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胺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人数,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心律失常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胺酮治疗:另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采用常规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7.1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胺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能显著降低患者心律,改善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普罗胺是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因其耐受性好而广泛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等[1]。随着普罗胺使用的剂量增加,其过敏反应也随之增多,但多为轻中度且是一过性的,严重反应却少有报道。现就我科出现的一例过敏试验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碘过敏试验 腹部CT扫描 碘普罗胺 非离子型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药物胺酮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酮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经DCG检查治疗有效71例,治疗有效率为88.75%,无效8例,无效率10%,恶化1例,恶化率为1.25%。患者治疗后心率每分钟减缓5~20次,平均(12.6±1.4)次,患者治疗后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近期,克沙醇再次被权威心血管学术组织ACC/AHA在高危患者PCI手术指南中认定为最高推荐级别Ia,同时,威视派克(克沙醇)被国家人保部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 标签: 碘克沙醇 医保患者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ACC/AHA 医生 药品目录
  • 简介:酮(可达龙,Amiodarone)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我科在使用胺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曾发生3例该药引起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经及时的临床观察,对症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胺碘酮 心房颤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胺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外周静脉应用胺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予新型水胶体敷料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及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20)vs.85%(17/20),χ2=29.03,P〈0.01;5%(1/20)vs.90%(18/20),χ2=29.70,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胺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炎 胺碘酮 护理干预 康惠尔透明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1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选择出1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131治疗组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各组患者皆为73例,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3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要明显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2%,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治疗组患者复发率1.4%显著低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者复发率28.8%(P<0.05);13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明显要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9%低(P<0.05);131治疗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1%要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7%(P<0.05)。结论131治疗甲亢的近期疗效要显著比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方法好,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但是131治疗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要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高。

  • 标签: 碘131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 近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胺酮静脉用药并口服对顽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用药并口服胺酮治疗的资料。结果:88.1%患者心律失常得以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并口服胺酮治疗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后采用胺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140例室上性组和40例室性组,将室上性组和室性组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室上性A组、室性A组)和对照组(室上性B组、室性B组),观察组采用胺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毛花苷C和利多卡因治疗。对不同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酮的治疗效果优于毛花苷C和利多卡因,患者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毛花苷C 利多卡因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胺酮转复2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先静脉注射胺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15~30min未转变的且室率仍快的患者追加一次胺酮1.5mg/kg,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静脉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19例(86.36%)转复窦性心律,550~700mg3例(13.63%)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结论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急性心房颤动 静脉注射 转复 胺碘酮
  • 简介:目的:总结室安卡因、胺酮单用或合用治疗LownⅡ~Ⅴ级室早为主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患者159例随机被分为3组,①A组:给室安卡因;②B组:给胺酮;③C组:给室安卡因,同时给胺酮,用法同B组.结果:(1)C组(合用组)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单用胺酮组(87.3%)和室安卡因组(77%),(P<0.005);(2)合用组早搏纠正时间(5.2天)较A、B组缩短;(3)合用组QTC延长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对于以LownⅡ级以上室早为主心律失常可以选用室安卡因或胺酮,二者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

  • 标签: 室安卡因 胺碘酮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胺酮对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以评价P波离散度判断药物疗效的意义.方法: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史的23名患者进入观察组,另选23名无心房纤颤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者为对照组.测量其P波离散度(PD),观察组在服用胺酮15到20天后复查P波最大间期(Pmax)和PD.观察治疗前后和组间PD和Pmax的变化和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max与PD显著增加,P分别<0.05,0.01;观察组服用胺酮后Pmax与PD明显下降,P分别<0.05,0.01;但治疗后PD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对预测心房纤颤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于胺酮抗房颤作用的疗效评价也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P波离散度 胺碘酮 心房纤颤
  • 简介:目的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应用胺酮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色球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9例患者胺酮治疗(甲组),另39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乙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4.9%(37/39),乙组为87.2(34/39),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PR间期和QRS波时限上均得到改善,而在改善幅度上,甲组要显著优于乙组(P〈0.05)。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针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酮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62例VSD合并主动脉瓣垂患者,行单纯VSD心内修复术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9例、主动脉瓣成形术(AVP)1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VSD修补和AVR患者术后3d因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15岁患者,7年前在外院行VSD修复和AVP,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巨大左心室,再次行AVR,术后1周因心衰死亡.余60例均存活.术后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共55例,随访率91.7%.心功能Ⅰ级50例、Ⅱ级5例,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及学习.1例单纯VSD修复患者出现VSD残余漏,术后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行AVR,目前已治愈.11例AVP患者中,轻度关闭不全8例(2例为肺动脉瓣下VSD,6例为围膜部VSD);轻-中度关闭不全2例(均为围膜部VSD);中度关闭不全1例(围膜部VSD),于术后5年行AVR后治愈.行全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1例,患者心律转为窦性心律.结论根据主动脉瓣垂的程度,合理处理VSD及主动脉瓣病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胺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倍他乐克方案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