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实施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选择同期40例肾结石且实施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未合并糖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肾结石清除效果;手术全程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干预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生存质量水平;术后发热、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成分。结果观察组肾结石清除效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成分中尿酸和混合结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结石成分和单纯肾结石患者存在一定差异,肾结石合并糖尿病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确切,但合并糖尿病可导致炎症水平增加和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肾结石合并糖尿病 经皮肾取石术 治疗效果
  • 简介:利用单侧肾切除加STZ注射法改良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山茱萸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缬沙坦对照组),RT-PCR法检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odocin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肾组织podocinmRNA含量显著升高,podocin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程度提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山茱萸颗粒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肾脏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podocinreal-timePCR
  • 简介:采用高热量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模拟糖尿病肥胖大鼠模型。选择大黄醇提物给大鼠灌胃,测定FFA、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醇提物大、小剂量组TC、TG、LDL、FFA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性提高(P〈0.01)。结论:大黄醇提物能提高糖尿病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浆FFA、血脂水平。

  • 标签: 大黄醇提物 糖尿病肥胖大鼠 血浆游离脂肪酸(FFA)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将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NC);ALN干预组(AL);高脂饲料喂养组(HF);高脂饲料和ALN干预组(AH)。检测第1、5、9、13、17周末大鼠血清OCN、FBG、APN和INS。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第17周末各组大鼠股骨头骨组织OCNmRNA表达量。结果:HF组和AH组于第9周始出现FBG和血清INS升高(P〈0.05),但AH组第17周INS未升高并且较13周降低(P〈0.01),与之相反测得的FBG比13周增高(P〈0.05)。血清APN和OCN出现相同的变化情况,AH组第13周出现降低(P〈0.05),第17周降低更为明显(P〈0.01);HF组仅于第17周出现降低(P〈0.05)。AL组和AH组OCN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并且AL组和AH组与HF组比较均表达增加(P〈0.01)。结论:ALN可以增加骨组织OCNmRNA表达,但肥胖与骨组织中的OCNmRNA表达无明显关系。在长时间的ALN干预和基于肥胖的条件下可使血清OCN浓度降低,从而可能影响INS分泌及糖代谢。

  • 标签: 阿伦磷酸盐钠 骨钙素 胰岛素 骨钙素mRNA
  • 简介:雄性大鼠80只,随机选取60只以链脲菌素(STZ)30mg/kg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令20只正常喂养,为对照组。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2组:普通饲料喂养组与高脂喂养组,分别给与普通饲料及糖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尾静脉采血。测定Lee指数、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高脂饲料组Lee指数较普通饲料组显著升高为肥胖糖尿病大鼠成膜。将大鼠分为非肥胖组及肥胖组。给予两组大鼠500g/L葡萄糖按2g/kg体质量灌胃,30分钟后尾静脉采血。应用酶免法(ELISA)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清GLP-1、IL-18、TNF-α水平及大鼠服糖后30分钟血清GL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血清空腹及糖负荷后GLP-1水平降低、TNF—α、IL-18水平升高(P〈0.01)。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血清空腹及餐后GLP-1水平降低、TNF-仪、IL-18水平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GLP-1与TNF—α、IL-18、Lee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餐后血糖具有相关性(P〈0.05)。GLP-1水平与IL-18、TNF—α呈负相关(P〈0.01)。结论:肥胖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水平。GLP-1水平的降低可能与IL-18、TNF—α相关。

  • 标签: 肥胖糖尿病 GLP-1 IL-18 TNF-Α 大鼠血清 糖尿病大鼠模型
  • 简介:虽然应用于基础研究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种类很多,然而这些模型大多只是在某些方面类似T2DM的发病特征,而且判定模型成功的标准也不统一。因此本文就T2DM动物模型建立以及判定模型成功的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糖尿病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动物模型建立 2型糖尿病 T2DM 造模方法 发病特征 进展综述
  • 简介: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抵挡汤中期干预组,抵挡汤晚期干预组,二甲双胍组,辛伐他汀组。Western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EDF及IL-1β蛋白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PEDF及IL-1βmRNA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视网膜组织PEDF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调(P〈0.05),而IL-1β蛋白表达含量不同程度下调(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中期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EDF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L-1βmRNA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其中,以抵挡汤早期组效果最显著。结论:抵挡汤早期干预可通过调节PEDF和IL-1β等的平衡状态,影响内皮祖细胞动员,而延缓DR的发展。

  • 标签: 抵挡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反应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内皮祖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100例的肝内外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分值和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分值、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HAMA、HAMD、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内外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应用疼痛护理能有效改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得到调节,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

  • 标签: 肝内外胆结石 糖尿病 疼痛管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的护理策略。方法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的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将5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26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优(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的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胆道结石 糖尿病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