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过去被认为是老年人多发颈椎病,近年来不仅老年人多见,而且年轻人也容易发病,甚至某个中学竞有20%以上中学生患颈椎病报道。主要有以下因素所致:1.当今生活方式转变,参与电脑与网络活动者日益增多,尤其是年青白领和学生们;加之高速公路发展和驾车族增加等,均易因为长时间屈颈和颈部外伤而诱发或加剧颈椎病发生。2.由于城镇人口大量流人,原有的体力劳动人群逐渐转向知识型或半知识型发展者增多,以致伏案工作和/或接受冉教育者成倍增加,工作时间大大超过人体正常代偿机能,从而成为颈椎退变多发另一重要因素。3.与体育运动和健身措施不当有关,实践证明,伏案一天后,再去做过多、过度颈部体操和练功不仅无助于颈部保健,反会促使和加剧颈椎退变。

  • 标签: 老年颈椎病 防治 颈椎退变 中学生 生活方式 网络活动
  • 简介:骨质疏松症防治应纳入国家卫生保健体系,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和医学领域对骨质疏松症防治重要性认知度仍然需要推进。近20年来,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研、诊断工具、防治药物临床应用和伴随科普、专业宣传教育活动,使骨质疏松症防治在医学界和公众认知方面已有一定改善,在一些医院也设立了骨质疏松症诊疗为主专病和专科门诊,但在适应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健康保健需求方面仍然不足。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防治药物 卫生保健体系 流行病学调研 宣传教育活动 人口老龄化
  • 简介:人体可保持自身稳态(Homeostasis,体内平衡、自身功能稳定)功能稳定,是保证生命活动和延长寿命关键,氧化损伤及促炎因子反应是机体稳态两大有害因素,氧化一免疫一炎症连锁反应也是衰老机理之一。机体可保持终生抗氧化、抗炎功能稳定,有利于机体稳态稳定,从而有利于健康及延寿。

  • 标签: 抗氧化 延寿 抗炎 保健 机体稳态 连锁反应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45~55岁为第1个高峰,65~75岁为第2个高峰。老年女性是乳腺癌患者中特殊群体,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内科基础疾病多,对手术、放化疗甚至内分泌治疗不能耐受,因此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在临床上已然成为一大难点。中医药治疗老年乳腺癌有着不良反应少、接受度高、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优势,本文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临床特点 中医论治 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 老年女性
  • 简介:胃肠道运动过程是由神经、平滑肌细胞和激素因素参与,通过高度复杂机制进行调控。胃肠运动功能有障碍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胸痛、吞咽困难、反酸、烧心、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老年人是胃肠动力性疾病高发人群,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影响下,其引起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极大地影响疾病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人 胃肠动力性疾病 诊治 胃肠运动功能 平滑肌细胞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重建异常代谢性骨病。骨重建异常主要表现在骨转换中出现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异常活跃,或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明显衰退,前者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疾病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后者主要见于老年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显著,是我们临床诊治骨质疏松症主要服务人群。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骨吸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脑诱发电位变化,探索其发展为痴呆脑诱发电位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象为患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NC组)两组.结果23例MCI和29例NC完成了基线脑诱发电位检查.与NC组相比,MCI组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P3靶波幅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P3靶波幅判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判别总正确率为7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脑诱发电位指标对MCI是否发展为痴呆有显著性预测作用.结论脑诱发电位检测有助于了解MCI脑电生理变化,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P3靶波幅降低对MCI具有诊断价值.本研究未证实4种检测脑诱发电位指标对预测MCI发展为痴呆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认知障碍 诱发电位 痴呆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Bobath手法治疗和头针结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头针结合Bobath治疗,对照组常规Bobath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抗痉挛效果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优于单纯Bobath手法治疗。

  • 标签: 头针 BOBATH法 脑血管意外 痉挛
  • 简介:1关于应激与亚健康相关性1.1亚健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以及后来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体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也称病前状态、临床前期、潜病期。由于现代人类社会环境恶化加剧和运行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紧张和压力,这些压力通过心理生理过程转变成为人体应激状态或称之为亚健康胁迫。1.2亚健康分布及其影响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应激状态 同源性 衰老 生化 人类社会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经临床、结肠镜确诊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相关资料,89例患者均在腹痛症状出现后10天内行全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经临床、结肠镜确诊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者90例,其中男25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2.6,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73.31±6.63)岁,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血便,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一过型者86例,狭窄型4例,无坏疽型。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老年病人出现急性腹痛、便血时,及时结肠镜检查对明确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和分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炎 缺血性 结肠镜检查 腹痛 便血 老年人
  • 简介: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脑卒中类疾病,发病后30d内病死率高达30%~50%,幸存者也通常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后遗症,同时全球每年约新发200万脑出血患者[1]。脾脏摘除后伴发脑出血且对神经保护作用病例报道国内外极为少见,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完善,学科之间交叉与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其脾脏摘除后伴发脑出血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报道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脾脏摘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复习文献探讨该病神经保护机制。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文献复习 伴发 脾切除后 神经功能缺失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评估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PTCA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1999年3月427例PTCA患者,其中甲组(≥60岁)284例和乙组(《60岁)143例.记录术前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TIMI血流3级及无严重并发症.结果与乙组比较,甲组女性比例显著增多(28.5%比11.7%,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P《0.05)和多支病变(P《0.005)增多.两组PTCA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甲组15例和乙组2例手术失败,除甲组1例术后残余狭窄》30%外,其余均因导引钢丝不能通过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阻塞病变所致.结论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PTCA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与年轻患者相似.

  • 标签: 年龄 PTCA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冠心病
  • 简介: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平均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是每个社会不可避免历史演变过程.老年人口在全世界呈迅速上升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上海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4.67万,占常住总人口18.98%,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99.49万,占总人口14.8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37.62万.2003年与2002年相比增加老年人口为5万人,比预期2万人要多得多.老年人寿命期望值延长是一种社会进步表现,但是老年人中慢性病状况也很普遍,特别是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营养 健康 蛋白质 脂肪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bonelymphoma,PLB)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PLB患者X线、CT、MⅪ表现。结果23例PLB单发,分别位于股骨6例、髂骨9例、眩骨2例、胫骨2例、颞骨1例,耻骨支1例,椎体2例;3例PLB多发,1例同时累及双侧髂骨、一侧骶骨;l例股骨、胸椎及附件、肋骨同时累及;另外1例同时累及双侧股骨远端。26例患者中溶骨型17例,混合型6例,硬化型3例,病变M对表现为T1WI呈或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等高信号,肿瘤可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PLB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可单骨、多骨发生且具备一定影像学特点,综合影像方法在PLB诊断和预后评估上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骨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全国老龄协会于1996年7月发布我国人口老龄情况,目前全国已有1.2亿老人,占人口总数9%以上,即将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3亿,从2020年至2050年老龄化高峰期,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从2.3亿上升至4.1亿,占总人口比重也将从15.6%上升为27.4%,2020年,80岁以上老人可能达到2780万。

  • 标签: 医疗保健 老人 上海 老龄化 总数 高峰期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特点及炎症特征,为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支气管扩张患者48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n=306)和非老年组(n=181),比较2组患者临床、检验、肺功能及影像检查资料及诱导痰、外周血CRP、PCT及IL-17水平。结果老年组相较非老年组病程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发热、胸痛、气喘发生率及SGQR评分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肺过度充气、透光度增高、肺大疱和肺气肿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1),FEV1%pred值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诱导痰IL-17及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可发生于各年龄,老年患者相比非老年患者临床症状重、炎症指标高、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差。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扩张 临床特点 炎症标志物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地区百岁老人健康与生活状况,为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和健康长寿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各区县随机抽取20名百岁老人,由专职医师人户对百岁老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含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两个方面,健康状况调查包括询问所患慢性病史、性格特点和体格检查;生活状况调查包括月收入、居住方式、烟酒、运动能力、睡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饮食。结果健康状况:(1)患病情况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有8人,也有6人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2)性格特点:以外向型(开朗、语言丰富)居多;(3)体格检查:多数人日常血压控制稳定,神志清楚,保持准确计算能力,视力尚佳,心、肺、腹部、肢体活动如常;但听力大部分人减退。生活状况:(1)大部分百岁老人有固定收入;与子女或老伴直系亲属共同居住为多,选择养老院模式少;每天能坚持(或在他人帮助下)慢步行走至少10min;16例有午睡习惯且时间≥1h;晚上睡眠时间充足,15例≥7h。另外有3人吸烟,7人喜饮酒;(2)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大部分百岁老人能自理完成穿衣、进食、行走、大小便,少部分需在他人帮助下完成行走、大小便;大部分百岁老人在打电话(手机)方面不能自理或需他人帮助完成;(3)饮食调查,百岁老人膳食营养显示主要是低热量、高纤维素、丰富矿物质饮食。结论本组百岁老人得以健康长寿主要因素是居家养老,无病则防,有病早治,坚持活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不吸烟、少饮酒。

  • 标签: 上海 百岁老人 健康状况 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