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诊治措施。方法对24重型颅脑损伤致行急诊手术治疗分析。结果良好3,中残9,重残5,死亡7。结论积极,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脱水降颅压,争取短时间内手术,可提高患者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心衰病人脑组织血氧含量血氧变化波形相关性.方法用Runman仪检测慢性心衰病人、心功能正常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人正常人组织血、氧含量血氧变化波形,并进行分析.结果慢心衰病人与对照组相比血氧含量血氧波形相关系数均降低(P<0.01).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脑组织低含氧与血氧波形相关系数异常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参数之.

  • 标签: 近红外光 无创检测 慢性心功能不全 脑组织 血氧含量 血氧变化波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应用时机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影响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01月-2015年02月收治80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应用甘露组(41)和晚期应用甘露组(39)。其中早期应用甘露脑出血发病24h使用甘露,晚期应用甘露脑出血发病24h使用甘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水肿体积血浆MMP9变化。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血浆MMP9表达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第6d、12d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血清MMP9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甘露治疗第6d、12d脑水肿体积与晚期应用甘露组比较均扩大(P<0.05);早期应用甘露治疗第6d、12d血浆MMP9表达与晚期应用甘露组比较均增强(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24h使用甘露可能导致脑水肿加重,可能与MMP9激活相关性。

  • 标签: 甘露醇 脑出血 MMP9
  • 简介: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传统内科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80%,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是否需同时行颅减压术,切除前颞叶或坏死组织方面尚有争议.作者总结25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形成患者手术治疗经验,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手术治疗 并发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减压术 致残率高
  • 简介:目的比较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单纯药物治疗对于血清钠肽(BNP)水平、心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笔者两医院收治100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PCI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PCI组患者院期间行PCI治疗(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50),2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总有效率、BNP水平NYHA心功能情况。结果PCI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NYHA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治疗,PCI组NYHA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PCI组BNP水平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PCI治疗对适应症无禁忌症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使患者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清BNP水平心功能明显改善。提示PCI对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HD)Doppler超声表现形式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500型多功能超声心动图78高血压病HD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轻度HD组:以E/A(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舒张晚期最大流速)<1.S/D(肺静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期最大流速)>1为多,占74.3%;中度HD组:以1<E/A<2.S/D<1为多,占70.8%;重度HD组:以E/A≥2,S/D<1为多,占80%。单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或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并存,E/A、S/D比值变化规律与高血压病不同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相似。结论:测定高血压病患者E/A、S/D对于评价其心功能、预后,指导治疗重要意义。

  • 标签: 心功能不全 DOPPLER超声 高血压病 EH 超声表现 E/A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中应用甘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发生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98,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甘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张力性水泡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同时张力性水泡形成率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应用甘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可有效促进局部肿胀消退和疼痛消除,明显降低局部张力性水泡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骨关节软组织损伤 肢体肿胀 甘露醇 低分子右旋糖酐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EH)者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规律临床意义。方法对150患者进行24hABPM,观察血压水平、波动幅度昼夜变化规律。结果150中杓型组62,非杓型组55,白大衣高血压组33;前两组24h昼夜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明显异常.且以非杓型组为著。结论ABPM可较准确地帮助诊断高血压病,对血压分型指导意义,对临床治疗用药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利钠肽(BNP)水平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76。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36),给予常规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试验组(40),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心胸比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下降[(0.58±0.05):(0.62±0.09),(56.1±9.4)mm:(60.0±8.7)mm,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0.50±0.09):(0.42±0.12),P〈0.05],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676.8±226.3)mg/L:(878.6±119.8)mg/L,P〈0.051。且血清BNP降低程度与LVEF呈负相关(r=-0.920,P〈0.01)。结论:厄贝沙坦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而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CHF监测指标之

  • 标签: 厄贝沙坦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血钠肽(BNP)水平与6步行试验(6-MWT)相关性,进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77住院心衰患者41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院当日采集全血标本,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BNP,并于当日完成6-MWT。BNP水平与6-MWT之步行距离(6-MWD)相关性采用SPSSV10.0软件包分析。结果随着心衰程度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与6-MWD具有良好相关性(r=-0.812,P〈0.01。结论BNP水平可以判断心衰患者严重程度,与6-MWT相比,检测更简便、安全、客观,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患者男性,67岁。反复发作心悸10余年,多次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而作活动平扳试验。运动前.平卧位心电图正常。体检心肺正常,基础血压140/90mmHg。无高血压病史,采用Bruce方案,运动总时间454秒,〈Ⅰ级,心率136次/,达该年龄组最大心率100%。病人感觉气喘、无力、面色苍白,测血压160/100mmHg,当时血压增高考虑运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即结束运动示窦性心律,心率逐渐减慢,103次/,匀齐,血压由增高渐稳定,140/55mmHg,屏幕观察5′14″,示房性期前收缩(PAS)诱发连续性频率达266次/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由坐位,取平卧位,舌下含硝酸甘油0.5mg,鼻吸氧,

  • 标签: 运动负荷试验 诱发 室上速 Bruce方案 室上性心动过速 最大心率
  • 简介:目的评价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支循环对N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功能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直接PCISTEMI患者60并成功开通靶血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Rentrop方法评价支循环情况,支循环组16,无支循环组44.患者分别于术后24h、7d抽取静脉血行NT-proBNP检查,术后7d、30d应用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情况.结果STEMI患者急诊PCI后有支循环组24h和7d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支循环组[988.0(628.2~1658.0)pg/ml比3023.0(1947.5~4935.5)pg/ml,832.0(501.7~1062.0)pg/ml比2219.0(1149.0~3445.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Killip分级≥2比例为6.2%比34.1%,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结果比较,PCI术后7d支循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无支循环组[(53.4±7.1)%比(47.1±8.4)%,P<0.05];术后30d门诊随访心脏彩超结果有支循环组LVEF依然高于无支循环组[(56.3±6.9)%比(49.5±8.9)%,P<0.05].结论早期开放支循环可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NT-ProBNP水平并且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N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对合并慢性肾功能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IN)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住院262合并慢性肾功能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入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5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组(试验组)127两组,测定PCI前后血肌酐(SCr)、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后SCr、血浆胱抑素Ch8-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GFR高于对照组[(210.4±40.1)μmol/L比(221.3±36.2)μmol/L。P〈0.01;(6.5±1.6)mg/L比(7.2±2.1)mg/L,P〈0.05;(6.8±2.5)mg/dl比(7.9±2.4)mg/dl,P〈0.05;(64.1±11.3)ml/min比(58.9±10.8)ml/min,P〈0.05】;试验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11.02%)比35(25.9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hs—CRP水平对合并慢性肾功能老年冠心病患者CIN发生具有预测意义,而短期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则对降低CIN发生保护作用。结论对合并慢性肾功能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短期给予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水化可以显著减少CIN发生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他汀 对比剂 冠心病
  • 简介:目的:对比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8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各75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培哚普利,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E峰/A峰比值(E/A)血浆钠肽(BNP)变化。结果观察组LVEF、Tei指数、E/A均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组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症状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效果优于美托洛尔,长期应用较好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培哚普利 糖尿病 心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时运动后心功能及QTc离散度(QTcd)变化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对39临床有心肌缺血症状或疑诊为冠心病患者,于运动前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然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同时分别测量运动前、中、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cd≥50ms为阳性标准。运动试验结束即刻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再次测量EF,以EF下降为阳性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为异常。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59.9%、64.1%;以EF下降为阳性标准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35%、86.36%、84.6%;以运动QTcd≥50ms为依据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1.3%、95%。结论运动EF下降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参考指标。平板运动试验中QTcd≥50ms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特异而敏感指标。将三者结果综合判断,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提高更有意义。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左室射血分数 QT离散度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N端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ET)水平与心功能关系。方法入选56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9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心衰患者按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分别测定患者NT-proBNP、ET水平,同时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进行组间比较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HF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亚组患者NT-proBNP水平分别为(336.24±41.25)ng/ml、(1761.35±21.43)ng/ml、(2693.45±41.54)ng/ml、(3161.26±67.56)ng/ml,ET水平分别为(19.89±11.35)ng/L、(48.60〈21.25)ng/L、(61.56±31.68)ng/L、(161.67±46.56)ng/L。对照组患者CHF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患者血浆NT-proBNP、ET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能Ⅲ级组间ET与LVE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其余各组间NT-proBNP、ET水平LVEF、LVDD水平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69,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606,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56,P<0.05)。E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357,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265,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74,P<0.05)。结论CHF患者NT-proBNP与ET水平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相应升高,与心功能分级良好相关性,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预后评价有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N端脑钠肽前体 内皮素
  • 简介:黄伯中风了!这个意外令他家人不能接受,因为虽然黄伯患有高血压病,但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得到了控制,自我感觉亦很好,家人完全没有料到他会发生脑卒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医学界对这部分治疗失败高血压患者研究中,发现个重要而易于被忽略方面,

  • 标签: 血压控制 治疗失败 家人 自我感觉 高血压病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