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迂曲扩张在加氏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加氏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静脉的大小和形态变化。结果肝脏体积增大伴尾叶增大23例,明确显示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19例,肝外侧枝血管形成25例,腹水25例。28例患者静脉明显扩张迂曲,形成侧支循环。结论在低场强MRI对加氏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静脉的变化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奇静脉 下腔静脉
  • 简介:目的对比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证实的胃溃疡病人随机分为索美拉唑组(治疗组60例)与奥美拉唑组(对照组58例)。治疗组应用索美拉唑40mg,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Ing均睡前服,治疗3周、6周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胃镜下胃溃疡的愈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是36.7%和17.2%、75.0%和43.1%、95.0%和72.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胃镜下胃溃疡的愈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是40.0%和37.9%、86.7%和81.0%、98.3%和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愈合率、显效率、有效率相当,但索美拉唑起效快,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索美拉唑(esomeprazole,ESO)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变化。方法将120例经内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给予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两组均每天早餐前30min用水吞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内镜表现、临床症状和24h食管PH值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ESO在改善RE病人临床反流症状、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24h食管PH值〉4时间,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索美拉唑是治疗RE安全、有效的药物,其疗效可能与NO下降有关。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表现 24h食管PH值 NO
  • 简介: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粘膜下子宫肌瘤全部为O型(带蒂粘膜下肌瘤)及Ⅰ型(向肌层生长<50%),肌瘤最大径≤6cm。术前均经彩超筛选。仪器使用美国产SonoSite180便携式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日本产蛇牌官腔电镜。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手术 粘膜下子宫肌瘤 超声监测 妇科手术 宫腔
  • 简介:随着治疗内镜迅速发展,消化道息肉的治疗可根据息肉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电凝电、热活检、微波、激光、套扎等,但对电凝电术后并发症出血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自2001-06/2003-07采用金属钛夹对大肠息肉经电子肠镜高频电凝电术后出血者52例(68颗)止血,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 出血 并发症 治疗方法 金属钛夹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索美拉唑镁、铝碳酸镁和伊托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GERD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索美拉唑镁、铝碳酸镁及伊托比利和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及伊托比利治疗。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6周后评价胃镜下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A组和B组病人临床症状总改善率分别是92.9%和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A组和B组病人胃镜下有效率分别是97.6%和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美拉唑镁、铝碳酸镁和伊托比利治疗GERD优于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及伊托比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埃索美拉唑镁 铝碳酸镁 伊托比利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外麻醉在子宫全术中的应用与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ASAⅠ~Ⅱ级子宫肌瘤病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麻醉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神经阻滞完善,肌松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平面 骶神经阻滞 监测
  • 简介:《肝胆系统疾病(DiseasesoftheLiverandBiliarySystem)》中译本已于2013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由已故英国著名肝病学家希拉一夏洛克编著,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教授主译,国内著名的肝病学家贾继东、魏来、段钟平、成军教授和吉林大学的王广义、王江滨、王峰、王大伟、吴珊、所剑、李薇、傅跃文、徐红、姜尉国、高普均、付燕、吴杨等教授参与审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和传染科的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译校工作。希拉·夏洛克(SheilaSherlock)是世界一流的医生,她开创了肝脏疾病的研究,誉为肝病学之母、肝病学皇后。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她开始了从事肝病学研究时,这个专业还不存在。

  • 标签: 肝胆系统疾病 肝病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发行 出版 中文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术与氩离子凝固术对胃息肉患者疗效和各项因子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电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一次性切除成功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血清胃泌素-17(G-17)等因子水平,术后2周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半年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P〈0.05);观察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术后,两组PGⅠ、PGR及G-17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PGⅠ、PGR及G-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P〈0.05)。结论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息肉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氩离子凝固术 高频电切术 临川疗效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目的观察索美拉唑、阿莫西林、阿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索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bid、阿霉素0.5qd(连续服用3d),疗程1周;治疗组2:索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bid、阿霉素0.5qd(连续服用3d),疗程2周;对照组:索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bid、克拉霉素0.25bid,疗程1周。4周后复查电子胃镜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索美拉唑、阿莫西林、阿霉素三联7d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阿莫新林 阿奇霉素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和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并行静脉注射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雾化吸入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VT(潮气呼吸指标潮气量)、RR(呼吸频率)、TPT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达峰容积比)方面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运用盐酸氨溴索以及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患儿的各项潮气呼吸指标均显著改善,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布地奈德 潮气指标 效果 消化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压迫、外科门静脉断流术及内镜下多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三腔管压迫、外科门静脉断流术及内镜下多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共55例,对这3种治疗方法止血成功率、并发症作比较。结果在止血成功率上套扎组、手术组明显优于三腔管压迫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套扎组明显少于三腔管压迫组、门静脉断流组。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优先选择内镜下套扎。

  • 标签: 治疗 三腔管 压迫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 门奇静脉断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