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回顾性分析14例DKA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误诊患者诊治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4名患者中除1名78岁老年患者合并肺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其余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DKA容易误诊,应注意询问有无糖尿病病史。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腹痛(DKA)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时的CT影响学表现。方法该次调查的样本在作者所在的医院选取,样本容量为160例,组别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所有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已经出现肺部并发症,再选取同院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CT结果的差异,从中分析总结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两者均能促发彼此的病情恶化,临床上一般在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影响学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最终为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糖尿病 肺部并发症 CT影像学 表现
  • 简介:病友们都知道.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程在20~2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40%罹患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肾病的比例约为5%~1O%,但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更多.所以说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病友.无论1型还是2型都是危害极大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患者 肾功能不全 2型糖尿病 常见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简介: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诊断糖尿病足的骨关节异常X线表现,结果:DF的X表现为骨质疏松伴病变处软组织肿胀;骨干对称性萎缩;早期骨端,关节边缘性骨质破坏;晚期趾间,跖趾关节碎裂和(或)破坏溶解消失及骨干破坏溶解消失;足背血管壁钙化;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骨质增生和骨膜反应。病变部位:趾间,跖趾关节及趾、跖骨,并好发于足着力点。结论:趾间,跖趾关节及趾、跖骨的骨关节破坏、溶解伴局部软组织肿胀为DF的X线主要表现,“图钉征”为本病特征,病变部位与足着力点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足(DF) 骨关节 X线表现
  • 简介:选取急诊PCI治疗的心梗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剂量为40mg/d,观察组80mg/d。结果观察组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在总窦性心搏个数所占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梗急诊PCI治疗患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d)治疗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糖尿病前期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糖尿病前期客户作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客户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建立健康档案,告知客户为糖尿病前期,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并嘱咐客户在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药物干预措施,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邀请客户参加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随访两年,观察两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客户的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客户的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正常人数42例(80.77%),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为3例(5.77%),对照组血糖正常人数30例(57.69%),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为11例(21.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客户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延缓客户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糖尿病前期 非药物干预 效果
  • 简介:随机选取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脑电图表现,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性别、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糖尿病肾病等因素与脑电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73.13%。性别和糖尿病肾病因素对脑电图异常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等与脑电图异常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对脑电图正常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性别及糖尿病肾病与脑电图异常率无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脑电图
  • 简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病。是指代谢紊乱、运转、代谢、分布异常的主要表达,正在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其发病率在以快速、迅猛地趋势增长,在美国,NAFLD相关疾病是做肝移植的第三大原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脂肪酸β氧化 代谢紊乱 NAFLD 线粒体
  • 简介:目的分析初诊糖尿病住院与住院患者糖尿病的控制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初诊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0例初诊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00%(6/300),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住院治疗,不但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住院 非住院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在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该院的各个病区选取护士,每个病区选取1~2名,一共63名,组成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所有护士均接受系统的培训,再由这些护士对该病区的护士进行再培训,然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管理。结果经过干预,该院的所有护士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糖尿病联络护士能提高专科糖尿病的护理水平。

  • 标签: 护士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近年来逐渐被广泛认识的慢性肝脏疾病,呈世界范围分布,NAFLD影响了全球10%~39%的人口。平均患病率是20%。大多数病人没有症状,通常存在轻度的转氨酶的升高。近年的研究发现。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3%的患者可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因而越来越受重视。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代谢综合征 临床联系 disease 慢性肝脏疾病 liver
  • 简介:目的对该院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和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二者的病因与预后特点。方法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性脑梗塞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50例,比较两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病例数。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采用抗凝药物、他啶类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甘露醇进行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基于糖尿病性脑梗塞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结果1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致残率为1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50%,致残率为5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致残率明显更高,P〈0.05。2与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感染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偏瘫、双瘫、意识障碍、失语、球麻痹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有效控制血糖是重点所在,尤其是餐后血糖务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性脑梗塞的发生,促进预后情况的改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脂症,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性脑梗塞 非糖尿病性脑梗塞 病因及预后
  • 简介:自行设计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对奉化市人民医院的300余名内分泌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普遍不足。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糖尿病综合教育的水平,已迫在眉睫。

  • 标签: 护士 非内分泌科 糖尿病教育 知识
  • 简介:选择2型糖尿1级亲属糖尿病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过夜禁食8~12小时,早晨从肘静脉抽静脉血3mL测血尿酸,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验组尿酸为374.69±93.17umol/L,对照组尿酸为331.73±102.45umol/L。实验组TC、TG、HDL、LDL—C分别为4.94±4.61、1.89±2.18、1.37±0.35、2.31±0.5对照组分别为4.18±0.71、1.31±0.69、1.29±0.25、2.28±0.65mmol/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C、HDL、LDL—C,P值分别为0.148、0.131、0.755无差异,尿酸P值=0.006、TGP值=0.01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实验组血尿酸、TG升高,余无显著差异。

  • 标签: 2型糖尿病(TEDM) 1级亲属 血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