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汇集血小板血小板数量、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残留量、无菌试验等指标及临床输注效果,评价汇集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方法:应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通过无菌接驳将混合白膜和延迟同型血浆混合在起,进行白细胞过滤,并测定46例汇集血小板几项特定指标;比较汇集血小板机采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和出血时间(lvy法)。结果:89.1%(37/46)汇集血小板几项特定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汇集血小板机采血小板CCI、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集血小板应用于临床能达到较好止血效果,并且能节约血源,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 标签: 白膜 白细胞过滤 单一延迟血浆汇集血小板
  • 简介:1题名1.1题名应符合3个C:确切(correct),简练(concise),醒目(clear)题名命名应突出论文词放在开始。

  • 标签: 医学论文 书写规范 英文摘要
  • 简介:<正文>临床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基础,临床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诊断和治疗准确性和有效性。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检查基本项目,可以确定血液可见成分质量和数量,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有效检测细菌性传染病。在生活,无论我们去体检还是生病,医生通常都会要求我们进行血常规检查。然而,很多人都很被动,甚至不愿意去。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血常规检查无用,他们无法理解。然后他们就不会依赖医生来解释为什么他们应该错误花钱。事实上,这种想法错误。血常规检查人体健康检查中最常见检查项目。它可以直接反映人们身体状况,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我们如何通过检查血常规报告初步判断他们身体状况?今天,让我们给你些科普知识。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 简介:1我国无偿献血现状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不少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不同程度血液供应紧缺,有些城市甚至出现年献血人次或献血量2位数降幅,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尽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血站行业采取多项措施,包括重启家庭互助献血,试图力挽这一局面,但仍难以从根本上奏效[1]。

  • 标签: 夜市献血点 血荒 个人自愿献血
  • 简介:目的Ax种罕见ABO亚型,其分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以个Ax亚型家系和个无关Ax亚型献血者个体为对象,研究中国人群Ax亚型分子基础。方法ABO血清学定型、血浆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A酶)活性测定、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扩增、基因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DNA克隆和测序分析显示,家系先证者和无关献血者个体ABO基因分别为A/O01和A/O02基因型,在第7外显子均存在426G〉C杂合突变,导致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氨基酸发生M142I改变。在120个正常样本未检出此突变。结论ABO基因426G〉C突变导致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第142位氨基酸置换改变了酶保守区域,从而降低了酶催化活性,导致Ax表现型。本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

  • 标签: Ax等位基因 ABO基因 血型 亚型
  • 简介:目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样本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试验,ABO血型正反定型不样本分别采用卡式法、试管法、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散试验等多种方法鉴定血型。结果:25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样本,ABO血型亚型10例、抗原(抗体)减弱或消失7例、冷自身抗体1例、同种抗体3例、自身加同种抗体1例、异常血浆蛋白2例、近期输注不同型血干扰1例。结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样本,结合病史,借助多种方法正确鉴定血型,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

  • 标签: ABO血型 正反定型 输血
  • 简介:目的:①我院输血科过去段时间工作进行评价;②从输血反应层面,探讨输血发展方向。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情况,结合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结果:①未发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总计917人次;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已成为个例,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确是大面积存在,且不受重视。结论:①我院输血科很好地保障临床安全用血任务;②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以后输血发展方向。

  • 标签: 溶血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发生率 发展方向
  • 简介:血小板输注已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重要支持疗法,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些长期反复输注血液制品患者,发生了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不但影响了治疗效果,严重出血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最主要原因之,其中HLA-I类抗体最受临床关注关键因素,如何为患者提供HLA相合血小板供者成功处理免疫性PTR关键所在。

  • 标签: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 Matchmaker分析技术 HLA半相合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肠杆菌细菌好发部位及耐药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发生肠杆菌细菌医院感染肿瘤患者病历资料;采用WHONET5.6版本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3-2014年肠杆菌细菌医院感染肿瘤患者共168例,其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呼吸道48.2%、泌尿道24.4%、皮肤、黏膜12.5%;分离到200株肠杆菌细菌,32株为复数菌感染,其中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较常见,分别占30.0%、20.5%、15.0%;药敏数据显示:本组200株肠杆菌细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为30.5%,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共101株,其中产ESBLs细菌检出61株,检出率为60.40%;耐药率最高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每种病原菌均超过75%;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20.0%。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肠杆菌细菌临床分布上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所上升,所分离细菌耐药性严重,只有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避免多药耐药菌株产生,减轻个人和社会医疗费用负担。

  • 标签: 肿瘤患者 肠杆菌科细菌 医院感染 好发部位 耐药性
  • 简介:《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献血者血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检测HIV-1和HIV-2抗体或联合检测HIV-1和HIV-2抗原和抗体,而新版(2015版)血液检测策略采用2遍血清学方法和1遍核酸检测或1遍血清学方法和1遍核酸检测。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法 检测策略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格式。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志];④专著析出文献出处源文献关系用“//”表示,不再用“见:(或In:)”;⑤专著年份后“.”改为“:”。GB/T7714—1987GB/T7714—2005著录格式比较示例见表1。

  • 标签: 文献著录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心血管病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血液学杂志》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格式。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志];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作者姓名
  • 简介:中央电视台《新闻1+1》以《血荒,心慌》为题报道我国昆明等部分城市临床血液供应得不到保障,出现“血荒”问题。随后段时间,“血荒”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焦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发生“血荒”原因。作者作为名血液管理工作者,结合我市采供血工作实情,认真贯彻落实卫生提出无偿献血工作“四个转移个延伸”[1](即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移;次献血量200ml向400ml转移;临床用全血向成分血、自体输血转移;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较有效地保障临床安全、充足用血。

  • 标签: 无偿献血 安全 充足
  • 简介:目的:建立并改良磁珠提取基因DNA方法,以应用于HLA常规测序型。方法:使用磁珠法自动提取系统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DNA定量仪测定DNA浓度纯度,利用测序仪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相关分析软件进行HLA型结果分析。比较改良前后DNA浓度纯度、HLA型结果成功率、信噪比及测序胶图反应格局。结果:改良后96份DNA浓度性、纯度均优于改良前;32份HLA型结果HLA-A、B位点成功率改良后高于改良前,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后32人份HLA-B第二外显子信噪比(N/S)合格率均高于改良前,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后32份型胶图反应格局均优于改良前。结论:改良磁珠提取DNA法能稳定、可靠应用于HLA测序型,具有快速、高通量化特点和广泛应用前景。

  • 标签: 脱氧核糖核酸 标本 基因分型 测序分型
  • 简介:大型关键仪器设备进行确认以保证其符合预期使用要求,《质量管理规范》重要条款之,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实验可靠进行、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将STAR全自动液体样本处理系统启用前确认部分资料整理汇总,作如下报告。

  • 标签: 自动 检验仪器 样本处理 确认
  • 简介:目的:了解国产ELISA间接法试剂和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效能,探讨确证结果用于试剂选择,灰区范围设置理论和依据。方法: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ELISA方法检测反应性及灰区44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3个厂家抗-HCV反应性标本经RIBA实验确证后,假阳性率分别为70.6%、44.1%、2.9%,灰区标本15例,未确认阳性检出。结论:为确保血液质量,血筛实验室应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双优试剂,以有效提高抗-HCV反应性标本检出率。在献血者管理,参考确证结果用于献血者反馈,特别是长期固定献血者,单试剂反应者经6个月以上屏蔽期可以重新参加检测确认,合适献血可进入归队献血程序。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抗-HCV ELISA有反应性 确证实验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女性IgM抗-A、抗-B抗体效价影响。方法:用盐水介质凝集法检测35例海南赴武汉地区实习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值,同时随机选取40例武汉本地实习女性大学生作为对照。结果:海南女性大学生来武汉实习前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IgM抗-A效价为224±181、IgM抗-B效价为160±96,实习3个月后IgM抗-A效价降为74±45、IgM抗-B效价降为63±32;而武汉本地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可影响女性IgM抗-A、抗-B抗体效价值。

  • 标签: 生活环境 IgM抗-A IgM抗-B 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了解Dombrock血型Do^a和Do^b基因在汉族人群分布。方法:采用PCR—SSP技术Dombrock血型进行Do^a和Do^b基因型。结果:248例Dombrock血型Do^a基因频率为0.0867,Do^b基因频率为0.9133。结论:248例Dombrock血型Do^a及Do^b基因频率分别为0.0867和0.9133。PCR—SSP技术可以较好Dombrock血型进行DO基因型。

  • 标签: Dombrock Do^a Do^b 血型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体输血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及部分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0例,血红蛋白65-75g/L,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不给予输血治疗,试验组患者20例,给予输注少白红细胞2-4U,并分别于输血前、输血后1d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IgG、IgA、IgM、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输血后1d试验组患者,NK细胞、CD3^+、CD4^+、CD4^+/CD8^+较输血前显著减少(P〈0.05);输血后1d,试验组患者IgG减少,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组IgA、IgM变化不显著(P〉0.05);输血前、输血后1d2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体输血纠正患者失血性贫血有疗效,但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明显;对于异体输血量在定范围内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异体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CpG-ODNDaudi细胞株共刺激分子CD80、CD86mRNA表达水平影响。方法:1μmol/L浓度CpG-ODN(M362)、对照GpC-ODN(M383)体外孵育Daudi细胞4、12、24h后实时荧光RT-PCR检测CD80、CD86mRNA水平。结果:①Daudi细胞能够表达TLR-9;②M362能够上调Daudi细胞CD80、CD86mRNA表达,且其作用是时间依赖性;③M362对照序列M383不具备上调Daudi细胞CD80、CD86mRNA表达作用。结论:CpG-ODN起免疫刺激作用基序CpG,刺激性CpG-ODN能够诱导Daudi白血病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上调。

  • 标签: CPG-ODN 实时荧光PCR 共刺激分子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