 病程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氏病
  • 简介:目的研究EPO在ALI中发挥的作用,以及EPO对肺损伤的作用是否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旨在通过研究ALI发病及治疗,降低ALI尤其是老年危重ALI的死亡率。方法体内复制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18只:Con组、Vehicle组、LPS组、LPS+EPO组。小动物CT及HE染色观察其炎症表现,炎症因子检测分析对炎症反应的影响,Realtime-PCR、Western-blot及ELISA分析NLRP3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小动物CT评估发现,LPS暴露24h后可引起肺组织CT值明显增加,经EPO处理后可减弱CT值的增加(P〈0.05);HE染色提示,LPS暴露小鼠的肺组织中可以观察到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及支气管壁增厚和间质水肿等病理损伤,EPO预处理可改善炎细胞浸润和病理损伤程度(P〈0.05)。LPS处理可诱导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经EPO处理组IL-1,CCL2,CXCL5表达增高情况有所抑制(P〈0.05)。LPS处理后,NLRP3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有所升高,EPO可以降低其升高趋势(P〈0.05);LPS促进IL-1和IL-18的表达,而EPO可抑制上述表达增高。结论EPO降低LPS诱导的ALI及炎症反应进程,EPO对ALI的保护作用与NLRP3炎症小体相关。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炎症小体 NLRP3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基础组(n=36)和实验组(n=36),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14d,并以22例健康老年人做对照。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心电图ST改变,以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1)14d治疗后,按照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实验组较基础组总有效率增加(19〈0.05);(2)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血浆ET水平升高(P〈0.05);治疗14d后,与同期基础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IL-1、sICAM-1,以及血浆ET降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炎症因子 内皮素
  • 简介:当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群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6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为城乡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0.3%,而脑血管与心血管疾病基础多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肌少症这个概念最初由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肌肉减少现象[1]。2011年,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与衰老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2]。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5亿[3]。肌少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数据显示西方国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20%[4]。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和残疾的风险及全因死亡率[5],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在某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中,患者因慢性消耗而引起肌肉量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类风湿性恶病质[6]。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否也会引起肌肉减少,肌肉减少是否影响肌少症病情发生发展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将从横断面研究和长期观察性试验入手,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和肌少症之间的关系。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肌肉 类风湿关节炎 数据显示 老年人 功能减退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on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肺部疾病,肺功能呈进行性进展,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目前为止,COPD仍然是一个严重并且日益突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到2020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病机制 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正常衰老过程中内分泌系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性改变,老年人(≥60岁)由于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发生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几率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和减少死亡率具有切实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老年人 诊疗 人均寿命 衰老过程 人口老龄化
  • 简介:国家统计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大陆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同比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增加了2.93%,基本接近2010年联合国人口年鉴的预计,显示我国人口正迅速老龄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由于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占用了近50%的社会医疗资源,对国家、社会乃至家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延缓衰老,健康安度晚年,整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科学界刻不容缓的任务。

  • 标签: 延缓衰老 老年性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统计局 自噬 社会医疗资源
  • 简介:夏翔教授悬壶济世四十余载,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特别是对一些经过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更是手到病除,深受病家的信赖.他除了准确无误的辨证思路外,还有一些经多年临床验证而形成的疗效独特的'药对',可谓'如虎添翼'.有幸成为夏老师的学生,笔者临证学习,颇有感触.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抗生素治疗 药对 教授 夏翔 疗效显著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COPD)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在2010年COPD全球发病率为11.7%,中国发病率为13.6%。由于吸烟、空气污染、老龄化等原因,COPD在全球的发病率仍然有上升趋势。

  • 标签: 稳定期 香烟烟雾 急性加重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乙型流感病毒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肠过细菌的变化,了解COP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应用粪便培养方法,观察64例老年缓解期COPD患者肠道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井设正常对照组.结果COPD组梭状杆菌较正常组多(P<0.05),大肠杆菌及类杆菌数量均较正常人减少(P<0.001及P<0.01).结论老年缓解期COP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经常使用广诺抗生素以及长期缺氧导致胃肠道瘀血有关,是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 COPD患者 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 缓解期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引起的[1]。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但其他环境暴露如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起了重要作用。除了上述暴露,宿主因素也有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慢阻肺 噻托溴铵 慢病管理
  • 简介:四连接素(tetranectin,TN)于1986年在人类血浆中发现,是凝集素家族C型的成员之一。最初认为TN结构是由四条相同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连接而形成的四叠体,四连接素的命名也由此而来。后来用化学交联法分析发现TN实际为三叠体结构。在血浆中被发现不久,TN即被发现其浓度改变与多个恶性肿瘤有关。

  • 标签: 连接素 非肿瘤疾病 蛋白 化学交联法 共价连接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4例脑梗死(CI)、53例脑出血(CH)的尿酸指标与53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血清尿酸水平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心肌梗死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显著,脯梗死组、脑出血组也与对照组有一定差异。结论尿酸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尿酸 心肌梗塞 大脑梗塞 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disease,CVD)患者穿通静脉反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管外科收住的CVD手术患者72例(114条患肢)的临床资料,主要为患肢的临床分级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穿通静脉的位置、数目、内径、反流时间、反流峰速、反流均速及反流指数),进一步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多发于小腿内侧,其数目、内径、反流时间、反流峰速、反流指数与临床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43,0.41,0.45,0.34;P值均<0.05),临床分级与反流均速显示的相关性弱(r值为0.21;P值为0.001)。结论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表分级的进展,伴随着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IPVs)数目增加、内径增宽、反流时间延长、反流峰速增加、反流指数升高。

  • 标签: 穿通静脉 慢性静脉疾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中中性粒细胞特定的表型变化,为老年COP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n=24)随机分为空气AIR组(n=12)和香烟烟雾CS组(n=12),通过吸入香烟烟雾建立了COPD肺气肿模型,造模时间总计16周。HE染色评估CS诱导的肺气肿程度,BALF中瑞氏染色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leavage-Caspase-3表达,流式分析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长期CS暴露组小鼠肺组织的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统计分析提示CS暴露组平均线性截距(MeanLinearIntercept,LM)值显著高于AIR组(P〈0.05);CS暴露组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免疫组化提示CS暴露组c-Caspase-3阳性的天青色颗粒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提示,CS组的CD11b+CD66b+双阳性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结论CS诱导COPD小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凋亡增加,其中以CD11b+CD66b+双阳性中性粒细胞表型增高为主。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中性粒细胞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