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艺霓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637000
  • 简介:白血病是对人体健康与生命有严重危害疾病。白血病有明显慢性与急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发病后有明显症状,但慢性白血病却完全不同,在患病之出,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甚至有时症状表现很隐性,这就为疾病确诊增加了难度。对于白血病,多数人提及时都会生出害怕、担忧、可惜等复杂情绪。生活中人们对白血病虽然有了解,但不会特别多,特别是对慢性白血病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白血病相关进行研究,其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白血病。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 简介:患者价值与意愿是循证临床实践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必须考虑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多个指南制订手册及相关文献对患者价值和意愿在指南中应用现状及方法进行介绍,以呼吁指南制订者重视指南制定过程中患者价值与意愿作用,并为指南制订者提供相关方法学参考。

  • 标签: 患者价值观 患者意愿 临床实践指南 制订方法
  • 简介:脑中风是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残疾首要因素。我国每年发生1500万例脑中风,有570万人死亡,还有500万人遗留终身残疾。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

  • 标签: 脑中风 科学睡眠 预防 死亡原因 严重残疾 出血性损伤
  • 简介:人类生存与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死亡普遍认识是心跳、呼吸停止造成不可逆后果。而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学终极目标是运用科学技术,以保障人类健康,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在人类对生命不懈追求和对死亡终极挑战中,作为生命终点———死亡医学科学问题,也在被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对死亡科学界定,既要体现对生命尊重,也要反映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从心肺死亡标准到脑死亡标准模式转换,是医学对人类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结果。传统死亡标准是以心肺功能停止为标志,也就是心肺死亡标准[1-4],即所谓呼吸、心跳停止。这个标准非常直观,它不仅是医院临床判断指标,也是公众认可生命终点。它作为唯一死亡标准,长久以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生命支持手段不断被强化,因此,单一心肺死亡标准发生了问题。临床上出现了这样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脑部遭受致命性损伤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患者脑部虽然已完全不可逆地停止了生命活动,但是其器官在现代医学强大支持手段下,患者心、肺、肝、肾这些重要器官功能仍可延续或部分被替代[4]。以至于看起来...

  • 标签:
  • 简介:2007年10月8日.著名美国基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了他科学家队伍成功地制造出“人工染色体”。他们将一种支原体基因组成分解.并去除其中1/5.只保留维持生命所必要基因成分。然后.他们将这些基因注入一个去除基因活细胞内。最后人工合成基因组.成功控制了细胞活动.这个人工合成基因组是一个自然界中不存在基因组.因而文特尔称之为“地球上第一个人工生物”。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人工染色体 生物 制造 宣布 基因组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科学护理方法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63例(63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术后保持正确体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术后网膜复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遵医嘱复查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护理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科学护理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 应用疗效
  • 简介: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2-4日在芝加哥举办。会议共收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4000多篇投稿,经专家审核入选2400多篇。今年ACC会议主题是人类健康和生活方式。大会发布了从115个申请者中脱颖而出20多个具有特色最新临床试验。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年会 科学 生活方式 人类健康 临床试验
  • 简介: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于当地时间2018年3月10~12日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会展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2万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今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公布了多项新近完成临床试验。大会开幕式后来自法国巴黎P.GabrielSteg教授在会上报道了ODYSSEY-OUTCOMES试验结果。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年会 科学 临床试验 佛罗里达州 会展中心
  • 简介:此外,需要强调是,。肾脏清除能力下降会使NT—proBNP水平增高,慢性肾脏病发生也会对NT—proBNP水平造成影响。因此,在心衰伴有慢性。肾脏病时,临床上需对诊断截断值进行相应调整。慢性肾脏病4期后,诊断急性心衰截断值需要上调30%-50%。骆雷鸣教授指出:“作为一个整合型标志物,NT—proBNP既反映心功能也反映肾功能,但它与心功能关联更为密切。治疗过程中,NT—proBNP水平下降是心衰治疗成功关键,而当心衰合并慢性。肾脏病治疗时,

  • 标签: NT-PROBNP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急性心衰 诊疗 应用
  • 简介:3.3.1.4SPECT在急性卒中中应用:对于非溶栓患者,很多研究证实,HMPAO-99mTcSPECT可检查急性卒中症状相关低灌注区。有两项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显示,SPECT对急性卒中灌注异常敏感性为61%~74%,特异性为88%~98%(证据级别:A级)。图像所示异常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未治疗患者预后有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第22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盟科学大会(The22ndGW—ICC&APHF2011)将于2011年10月13-16日在北京盛大呈献。The22ndGW—ICC&APHF2011将以更新模式、全新形象,带给您ACC.2011最新研究进展,ESC指南与解读,ISCP全新概念与治疗目标,WHF、ASPC全民预防与管理理念,JCS心肌与心衰深入研究,ESH高血压控制与决策,

  • 标签: 心脏病学 科学大会 会议 国际 高血压控制 管理理念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炎症是机体对损伤一种基本生物学反应。然而,新近研究发现,炎症同时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所有阶段并与冠心病不同临床状态与临床表现形式有关。

  • 标签: 炎症机制 心脏X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表现 生物学反应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探究,为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素质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养老机构规模、人员配备、整体环境、生活服务、医疗服务、运行状况、养老机构存在问题等项目。本次调查由调查人员进行详细现场讲解与说明各个调查项目的内容后,由被调查者亲自或是口头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交予调查人员,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人医疗服务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被调查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被调查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被调查者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表明,“医养分离”养老机构中,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好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评价越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未婚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评价较差;随着费用增加,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评价趋于好转。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当今社会可行性与必要性结论,针对现阶段不足及制约因素使之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其可持续更好发展

  • 标签: 养老机构 医疗服务 医养分离 医养结合 影响因素
  • 简介:由GW-ICC、APHF、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或机构联合主办第二十一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the21thGW—ICC)暨亚太心盟科学大会(APHF-10)、ACC论坛和ESC论坛,将于2010年10月14—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 标签: 科学大会 心脏病学 会议 国际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hypertension,HT)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等)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深入理解HT发生、发展分子机制,对于预防、治疗HT有重要意义。阻力动脉血管张力持续增加是HT基本病理生理机制,而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活动是血管张力调节主要因素[2]。近年研究发现,

  • 标签: BK通道 β1亚单位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物学特性
  • 简介:不同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在环境刺激下,具有表型转化能力^[1]。在生理状态下,VSMC形态表现为收缩状态,具有调节血流大小、维持血管张力作用。当血管环境或血流条件发生改变时,VSMC可发生炎性反应和基质重塑,从而使VSMC由收缩型细胞向炎性反应细胞发生转化^[2]。研究显示,VSMC表型转化在血管粥样硬化等一系列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平滑肌细胞 综述
  • 简介: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而且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分散于各个自然村,对患者追踪和管理造成难度。因此,如何在基层社区开展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有效管理,建立行之有效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前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病 综合干预 卫生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