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人体体表和体内分布的共生微生物有80%生活在消化道内,其种类超过1000种,重量可达2公斤,细胞总数超过1014个,约为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3倍。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和基因总数要比人类多得多,而且它们注定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肠道菌群 更年期 肠道细菌 肠内细菌
  • 简介:自然生成的糖类不像你所听说的那样对身体有害,但有些情况下你要避免食用。

  • 标签: 果糖 食物 医学 标准
  • 简介:依据美国一些杂志刊登的文章报道,以额外加糖的形式造成高果糖饮食的人群,其患高血压的危险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削减饮食和饮料中所含的大量果糖用量,可能会降低其患高血压的风险。

  • 标签: 高果糖 高血压 饮食 实验结果
  • 简介:果糖是一种在很多的食品和饮料中可以发现的廉价的甜味剂。一些专家担心,这种趋势可能导致肥胖症越来越多。这种担忧也在最近出现的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的大脑对果糖的感知不同的研究结果后有所增加。

  • 标签: 暴饮暴食 果糖 甜味剂 肥胖症
  • 简介:1-6二磷酸果糖.可调节糖代谢若干酶的活性,为恢复、改善细胞代谢的分子水平药物,主要应用于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②心脏直视手术;③外周血管疾病;④胃肠外营养疗法;⑤多次输血患者。

  • 标签: 1-6二磷酸果糖 护理 糖代谢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 简介:对于保护心脏”血压越越好”好像已经成为口头禅。近些年来对健康有益的胆固醇水平的界定已逐步减弱,现在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正成为保护心脏的标准方法。血压准则虽然变化较慢但也有遵循类似情况的趋势。

  • 标签: 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水平 标准方法 口头禅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与否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方法对106名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性格测试并统计其治疗次数及治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用卡方检验和RXC列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格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恶心呕吐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段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恶心呕吐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不同治疗次数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恶心呕吐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与患者性格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治疗次数无关。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恶心呕吐 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心电图1QⅢTⅢ特征、血浆D-二体(DD)水平与肺栓塞(PE)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2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患者被分为PE组(56例)和无PE组(156例)。收集患者住院基本资料,包括临床表现、ECG特征及血浆DD水平,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无PE组比较,PIE组呼吸困难(44.87%比75%),长期卧床(3.85%比14.29%)患者比例显著升高,无临床表现比例显著降低(38.46%比3.57%),P均〈0.01。PE组ECG具有SIQⅢTm特征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元PE组(50%比23.08%),P〈0.01。与无PE组比较,PE组血浆DD〉10μg/ml比例显著升高(19.23%比32.14%),P〈0.05。结论: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和/或长期卧床者,出现其他心肺疾患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时;ECG具有SIQⅢTⅢ特征;DD明显升高(〉10μg/m1)者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描记术 呼吸困难
  • 简介: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0余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天入院,查体:体温36.4℃、呼吸19次/分、心率56次/分、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唇舌发绀,桶状胸,叩诊过轻音,双肺呼吸音粗,

  • 标签: QRS波群 肺呼吸音 双下肢水肿 反复咳嗽
  • 简介:上海天通用电器有限公司是有美国技术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采用当今国际先进技术,综合医疗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传感器数据采集、无线移动通信、IP数据通信、GPRS、GPS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技术为一体并与人体健康紧密相连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 标签: 用电器 上海 医疗服务模式 计算机网络 高新技术 医疗设备
  • 简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大家都应该非常清楚了。因而,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首选。但如果您有过减肥的体验,那么您一定会十分熟悉减肥的3个关键因素:饮食、运动和您的体质;同样这三项原因也是心脑血管维持健康的关键。

  • 标签: 肠道内细菌 肥胖 心脑血管系统 身体健康 减肥 危害
  • 简介: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体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体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5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治疗情况、脑梗死体积、并发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体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住院死亡患者的血浆D-二体的临床截点.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中枢性高热[28.6%(6例)比8.7%(10例)]、NIHSS评分[(19±3)比(12±3)]、入院昏迷[66.7%(14例)比15.7%(18例)]、C反应蛋白[13.5(9.1,50.6)比2.3(0.0,1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血浆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2.9(0.9,4.0)比0.6(0.4,0.9)mg/L,P<0.01],血浆D-二体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686~0.946,P<0.01).结论急性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

  • 标签: 脑梗死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栓塞 血浆D-二聚体 住院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了PICC患者微信,患者就PICC家庭维护出现的问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向护士咨询,护士及时指导,通过微信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由科室护士长设立微信,护士长、有资质置管护士及PICC置管患者共同参与加入微信。结果微信圈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优点,现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患者通过微信,护士可以及时给予患者指导,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也经常在微信中发布一些PICC导管相关知识,患者通过阅读,提高了自我家庭护理能力。患者觉得科室对患者负责,自认而然对护士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了。结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微信使护患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增加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现代医学护理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 标签: 微信 PICC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耳分泌物病原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42例中耳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病原进行鉴定与药敏实验。结果242份标本中215例检出病原,阳性检出率88.7%,分离病原251株,其中36份标本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检出革兰氏阳性154株占(61.4%),革兰氏阴性65株(27.1%),真菌32株(12.7%)。主要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8株(51%)与铜绿假单胞37株(14.7%)。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替考拉林,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95.3%,95.3%,100%,76.6%,79.7%,96%,100%,89.8%。铜绿假单胞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替卡西林的敏感性分别为94.6%,86%,86.5%,89.1%,100%,91.9%,94.6%,89.1%。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是我院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为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中耳炎, 分泌物, 药敏试验, 病原菌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腹泻半月伴全身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10/60mmHg,一般情况差,老年慢性病容。神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全身皮肤弹性差、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主要实验室检查:血钾1.83mmol/L、钠144.9mmol/L、氯98mmol/L,空腹血糖8.34mmol/L。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达0.56s。临床诊断:糖尿病伴胃肠功能紊乱,血钾。

  • 标签: 低血钾 显著延长 胃肠功能紊乱 全身乏力 糖尿病史 老年慢性病
  • 简介:目的探讨解除颈动脉狭窄对慢性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将制模成功大鼠12只随机分为狭窄纽和狭窄解除组,每纽6只。另选6只大鼠为假手术纽。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狭窄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狭窄组比较,狭窄解除组大鼠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损伤参与了重度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且解除颈动脉狭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抗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缺血 颈动脉狭窄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青霉素组、头孢霉素组、头孢他啶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四组患儿治疗一周后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分析和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治疗1周后,各组之间临床治疗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治疗后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儿童相比,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杆菌的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青霉素、头孢霉素、头孢他啶以及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在临床疗效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切记勿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严重破坏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头孢霉素 青霉素 头孢他啶 肠道微生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因其可引发血栓栓塞,是缺血性卒中最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者发生脑栓塞的危险性是没有心房纤颤患者的5~7倍,临床常用华法令抗凝治疗预防脑栓塞一般均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1]。本文观察小剂量强度华法令的抗凝疗效(INR1.5—2.0),并与标准剂量强度(INR2.0-3.0)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 标签: 华法令 抗凝治疗 心房纤颤