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中挑选90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07)。结论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患者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所承受的疾病痛苦,具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胶囊 糖尿病 高脂血症
  • 简介: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在控制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其中实验组30例,口眼茵陈五苓散汤剂:茵陈15g,茯苓20g,泽泻15g,白术12g,猪苓15g,桂枝6g。上药水煎服200ml,早晚饭后各服100ml;对照组30例,单纯采取饮食、运动治疗。两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时间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OGTT2小时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使用茵陈五苓散治疗痰湿型IGT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 标签: 茵陈五苓散 痰湿型 葡萄糖耐量低减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对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来比较用药前后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疼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以及最大行走距离,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映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舒洛地特 辛伐他汀 糖尿病 下肢血管 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 简介: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与娠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实行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以及有效。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正常妊娠产妇作为A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B组,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作为C组,B组与C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妊娠不良反应结局、治疗效果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C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均具有一定效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增加产妇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但是二甲双胍可以提升治疗安全以及有效

  • 标签: 二甲双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建立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成立医院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血糖仪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开展室内质量控制;每季度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一次比对;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结果: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各POCT点操作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加强,室内质控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CV)由6.8%降到2.5%。与实验室三次比对的结果显示:低、中、高值标本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分别从-35.4%、29.70%和-24.5%降到-19.0%、-16.5%和-6.3%。结论:建立适合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提高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

  • 标签: POCT 血糖仪 质量管理
  • 简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130例DM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4、66例两组分别失访(6例、12例),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资料、接受教育的程度、治疗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参加医院DM讲座4次,实验组参加DM看图对话工具小组教育课4次,个别病员会增加一对一教育,并制定行为改变目标。每月一次回访。结果通过强化教育干预并随访4个月显示:实验组患者对DM综合治疗的知识、依从评分提高,糖、血脂水平改善(P〈0.05)结论使用DM看图对话工具开展小组教育,并进行全程管理,能提高DM患者对饮食、运动、用药、监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依从,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行为,血糖、血脂水平改善。

  • 标签: 糖尿病(DM) DM教育 行为矫正 依从性
  • 简介:选择60岁以上T2DM患者20例,进行健康教育,坚持饮食控制、运动、按时服药等,7~12月后回访患者。结果治疗依从提高至95%,无一例患者发生酮症。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2型糖尿病(T2DM) 酮症
  • 简介:春夏交替时节,有些人发生感冒、咳嗽就认为自身免疫力低下,主动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这是不可取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可分为主动和被动提高免疫力两类。前者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物质,如干扰素等,这些药物多适用于呼吸道、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带状疱疹等患者。

  • 标签: 免疫力低下 药物 免疫物质 反复感染 泌尿系统 带状疱疹
  • 简介:胰岛素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糖友们所认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人也在逐年增加。然而随着胰岛素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同时,如何安全用药及安全储存等细节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糖友忽略了这些问题或是一知半解。

  • 标签: 胰岛素治疗 安全用药 糖尿病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创伤脑损伤后应激高血糖给予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创伤脑损伤后出现应激高血糖症状患者5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高蛋白营养素;观察组患者加用无糖专用型三九匀浆膳,将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糖变化情况及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4~14天内的血糖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低血糖事件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糖专用型三九匀浆膳应用于创伤脑损伤后应激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高血糖症状,减轻其对大脑产生继发性损害,为神经细胞的恢复提供较稳定的微环境,对提高临床救治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应激性高血糖 高蛋白营养素 无糖专用型三九匀浆膳
  • 简介:杨先生患2型糖尿病6年多了,近来总感觉血糖控制不太理想,尤其有时夜间会出现心慌、做噩梦、突然憋醒等情况,并且次日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的,就像醉酒之后的感觉。难受时,杨先生曾查血糖为3.0mmol/L,医生认为他的不舒服感觉是低血糖引起的。但是杨先生不能理解,他说早晨起来自己的空腹血糖可不低,有时还在10.0mmol/L以上呢。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降糖 安全 血糖控制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 简介:请将您的个人资料、《有奖问答》答案及后面的问卷填妥,一并寄给我们.我们将从所有回函中选出10名获奖读者,赠送精美礼品一份。截止日期:2010年5月31日(以邮戳为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滨河路甲1号大象投资大厦6层《糖尿病之友》杂志社邮编:100013电子信箱:tnbwy@163.com传真:010-51099080

  • 标签: 《糖尿病之友》 读者 复印 反馈 个人资料 电子信箱
  • 简介:请将您的个人资料、《有奖问答》答案及后面的问卷填妥,一并寄给我们.我们将从所有回函中选出1045获奖读者,赠送精美礼品一份。截止日期:2009年5月31日(以邮戳为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滨河路甲1号大象投资大厦6层《糖尿病之友》杂志社邮编:100013电子信箱:tnbwy@163.com传真:010-51099080

  • 标签: 《糖尿病之友》 读者 复印 反馈 个人资料 电子信箱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记录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数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TG和TC数值均比观察组低,且血糖值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使得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及预后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代谢应激肝病。是指代谢紊乱、运转、代谢、分布异常的主要表达,正在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其发病率在以快速、迅猛地趋势增长,在美国,NAFLD相关疾病是做肝移植的第三大原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脂肪酸β氧化 代谢紊乱 NAFLD 线粒体
  • 简介:糖尿病胃肠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病胃肠病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者仅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肠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胃肠道功能紊乱 慢性并发症 胃肠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 简介:目的对该院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和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二者的病因与预后特点。方法糖尿病脑梗塞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脑梗塞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组选择该院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50例,比较两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病例数。非糖尿病脑梗塞组采用抗凝药物、他啶类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甘露醇进行治疗,糖尿病脑梗塞组基于非糖尿病脑梗塞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结果1非糖尿病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致残率为10%;糖尿病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50%,致残率为50%。糖尿病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致残率明显更高,P〈0.05。2与非糖尿病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脑梗塞组患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感染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非糖尿病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脑梗塞组患者偏瘫、双瘫、意识障碍、失语、球麻痹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有效控制血糖是重点所在,尤其是餐后血糖务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减少糖尿病脑梗塞的发生,促进预后情况的改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脂症,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性脑梗塞 非糖尿病性脑梗塞 病因及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以及治疗对照。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62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参照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空腹血糖和用餐后2h血糖,然后进行对比,对血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以及糖尿病发病率进行对统计,小儿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儿童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为(4.5±1.1)mmol/L和(7.2±1.2)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h血糖分别为(5.8±1.4)mmol/L和(8.6±1.9)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应采取措施对其饮食进行节制。小儿糖尿病和小儿肥胖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相通性,两者都需要在饮食上对患儿加以控制。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相关性 治疗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