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生化特征,高血糖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其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通过持续高血糖血糖异常波动(或血糖异常漂移)两种方式实现,其中血糖异常波动的作用不容小觑。血糖波动性越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增大,

  • 标签: 血糖异常 波动性 糖尿病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高血糖 生化特征
  • 简介: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7.0mmol/L),糖耐量异常是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的血糖值在7.8~11.0mmol/L。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与正常状态间的一个过渡期,也就是说超出正常又不足以确诊为糖尿病的阶段,两者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空腹血糖浓度 糖尿病 发病机制
  • 简介:对5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血糖异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异常,极易合并糖代谢异常。结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在合并糖代谢异常时临床症状更加明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及时予以相关治疗,以取得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糖代谢异常
  • 简介:将MICU中存在高血糖患者60例,以普通胰岛素静脉泵控制24~48小时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来得时皮下注射或加餐前短效人胰岛素方法控制血糖,对照组继续以普通胰岛素静脉泵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血糖波动的范围,测血糖的次数,发生低血糖的次数,患者使用胰岛素量,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来得时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胰岛素静脉持续注射治疗,方便、安全。

  • 标签: 来得时 高血糖 MICU
  • 简介:观察脑梗死患者血糖组36例与脑梗死患者血糖正常组42例的预后。结果显示:高血糖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

  • 标签: 脑梗死 预后 血糖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在治疗后,对48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该组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检测出低血糖,占37.50%,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出现最多的时段为22:00—8:00。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对患者的无感知低血糖进行准确有效的检测,在针对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护理方式进行制定时可以作为重要依据,对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控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型糖尿病 低血糖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护理及预防对策。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患者,对其进行诊断分析,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预防性护理。结果经及时治疗与有效护理,60例患者未出现1例死亡,显效39例,占到总例数65.0%,有效21例,占到总例数的35.0%;无1例无效;所有患者在及时抢救与护理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患者的治疗,增加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用药效果,改善饮食结构,完善锻炼方法,提升治愈效果,有效预防其恶性发展。

  • 标签: 急诊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各5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一年的随访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对老年糖尿病进行正规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血糖控制更加稳定,从而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健康教育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影响
  • 简介:对T2DM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入院后即行C肽、胰岛素水平测定,B组44例入院后经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再行C肽、胰岛素水平测定,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强化治疗组的胰岛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恢复,以C肽为明显,但两组的第一时相及整体胰岛功能恢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短期内血糖控制对胰岛B细胞的恢复有一定作用,但与控制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2型糖尿病 C肽 胰岛索水平 胰岛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其中,42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手术治疗,20例患者行小肌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12例患者行开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血糖值,合理应用胰岛素,将患者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并给予所有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以稳定患者病情,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治疗前、中、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以及相应指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治疗过程中,3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0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0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8例患者出现糖尿病昏迷;治疗完成后,1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5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给予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血压的控制,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治疗,以降低术后并发平症,减少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高血糖
  • 简介: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餐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 糖尿病治疗 控制状况 血糖变化
  • 简介:降糖药不能乱用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的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如果是基础血糖高,应选择降基础血糖的药物;如果是餐后血糖高,则应选择降餐后血糖的药物,而且降餐后血糖的药物不能用在降基础血糖上。

  • 标签: 餐后血糖 药物选择 血糖高 糖尿病患 检测结果 降糖药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对90例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分析结果显示在90例病例中:36例由使用胰岛素引起占40%;27例为口服降糖药引起占30%;18例为进食少或延迟进食引起占20%;6例为伴发病引起占6.7%;3例为运动量过大引起,占3.3%。结论:由降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大,超过一半以上,及时发现早期低血糖、早期治疗、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预防
  • 简介:选取30例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至本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生活方式、糖尿病并发症等引起。结论:防止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应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出现低血糖后自我干预等措施。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85岁男性,2型糖尿病史25年,采用诺和灵6u加口服诺和龙lmg·tid血糖控制在达标良好范围内。骨折后血糖增高,波动于7.2~28.2mmol/L之间,急诊入院。入院后查Bun22.57mmol/L,Cre204.5mmol/L。血气分析示pH7.287、HCO313mmol/L。食欲差,反复腹泻,衰竭伴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血肌酐204~598mmol/L。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肾功不全 反复 低血糖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史
  • 简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减短多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并发症所造成。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然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另外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就是使用药物,药物不仅仅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活的质量。本文(WiadLek.2001;54(11—12):674—83.)展示了许多关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期文献的研究结果。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Ⅰ型 并发症 寿命减短
  • 简介:1血糖的概念人体内糖的种类好多,有多糖、双糖、单糖。血糖只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不包括果糖、半乳糖等单糖。正常人血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说血糖只是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变动。多数人空腹血糖多在3,3~6.1mmol/L之内,餐后半小时及1小时血糖不超过11.11mmol/L范围。血糖的来源包括食物消化、吸收、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从脂肪和蛋白质糖异生等。血糖的去路,包括氧化转为能量;转化为糖原储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加以储存。人体调节血糖的重要系统和器官包括内分泌神经系统。肝脏能通过储存和释放葡萄糖来调节血糖,神经系统可通过对糖类的摄取、消化、利用和储存等直接作用来调节血糖;也能通过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血糖;而内分泌系统则可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血糖。肝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合作,维护着血糖的稳定。

  • 标签: 血糖测定 内分泌系统 mol/L 神经系统 调节血糖 食物消化
  • 简介:11月天气虽然转凉,但是还未进入寒冷的深冬,仍是适合运动的好时节。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平时的运动方式大都是散步,难免显得单调。我们特意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运动量不太大又趣味性十足的运动——踢毽子。

  • 标签: 血糖 平稳 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群 糖尿病患 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