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3.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 标签: 文题名 论文写作技巧 论文主题内容 副题名 连接词
  • 简介:利用自设问卷,对糖尿病人进行访谈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结果:糖尿病人自我血糖监测存在许多问题,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回顾,重点对血糖监测的意义,监测方案和监测相关技巧等健康教育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糖尿病人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要点。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 简介:蜂胶适合糖尿病患者吗?糖尿病是综合性疾病,有“百病之母”之称,其并发症涉及到血管、神经、代谢、免疫四大系统。蜂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在稳定血糖的同时,可保护血管、修复神经,促进组织修复,一物多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可取得更全面的保健作用。与此同时蜂胶百分之百源于大自然,温和、无毒、不良反应少,适合糖尿病患者长年服用。与很多单一功效的保健品相比,无疑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 标签: 蜂胶 糖尿病患 组织修复 综合性疾病 保健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07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针对其病情实施孕期、院内与院外健康教育,并实施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与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护理之后,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有效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与围产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健康教育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中挑选90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07)。结论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患者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所承受的疾病痛苦,具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胶囊 糖尿病 高脂血症
  • 简介: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明显减少,从而带来各种相关问题。其中一些表现与代谢综和征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发生、腹部脂肪增加、胰岛素抵抗等。本文主要讲的是雌激素与糖代谢有关的方面。

  • 标签: 雌激素 临床问题 高血糖 绝经期妇女 胰岛素抵抗 卵巢分泌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行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糖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当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静脉血糖检查结果和末梢血糖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与末梢血血糖检查均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静脉血 末梢血 血糖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分娩时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28例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观察组28例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经麻醉后的不同时期血糖浓度,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在T1、T2、T4、T54个时间点的血糖浓度均明显高于T0;T3时刻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T0,在T0时刻两组产妇的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T1、T4、T53个时间点的血糖浓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er评分为9分所占的比例(42.86%)和10分的比例(46.43%)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9分(7.14%)、10分(2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改善母婴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麻醉 妊娠期糖尿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36例1型糖尿病患儿的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实施胰岛素泵治疗。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糖代谢变化情况,观察患儿胰岛素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同时对比患儿治疗前后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的概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该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有所减少,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儿糖代谢,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1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糖代谢
  • 简介:目的对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来比较用药前后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疼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以及最大行走距离,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映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舒洛地特 辛伐他汀 糖尿病 下肢血管 病变
  • 简介:类固醇性糖尿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系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类固醇性糖尿病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重点讨论糖皮质激素和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临床问题

  • 标签: 类固醇性糖尿病 临床问题 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 代谢紊乱综合征 继发性糖尿病
  • 简介:疼痛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有可能是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应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③进针速度过慢、针头久用变钝、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 标签: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注射 注射疼痛 注射部位 进针速度 糖尿病
  • 简介:代谢综合征与肥胖及胰岛系抵抗有关。成人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脂肪组织分泌一些有生物活性的脂肪激素参与机体内能量平衡的调节。在转脂联素基因或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中功能分析中发现。脂联素是一个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脂肪激素。事实上,肥胖对脂联素的降调节是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一个机制。

  • 标签: 脂联素基因 糖尿病 临床问题 胰岛素增敏作用 脂肪细胞体积 基因剔除小鼠
  • 简介:目的浅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社区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将所选病患随机均分成试验组(n=55)与对照组(n=55)。试验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水平,不良反应状况等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干预前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各项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基本相同(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2h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的血脂水平虽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3.64%(2/5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9/5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同时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效果探析
  • 简介:人体犹如一部机器,需要定期检查与保养。定期体检是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获取身体信息的重要渠道。当身体处于健康、亚健康或非健康等状态时。健康体检能第一时间排查疾病隐患,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糖友如何做好体检准备,正确对待体检结果,得到一份更有价值的体检报告呢?很多人花了钱也查不出病,这又是为什么呢?

  • 标签: 定期体检 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 疾病隐患 健康体检 体检结果
  • 简介:古人是在临床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时,对消渴进行认识和诊断的;而糖尿病是以血糖值为依据诊断的,消渴与糖尿病概念并不对等。糖尿病早期不加药物干预或药物干预失效后,会逐渐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此时可按消渴辨证治疗;而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无明显症状,中医对其认识就存在巨大的盲区。基于三消论基础上提出的阴虚燥热病机理论,尚未囊括糖尿病前期、早期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时的病机。“三消”最初是对消渴临床症状的概括,后世医家以“三消”分证,是对消渴发展到一定时期,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消渴患者的分型辨证。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中医防治 临床症状 三多一少 药物干预 病机理论
  • 简介:目的探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00例为实验组,剩余100例为对照1组,100例为对照2组每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1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统计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