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初诊糖尿病住院与非住院患者糖尿病的控制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初诊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0例初诊非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00%(6/300),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住院治疗,不但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住院 非住院 生存质量
  • 简介: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诊断为COPD的入住我院治疗的所有患者,进行基本信息、住院天数,入院第一天体温、脉搏、血常规以及电解质五项登记并录入Excel,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9例COPD患者,其中男性105例,占81.4%,平均年龄为(76.48±7)岁。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不同住院天数的COPD患者入院时脉搏、呼吸频率和血钠离子有统计学差异。住院天数较多的患者入院时脉搏较快、呼吸频率较高、血钠离子偏低;将各临床指标按照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转化成分类变量后,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样结果。结论监测COPD患者呼吸频率、脉搏和血钠浓度,预测疾病的转归,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住院天数 脉搏 呼吸频率 血钠离子
  • 简介:内分泌科住院的357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6名为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271名为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接受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包括周围动脉、周围神经、肾功能、眼底检查以及PHQ-9检测。结果既往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病程≥5年者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抑郁症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病变及病程≥5年是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并且其病情更加严重;糖尿病病程≥5年、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周围神经病 周围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 标签: 临床路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 简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糖尿病赋能教育量表(CM-DES)对1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赋能水平对血糖控制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CM-DES总分为(57.41±5.54)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赋能水平与FBG(r=-0.405,P=0.000)、PBG(r=-0.325,P=0.000)、HbA1c(r=-0.557,P=0.000)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FBG(β=-0.262,P<0.01)、PBG(β=-0.276,P<0.01)仅受自我调整维度的影响,HbA1c受自我调整(β=-0.273,P<0.01)、自我认知(β=-0.279,P<0.01)2个维度的影响。结论较高的赋能水平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住院病人 赋能 血糖控制
  • 简介:“一名优秀孩子的后面,必然有一位优秀的母亲。”本文主人公,一名10岁时确诊1型糖尿病,坚强、懂事、学习出色的孩子;本文作者,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5年过去了,一本《糖尿病日记》记录下来的,不止是流逝岁月中一段永不磨灭的回忆,更是在困厄面前展现的勇气和信念。

  • 标签: 回忆 1型糖尿病 住院 孩子 母亲
  • 简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屎病病史较长,胰岛B细胞功能较差,许多患者需要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紊以控制血糖。胰岛素泵也越来越多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我们对4例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同病情需要使用胰岛素泵的情况进行了观察。

  • 标签: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血糖
  • 简介:住院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管理患者,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化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院的全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异常高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较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提高了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医疗质量
  • 简介:与伴有眼病的糖尿病患者接触已经17年了,和许多患者也成为了多年的朋友。我经常对患者说:“患上糖尿病,永远是朋友。”他们说:“我愿意和你成为朋友,不愿意得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 阅读 健康 故事
  • 简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减短多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并发症所造成。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然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另外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就是使用药物,药物不仅仅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活的质量。本文(WiadLek.2001;54(11—12):674—83.)展示了许多关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期文献的研究结果。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Ⅰ型 并发症 寿命减短
  • 简介:随机选择糖尿病病人对BMI试卷自行答卷。结果:抑郁患者较前发病率明显增加。说明在现代生活中,虽然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明显增大,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明显增多,临床对抑郁的关注及治疗均不是很满意,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也要关注抑郁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 发病率 医学心理问卷(BMI)
  • 简介:我患高血压20年之久,患糖尿病也有十余年,长年不间断地服药,控制尚好,但仍期望有朝一日出现一种能根治的良方。当下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层出不穷,有些假药鱼目混珠,让我们这些不懂医药的人真假难辨。近日在某报刊看到一篇“高血压终身服药,是科学结论,还是误人陷阱?”的广告宣传文章,说高血压患者服用了某种降压药后,可以远离降压药,这是真的D-57请问专家,得了高血压,为何需要终身服药?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终身治疗 终身服药 宣传广告 广告宣传 降压药
  • 简介:张大爷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三年前查出糖尿病也没当回事,整天乐呵呵的,从来不控制饮食,治疗更是有一搭没一搭,逢人还自夸“吃嘛嘛香”。一个月前张大爷洗脚时不慎烫伤了左脚,先是出现一个小水疤,自行挑破后,伤口创面逐渐扩大,不断流出脓液,最后整个脚都肿胀、发红、疼痛难忍,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之后张大爷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虽然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但他却整天唉声叹气,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 标签: 负面情绪 足病 控制饮食 伤口创面 医护人员 糖尿病
  • 简介:我是一名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蛋白尿113mg/min。我老伴天天喝豆浆,她也叫我喝,我已有肾病,请问专家我能喝豆浆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患者 豆浆 蛋白尿
  • 简介:伴随着瑟瑟寒风,冬天已经来临,天气干燥,如果不注意饮食和运动,很容易形成便秘。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上厕所因为便秘使劲经常会发生一些危险,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要格外注意。

  • 标签: 糖尿病患 便秘 慎用 天气干燥 老年人
  • 简介:为探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作用,选取了在该院住院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科室护士对他们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15d后再进行复查。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与进行健康教育前相比有了明显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大大提升,血糖指标也得到很好地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知识 血糖指标
  • 简介:老伴于1991年发现糖尿病,曾先后服用达美康、优降糖、消渴丸、糖适平等药,餐后血糖仍在12毫摩尔/升。1996年退休的我自荐当上了老伴的“家庭护士”.通过研读糖尿病方面的书籍,增长了不少知识,对老伴的关心照顾也更加细致。

  • 标签: 护士 糖尿病患者 餐后血糖 达美康 优降糖 消渴丸
  • 简介:我患糖尿病4年,一直按照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来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也基本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一直在5.5%左右。我的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早餐应如何选择,才能既有利于控制血糖,又保证一上午的营养供给?

  • 标签: 糖尿病患 早餐 糖化血红蛋白 控制血糖 饮食原则 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