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末梢血糖、HbA1c水平不同分成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根、、据血糖控制目标值不同,了解各组预后差异。结果无论糖尿病组,还是应激性高血糖组,常规治疗良好率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结论对于ICU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糖升高患者,无论糖尿病患者,还是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高血糖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行输血76例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n=38例)糖尿病组(n=38例),结果:(1)关于血糖浓度,糖尿病组术前(7.23±1.08)mmol/L、(8.92±1.35)mmol/L、(12.95±1.77)mmol/L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4.38±1.19)mmol/L、(6.32±1.57)mmol/L、(8.44±1.84)mmol/L(P〈0.05);(2)糖尿病组高血压发生率76.32%、冠心病发生率63.16%、糖尿病肾病发生率50.00%、视网膜病变发生率28.95%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1.05%、15.79%、10.53%、5.26%(P〈0.05)。结论:输血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大幅度上升。

  • 标签: 糖尿病 术中输血 血糖浓度
  • 简介:在一些少见特殊类型糖尿病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几种遗传关系密切特殊类型糖尿病。

  • 标签: 遗传因素 糖尿病 遗传关系
  • 简介:选取36名GDM患者42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清内脏水平,分析其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性。结果:GDM内脏水平升高(P〈0.05);内脏IR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内脏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高度相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GDM) 内脏素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过去对1型糖尿病肠道病毒感染之间联系有一些猜测,为确认两者关系,他们回顾了这方面的大量研究,调查74000多人健康资料。结果显示,那些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感染肠道病毒风险约是其他人10倍。

  • 标签: 肠道病毒感染 1型糖尿病 患者 新南威尔士 研究人员 澳大利亚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以及预后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前来该院骨科就诊32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空腹血糖良好者A组空腹血糖不良者B组,每组16例,经生化检查发现A组患者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两组患者该次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等待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回访发生死亡率、肢体活动能力等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个月回访统计B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年回访统计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髋部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应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提高患处愈合。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合并糖尿病 预后影响
  • 简介:观察脑梗死患者高血糖组36例脑梗死患者血糖正常组42例预后。结果显示:高血糖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

  • 标签: 脑梗死 预后 血糖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液HBA1c水平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产妇HBAlc水平,记录其不良症状发生率,以此分析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不良症状发生率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28周妊娠末期血液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液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不良症状发生率呈正相关,对HBA1c水平进行控制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症状。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液HBA1c水平 不良症状
  • 简介: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攀升,骨科手术糖尿病患者比率也大幅提高,糖尿病患者不良手术结局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该文拟就骨科手术特点,探讨骨科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血糖控制不佳对手术预后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骨科手术 血糖控制
  • 简介:病例张明(化名)老大爷年逾七旬,近年来一直饱受便秘折磨,常常是4~5天才大便一次,每次排便都弄得他筋疲力尽,有时还不得不去医院灌肠才能解决问题。为此,他曾到多家医院诊

  • 标签: 糖尿病肠病 血糖控制 诊治 肠道 医院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时机对于母婴预后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孕32周前确诊,同时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照组(孕32周后确诊,同时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了两组孕妇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率以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巨大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早产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32周前确诊,及时采用有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孕妇围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急诊 骨创伤 漏诊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普通护理以及整体护理对比研究。每组患者10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以及血糖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度。结果普通护理模式患者血压以及血糖有效率分别为80%,79%。而整体护理组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7%9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患者对整体护理模式满意度也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治疗有效性,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接诊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强制量化干预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体检指数、血糖、血脂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血糖、血脂指标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无糖尿病发病,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8.00%,(P〈0.05)。结论:通过实施强制量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群体体检指数,改善控制血脂血糖水平,从而实现对糖尿病发病率控制。

  • 标签: 强制量化干预 糖尿病高危人群 随访
  • 简介:目的对该院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二者病因预后特点。方法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性脑梗塞门诊住院患者5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同期收治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50例,比较两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病例数。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采用凝药物、他啶类药物、血小板凝聚药物、甘露醇进行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基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结果1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致残率为1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50%,致残率为5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致残率明显更高,P〈0.05。2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感染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偏瘫、双瘫、意识障碍、失语、球麻痹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有效控制血糖重点所在,尤其餐后血糖务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性脑梗塞发生,促进预后情况改善,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同时需要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脂症,避免感染发生,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预防治疗脑梗塞,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性脑梗塞 非糖尿病性脑梗塞 病因及预后
  • 简介:收集11653例明确诊断为DKD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临床表型分为5组,分析5组患者给予治疗方案(9种)、复诊次数、预后转归情况。结果DKD好转率70.0%,死亡率5.0%,痊愈率15.0%,未愈率10.O%,总有效率72.5%。调查结果表明,就诊时机、病情、治疗方案、复诊次数、患者预后转归重要影响因素。结论DKD患者就诊时间晚,就诊时病情属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m型、IV型、V型)高达69.15%,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期,同时也是导致预后不佳主要原因。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 临床表型 治疗方案 预后转归
  • 简介:第一最好不想见,此生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识,此生便可不相知……古往今来,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了爱情生活阳光灿烂。爱情会让人变疯狂,爱情会让人失去理智,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在爱情海洋遨游,因为,爱,生命延续……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患者 疗效 饮食习惯
  • 简介:赵先生因肝硬化住进了消化科.住院没几天突然出现心慌、出汗.颤抖.烦躁,有饥饿感等症状,好在医生很有经验立即检查了他血糖.结果竟是发生了可怕低血糖,血糖仅为2.7mmol/L.后经静脉推注葡萄糖低血糖症状才很快消失。为什么肝脏病人会出现低血糖呢?这要从肝脏在血糖调节作用说起。

  • 标签: 调节血糖 肝脏 低血糖症状 静脉推注 血糖调节 消化科
  • 简介:为何步行有利于糖尿病康复?1.步行可以降血糖步行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①步行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使胰岛素受体结合力上升,胰岛素受体后作用增强,改善葡萄糖利用;②步行可以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使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

  • 标签: 运动处方 胰岛素受体结合力 胰岛素抵抗 受体数目 外周组织 葡萄糖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大小分为2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6.5%纳入A组,共纳入40例;其余38例糖化血红蛋白均≥6.5%,纳入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受试者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左技术产生心室功能数据。结果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分数、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左心室整体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质量大、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左心室质量、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或可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检测敏感指标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功能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良 糖化血红蛋白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