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检测意义。方法测定发生呼吸困难的COPD患者血浆NT-proBNP的含量。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5)。结论NT—proBNP检测可用于两类呼吸困难的重要鉴别指标。

  • 标签: 肺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指标 P检测 NT-PROBNP 临床意义 COPD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患者 诊断价值 检测 鉴别
  • 简介: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mRNA表达情况并与结核潜伏感染(latenttuberculosisinfection,LTBI)及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提取研究对象的PBMCs,经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然后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比较各组IL-8mRNA表达情况。然后以敏感性(sensitivity)为纵坐标,1-特异性(1-specificity)为横坐标绘制结核组和LTBI组相比较的ROC曲线。结果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结核组PBMCs中IL-8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LTBI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2。以3.985为临界值,鉴别活动性结核病和LTB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17%和90.00%,此时阳性似然比等于5.42,64.7%的病例诊断准确。结论IL-8有可能作为新的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病与LTBI的鉴别诊断。

  • 标签: 结核 趋化因子 IL-8 LTBI
  • 简介:目的观察胸水ADA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本院188例胸腔积液病人的胸水ADA,分别按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漏出性胸腔积液三组比较。结果三组之间ADA测定值两两之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尤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结论胸水ADA测定可作为胸腔积液的一个常规项目,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腺苷脱氨酶(ADA) 胸膜腔积液
  • 简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5%,占癌症死亡病因的第三位。男女比例2.3:1,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60—79岁,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趋势。肺癌发病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饮食和营养、结核、精神因素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肺癌大体分型可分为:(1)中央型,(2)周围型,(3)弥漫型。

  • 标签: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鉴别诊断 CT诊断 结节性 孤立 全身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对48例活动性肺结核、64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行血PCT、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这些指标对上述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肺炎组血清PCT、WBC及CRP均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0.868、0.775,取最佳切点时鉴别这两种疾病的灵敏度分别为0.938、0.781、0.750,特异度分别为0.875、0.875、0.729。结论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的有效指标,且优于WBC和CRP。

  • 标签: 降钙素原 肺结核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及X线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手术病理确诊的56例肺内炎性肿块和96例周围型肺癌病例的临床和CT及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灶形态分为典型肿块和不典型肿块。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特征,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以形态分类为标准,诊断炎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6%(39/56)、67.7%(65/96)、68.4%(104/152)。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特征修正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4%(45/56)、74.0%(71/96)、76.3%(116/152)。结论以病灶形态为基础,结合临床病史,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 标签: 肉芽肿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TTF-1、CK7在胸水细胞块中鉴别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诊断为肺癌的病人,胸水离心涂片中见到癌细胞,胸水再离心制成细胞块,HE显微镜观察有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TTF-1及CK7等抗体。结果10例肺癌中有7例肺腺癌和1例肺小细胞癌都表达TTF-1、CK7;2例肺鳞癌中TTF-1、CK7不表达。结论TTF-1、CK7在肺腺癌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胸水细胞块诊断后,可作为鉴别肺腺癌的可靠标记抗体。

  • 标签: 胸水细胞块 肺腺癌 TTF-1 CK7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通过对126例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84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肺癌患者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减退,肺癌患者手术前或化疗前应常规检测肺功能,以便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肺癌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30例、病毒性肺炎27例)和31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PCT、CRP、WBC和NC检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和NC结果与病毒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CT、CRP、NC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1)。结论PCT对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PCT、CRP、WBC、NC的变化有助于鉴别患儿病原体类型。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T、APT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中除PT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2,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

  • 标签: 肺癌 凝血指标 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DP、AT-Ⅲ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FDP、AT-Ⅲ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组中血浆FD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组FDP、AT-Ⅲ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 标签: 肺癌 血栓前状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130例肺癌患者,7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D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titin,free—PSA,PSA,β—HCG及HCG)的水平。结果肺癌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66.15%VS32.05%,x^2=22.78,P〈0.01);肺癌组中CEA的阳性率最高为47.7%。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芯片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对老年肺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探究.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细菌感染的健康老年人5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PCT和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根据病情好转分为改善组32例和未改善组24例,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分别为(2.62±0.34)ng/ml和(34.24±4.82)mg/ml,对照组为(0.05±0.01)ng/ml和(4.71±0.18)mg/ml,观察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老年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54/56)和67.8%(38/56),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52/56)和76.8%(43/56),而两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和89.2%(50/56),联合诊断特异性明显更高(P〈0.05);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相比,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CT和CRP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的灵敏指标,对于PCT和CR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老年肺炎预后判断.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的158例患者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的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分析产ESBLs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以及患者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分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率分别为42.0%、52.0%和35.1%,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做过导尿插管、动过大手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慎用三代头孢。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酰胺酶 耐药率 危险因素
  • 简介:评价腺苷脱氨酶与溶菌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对108例诊断明确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水腺苷脱氨酶及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值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5),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

  • 标签: 腺苷脱氨酶 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腔积液 酶检测 胸水 癌性胸腔积液
  • 作者: 钟毓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02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合江646200
  • 简介:目的:讨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入选100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于2019年7月-2020年11月接受病情诊疗,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而后观察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痰培养检测中正常菌种、未见细菌生长及病原菌分别有28例、6例、66例。66例病原菌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混合菌感染及真菌感染分别有18例、5例、15例、28例。不同病原菌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菌群以及未见细菌生长患者,P<0.05;不同类型病原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白假丝酵母菌及烟曲霉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真菌类型,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可有效为临床诊疗此病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推广。

  • 标签: 呼吸道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