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老年患者腹腔镜切除认知功能障碍消化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腹腔切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观察三组患者苏醒时间(以睁眼时间为准),术后1h,6h,12h,24h,48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患者苏醒时间,静吸复合麻醉组均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E评分方面,24小时内静吸复合麻醉组均优于其他两组,然而24小时后,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可以减少老年腹腔镜切除后昏迷时间,提高术后MMSE评分,具有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优势,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尤其适用于老年腹腔镜切除患者

  • 标签: 腹腔镜切除术 静吸复合麻醉 MMSE得分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生活疾病知识掌握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选取64例分为常规组(n=32,常规护理)、干预组(n=32,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3、6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432、11.977、11.469,P<0.05);出院后1、3、6个月,干预组OAS量表中3个维度评分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个月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固定,每日排便次数1-3次患者例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连续护理干预和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

  • 标签: 结肠造口 连续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治疗肝癌患者212例,术后发生感染31例。应用多变量Locale回归分析并发感染危险因素。结果31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基线年龄〉60岁和血清白蛋白〈35g/L者比例显著高于181例术后未感染患者(p〈O.05);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与未感染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e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360岁、白蛋白水平〈35g/L、手术时间长、中出血量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为术后发生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以防术后感染发生。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同理式沟通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性情影响。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3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2015年12月~2016年l1月收治3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同理式沟通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分别进行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在治疗3个月时,研究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死亡8例,对照组死亡6例;入院时,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和STAI评分分别为(21.5±4.7)分和(37.5±8.5)分,与对照组[(22.2±4.4)分和(36.6±9.0)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HAMD评分为(18.8±3.7)分和(13.7±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4±4.2)分和(18.5±3.6)分],研究组STAI评分为[(27.7±6.4)分和(21.8±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7±7.6)分和(30.4±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0.8%(P〈O.05)。结论同理式沟通能让医护人员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有助于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性情,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肝硬化 同理式沟通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运用在腹腔镜肝切除临床效果患者术后消化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围期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ERAS护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镇痛次数、排便、进食、排气消化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肝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伴有性情冠心病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加心理干预,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于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治疗能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性情,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临床中应予重视。

  • 标签: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冠心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食管癌根治与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食管癌患者功能及对生活影响。方法:选取根治治疗食管癌患者116例。观察组(57例)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Karnofsky得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FEV1%)血气分期指标(Pa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Karnofsky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肺部感染、胃排空困难并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有较好临床效果,能减少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保护肺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

  • 标签: 食管癌 胸腹腔镜 根治术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03-2018.03收治9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认知、焦虑以及抑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内科血液透析采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认知 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模式腹壁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造口门诊腹壁永久性肠造口患者50例,实施以国际造口师为主导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每周2次造口门诊,常规造口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家庭访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造口知识和技能指导、造口沙龙信息化手段,社区家庭医生和护士参与。比较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口自我自我效能和生活得分情况。结果: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口自我自我效能和生活得分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壁肠造口患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

  • 标签: 造口患者 联合管理 自我效能
  • 简介:肿瘤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IL-2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重要指标。本实验通过观察直肠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ln-2,IL-2)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变化,以探讨直肠癌根治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

  • 标签: 患者 外周血白细胞 直肠癌 外科切除术 IL-2 淋巴细胞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手术花费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第3天血清IgG、IgA、IgM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前1d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好,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结石性胆囊炎 免疫功能
  • 简介:背景: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生物反馈是其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FC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影响。方法:78例符合FC罗马Ⅱ标准患者行生物反馈训练,应用症状积分量表、结肠转运时间、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综合改善情况。结果:生物反馈治疗FC总有效率为79.5%。生物反馈治疗前,与中国常模相比,FC患者焦虑(39±831±13)和抑郁(52±942±11)积分显著升高(P均〈0.01)。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焦虑(33±739±8)和抑郁(46±852±9)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生物反馈不仅可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改善其异常心理状态。

  • 标签: 便秘 生物反馈(心理学)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疗效,并分析该疗法炎症因子水平并发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方法:选取8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参照组和无创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无创组实施常规方法+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无创组与参照组临床效果分布总有效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无创组和参照组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呼吸困难指数(BDI)均较治疗前对应远远降低(P<0.05),且无创组均远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无创组和参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均较治疗前对应远远升高(P<0.05),且无创组均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配合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显著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对消化系统并发症及其他不良事件控制作用也比较理想。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炎症因子 消化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痔瘘患者术后坐浴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坐浴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坐浴护理。比较两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护理前后患者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感染、水肿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实验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水肿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2.31±0.71)d,且排便时较为通畅;对照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3.52±0.86)d,且排便通畅性欠佳,两组排便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坐浴护理在痔瘘手术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感染、水肿并发症,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和坐浴次数,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痔瘘患者 术后坐浴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由Oddi括约肌异常收缩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肝功能异常和反复发作特发性急性胰腺炎。近年SOD发病率正逐渐上升,临床上常因医师其缺乏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而延误诊治。本文就SOD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微粒是肉眼看不见直径在50μm以下且不被抗体排除非代谢颗粒。这种微小颗粒在大量输液中存在多少决定着液体透明度,是判断液体质量重要标准。各种原因使微粒污染液体或使液体中微粒增加,均可引起严重医源性疾病。微粒来源污染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制剂方面的污染。②护理技术误操作加重了液体污染。③静脉穿刺针头斜面微粒存在成为微粒污染另一来源。

  • 标签: 微粒污染 医源性疾病 预防措施 护理技术 护士 护理人员
  • 简介:目的:针对患有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其全面探析了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呈现出来差异性,在此前提下运用综合对比得出上述两类治疗模式能够达到临床效果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凭借抽签法予以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50例):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施以子宫肌瘤相应治疗;观察组(50例):运用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最终就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现有的各项指标施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表现为子宫肌瘤症状所有患者相比,观察组整体上表现为好转趋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模式开腹手术相比,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如果能对其施以腹腔镜手术,那么有助于实现针对后续各类并发症显著抑制,同时也突显了优良临床疗效,且有益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评价胃肠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影响,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198例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剩余150例为研究组,分为三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1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2采取芒硝外敷治疗;研究组3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应用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SF-36)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1、2、3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MOS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MOS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方法较单一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足三里 新斯的明 芒硝外敷 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